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漫步在杭州解放路时,会蓦然发现一口唐代遗留下来的古井——相国井。这口古井,默默地守候在这里,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杭州老百姓都因为有了这口相国井而自豪。相传古代杭城及周边县乡的书香子弟进京赶考,都要先来到相国井,虔诚地参拜一番,并往相国井里投入铜钱、银两,以赐求功名。这一民间习俗一直延续到全国解放以后。五十年代后,绍兴等外地学子来杭参加考试,都慕名到相国井投币。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仍有不少学子到此井投入硬币,那时水清见底,堆积着厚厚的一层白花花的硬币,引得路人俯首观望,惊叹不已。
这口古井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废钱唐郡,改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开皇十一年,大臣杨素奉命营建杭州城,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南北在吴山与钱塘门之间,东西在盐桥河与西湖之间,这就是最早的杭州城。杭州城筑好以后,居民逐渐增多,据《乾道临安志》记载:“自陈置钱唐郡,隋废郡为杭州,户一万五千三百八十;唐贞观中,户三万五百七十一,口一十五万三千七百二十九;开元中,户八万六千二百五十八”。但“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居民零落”(苏轼《乞开杭州西湖状》)。当时杭州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的生活条件都较差,由于地下水十分咸苦,不能饮用,老百姓只能到西湖中取水,生活十分不便,“饮水难”成为当时杭州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至兴元元年(784年),李泌(722-789年,今陕西西安市人)任杭州刺史。李泌到杭州后,首先着手解决杭城百姓的饮水问题。他来到西湖边,亲掬西湖水品尝,感到此水清淡可口,可以养民,又有泉眼数十道潜流地下,于是在杭城西北人口稠密之地开凿了相国井(今解放路和浣纱路交界)、西井(今延安路南口)、金牛井(在西井西北)、方井(俗称四眼井,在金牛井西北)、白龟井(在今龙翔桥之西)、小方井(俗称六眼井,今小车桥附近)等六口大井,引西湖水入井。
李泌所开六井,与普通水井不同,由入水口、地下沟管、出水口三部分组成。它采用“开阴窦”(即暗渠)的办法,将西湖东岸(涌金门至钱唐门之间)疏浚,把湖底挖成入水口,砌上砖石,外面打上木桩护栏,在水口中蓄积清澈的西湖水,有的还设有水闸,可随时启闭。然后,在城内居民聚居处开挖6口大池(井),砌以砖石,蓄积饮用水。再在西湖入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开挖深沟,按上竹管,使入水口与出水口相连,引湖水入方井。这种井类似地下小蓄水池,面积较大,水量较多,且水源出自山泉,水质好,从而保证了城市居民的饮水需要,从此,“民足于水,井邑日富”(苏轼《乞开杭州西湖状》)。
唐代杭州刺史李泌开挖六井的业绩,千百年来,一直被杭城市民传为佳话。李泌后升任宰相,杭城百姓便称它为相国井。
李泌是历史上第一个把西湖水用于居民生活的人,此给水系统为杭州城市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后的白居易、钱缪、陈襄、苏东坡等许多官员,不断对六井进行了疏浚和修缮,使六井的作用继续得以发挥。
后来,由于杭州地下水质变好,人们就地掘井涌出的井水也能饮用,原有6井的功能逐渐减退。到了明代,6井中有4口井坏废,只有相国井和西井还存在。到了清代,相国井和西井也都废弃而被填埋。辛亥革命杭州光复后,人们在井亭桥畔相国井(井上有亭,井旁之桥称为井亭桥,横跨于清湖河<今浣纱路>之上,民国时一度称迎紫桥)原址用红砖砌了一个大井栏,留下了相国井的标记,使后人记住李泌的功绩。1987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在原址修建了相国井,用白色大理石井圈护栏,并在旁边立石碑记其事,并将相国井定为杭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在湖滨三公园景区,建立李泌引西湖之水入口处引水装置和六井标志,以纪念为杭城百姓做出巨大贡献的唐代刺史李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