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阿概况   地理区位   前沿动态    杭网追踪 援建成果    援建故事   阿克苏特产  阿克苏风光
 
您现在的位置: 杭州网>> 援建阿克苏 杭州在行动
千里赴约,情满天山——我省第八批专业技术人才援疆侧记
2015-08-23 06:10:47杭州网

    从江南水乡,到塞北边陲,飞行6个小时。追随着舷窗外的暮光,这仿佛是一场时光倒流的旅途。

    18年前,一个美好的约定在天山脚下缔结,浙江从此定期派遣专业技术人才,援助新疆发展。日前,饱含援疆热情的我省第八批第二期人才再次如期而至。飞抵阿克苏时,浙江已近午夜,漠北却才华灯初上。阿克苏用微凉的晚风,迎接185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中有救死扶伤的医生,有传道授业的教师,也有笔绘蓝图的规划人员。

    离家,万千思念

    “第八批援疆人才,赶紧对号上车。”即将离开杭州前,催促声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普外科医生蔡柳新,紧拥妻子和女儿,按下一张自拍的全家福。“你在家得听妈妈的话。”蔡柳新边挥手作别,边小跑着上车。援疆的日子里,这张相片定会被无数次翻看,给予他最大的慰藉。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女教师金鑫,为这次援疆,提前申领结婚证。新婚才两天,不得不对丈夫道声“再见”。“大老远的,他非要等午休时候,再来见我一面,和我告别。”金鑫说,“我跟他保证,肯定能照顾好自己。”

    送别的场景,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航站楼重复上演。有不舍的泪水,有深情的相拥,有鼓励的眼神,有坚定的脚步。

    当飞机降落在阿克苏机场,援疆人才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拨出最熟悉的号码。“妈,我平安到了。”“老婆,你放心睡吧,我下飞机了。”话语中,是天凉添衣、多加餐饭的叮嘱,点滴琐碎,却是最暖的深情。

    穿上白大褂,他们是无私奉献的天使;站上三尺讲台,他们是辛勤耕耘的园丁。但抹去职业的色彩,他们也扮演着儿女、父母、伴侣的角色,拥有和普通人一样对家的眷念。

    肩头,责任深重

    当地的老人们说,希望能减轻病痛;孩子们说,想有人帮他们解答数学难题;居民们说,期待家乡有美好的未来。于是,人才自浙江而来,用知识浇灌当地百姓的梦想。

    阿克苏姑娘刘月月是杭州师范大学附属阿克苏市高级中学的政治老师。提起对口支援的浙江老师,她满是感激。“他们鼓励我多读书、多写论文,努力提高自己。”她告诉记者,她最期待援疆老师将先进的教学模式带到阿克苏。

    “人才能带起一个学校、一个学科。”这是记者在走访援疆单位时听到最多的评价。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专业知识是最易萌发的种子。高中数学青蓝工作室,是来自杭州的援疆教师团队留给阿克苏老师的礼物。在这里,援疆人才组织起一场场专题讲座和评课活动。沿海地区先进的授课方法,为当地老师提供教学借鉴。新一批援疆人才中,王国灿、杨延丰这两位来自杭州的数学老师即将走入这里,继续传帮带的使命。

    “阿克苏人民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带来什么样的人才。”湖州市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金宁介绍,援疆人才类别、学科的选择,经过与阿克苏地区充分沟通,可谓按需输送。

    本次选派的185名援疆专业技术人才,平均年龄38.9岁,大多数为本科以上学历,多从事教育、医疗、规划等工作。

    援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走后留什么?这3个问题,他们将用一年半的身体力行来回答。

    抵达,新的开始

    得知自己即将踏上援疆之路,已有13年教龄的安吉县递铺小学英语教师任红亚,重新成了一名学生:登门向援疆前辈请教,参加县、市、省级培训。抵达阿克苏后的第二天,她又与其他184名援疆人才一起,步入岗前培训的课堂。

    “新疆少数民族的习俗跟我们不一样。援疆首先要了解当地的人民。”每人都有两册课本,里面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它们成了任红亚最新的“床头读物”。

    民族宗教政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干部人才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维吾尔日常用语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这些都列入了岗前培训的课表中。

    “没有来过新疆,真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工作环境。”来自温州的妇产科医生曹慧杰有些忐忑。但从医已29年的她自认有自己的优势,“我在内蒙古长大,阿克苏的气候和饮食,我应该会很快适应。”

    抵达,只是新的开始。而这场开始,不仅需要过人的专业技术,更少不了毅力、勇气和决心。

    3天的岗前培训结束后,这185名专业技术人才,即将奔赴陌生城市中的熟悉岗位。崭新的生活从此开启。

    “我们是战友!”通往培训班课堂的路上,两位来自嘉兴的年轻女教师并肩同行。阿克苏的阳光,照拂在江南姑娘扬起的自豪的脸庞上。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丁谨之    编辑:郑海云    
 
援阿概况
援阿规划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林尧   陈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