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 西湖自然山水 | 三面环山一面城 | 两堤三岛 | “西湖十景” | 西湖文化史迹 | 西湖特色植物 | “世遗”中国面孔
  当前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2011年专题>>千年梦圆 杭州西湖成功申遗>>媒体聚焦>>  

灵隐景区可以容纳多少游人?“世遗监督员”告诉你

2011年07月13日 20:34:30 星期三  杭州网

 
单霁翔局长、黄坤明书记为“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揭牌并授牌

国家文物局、省市领导出席揭(授)仪式

杭州网讯 西湖申遗成功,杭州进入了“后申遗时代”。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代代杭州人艰苦践行的承诺。

 7月13日,这在日历牌上普通的一天,对于西湖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在西湖博物馆举行揭(授)牌仪式。

这个机构,将从遗产区的一草一木开始,努力行使着“监督员”的职责。

数据严密录入 稍有偏差便会自动报警

据了解,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具有预警监测管理信息平台和实时监测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对遗产区相关数据的信息的采集、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关管理应对措施。

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颖给记者举个例子,“比方说六和塔发生细微的移位或者沉降,检查人员通过肉眼并不能及时发现,但在预警监测管理信息平台上,就会发出红灯警示。”

刘颖介绍,监测管理中心拥有一个包罗万象的数据库,遗产区内所有的文物、建筑、水体、植物等都要经过严密的检测后进行数据录入,有点像城市管理部门中的“统计局”。

一旦某一点超出遗产保护的数据范围,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这样我们就能立刻制定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再实施保护措施。”刘颖说,“那些古树名木,只要报出编号,马上可以查出生长在什么位置,价值几何。”

刘颖说,首先要进行数据录入的是西湖十景、十四个文化史迹和特色植物。

每个景点到底能容纳多少游人? 监测管理中心有分析数据

这个监测管理中心还能实时监测一定区域内的游客和机动车流量。刘颖告诉记者,实时监测管理信息平台实际上就是安装在景区内的1000多个监控探头,通过强大的数据分析,一旦某个景点人流已经或者即将饱和,信息平台也会给予一定的指示。

“假如这一时段灵隐寺游人较多,我们可以提前通知旅行社先去花港观鱼,或者在游览时间上做出调整。”刘颖说,通过平时对景区游客量的分析,还能及时掌握冷热景点的分布,对于每个景点的接待量做出评估。

成立后的监测管理中心,还能对天气状况做出前期预测,使得遗产区能提前做出对暴风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应对预案。

杭州西湖的监测保护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卓军介绍,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世界遗产制定相应的保护标准,西湖文化遗产区的保护,需要根据每个点的实际情况来综合判断。

卓军介绍,我国“世遗家族”中的敦煌、苏州园林正在进行监测中心的建设,但由于它们景点类型比较单纯,对面积较广、遗产本体种类纷繁复杂的西湖,并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所以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探讨和摸索。

 “这套监测管理平台已经进入后期的建设阶段,最迟明年可以实施运作。”卓军说。

 

作者:记者 郭媛贞 通讯员 陈志华 编辑:徐洁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编辑、策划:郭媛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