首页 | 媒体聚焦 | 西湖自然山水 | 三面环山一面城 | 两堤三岛 | “西湖十景” | 西湖文化史迹 | 西湖特色植物 | “世遗”中国面孔
  当前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2011年专题>>千年梦圆 杭州西湖成功申遗>>“西湖十景”>>  

断桥残雪

2011年06月21日 16:24:22 星期二  杭州网

  

断桥残雪  作者:于广明

   “断桥残雪”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一带,范围约2.61公顷。白堤东西横接孤山和西湖东北角岸线,分湖面为南、北两部分,因此位于白堤东端的断桥上视域开阔,是完整观赏西湖南、北水域景观的最佳地点,尤以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胜。

    “断桥”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最为著名,其名称的由来曾有多种传说,例如:一种说法为该桥原以地方姓氏命名为“段(家)桥”,后因读音相同,逐渐传为“断桥”;最通行的说法是:当西湖雪后初霁时,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彷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呈“雪残桥断”之景,该桥因此著名的景观称为“断桥”。该桥的著名之处还得益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其中男女主人公的几段重要故事情节都发生在这里。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的观赏特征有四:一是每当瑞雪初霁,举目四望,但见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动人心魄;二是伫立桥上西望,孤山、葛岭一带楼台上下,如铺琼砌玉,晶莹朗澈,更有一种冷艳之美;三是西湖大雪初霁,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银链横陈,日出映照,断桥向阳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彷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呈“雪残桥断”之景;四是因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的主人公相识在此,使断桥拥有爱情象征的意义,并因此成为西湖诸桥中最出名者。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始建于唐代以前的断桥、桥北清代康熙年间(17—18世纪)始建的碑亭、水榭,民国之前西湖通往杭州城的主干道石函路,以及与断桥相连的白堤、锦带桥,堤上桃柳相间的传统植物景观;景域包括:白堤南、北侧的水域以及白堤、孤山、北里湖、葛岭、外湖水域及其东、南沿湖景观。

    断桥

   断桥始建年早于唐代(7世纪前);桥体历代维修,现为单孔石拱桥,拱形半圆,条石砌筑,拱顶石上有“段家桥”字样。桥面为坡面,沥青铺面。桥长8.8米,宽8.6米,单孔净跨6.1米。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断桥残雪”景名的御碑是该提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断桥东端北侧,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断桥残雪”景名后,1702年勒石而立。现碑为1977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身正、背面均刻康熙帝御题行书“断桥残雪”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六角攒尖顶木构亭。亭面积为7.5平方米,通高4.6米。

   白堤

   与断桥相连的白堤旧名白沙堤,唐代即为连通孤山与湖岸的唯一通道,宋至明代历代沿用;清代起,为纪念曾任杭州刺史的唐代著名文人白居易,堤名改为“白(公)堤”;白堤现状全长987米,宽33米,堤面中部为9米宽沥青路,沿湖两边有石板步行道,道两旁的堤面均为绿化,夹道相间种植桃树和柳树,共约450株。堤体边缘为自然湖石驳岸。

   锦带桥

   白堤西段建有锦带桥,原为宋代(12世纪)涵碧桥,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改建为木桥名曰“锦带桥”,清代康熙年间(1661—1722)改为单孔石拱桥,沿用至今。现锦带桥为单孔石拱桥。

    植物特色

该景观单元的白堤上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相间种植桃树和垂柳的植物景观特色;景点所临的湖面则遍植荷花。

 

作者: 编辑:郭媛贞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编辑、策划:郭媛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