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关新闻  活动介绍  评选原则  评选条件  评选程序  下载表格
  杭州网>>热点专题>>2012年专题>>2012城市的力量——杭州市科技创新新锐人物网络评选>>走近候选人物>>

红会医院马纪林:科研创新和临床治疗密不可分

2012年10月18日 16:35:48 星期四  杭州网
    
马纪林每天都要整理病人的病例寻找更合理的治疗办法

    实验室中的马纪林

    【编者按】西子湖畔, 钱江之滨,杭州这座被称为“天堂硅谷”的创新之城,每天都在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创新创业的传奇故事。这一切,只因为在杭州汇聚了一批科技创新人物。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力量所在;他们,也是这座城市的未来希望。

    由杭州市委外宣办联合市经信委,市科委,高新开发区(滨江)管委会,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等部门主办,杭州网承办,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冠名的移动4G杯“2012•城市的力量——杭州市科技创新新锐人物网络评选”活动将通过网络推选的方式,评选出杭州10位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创新新锐人物。

    活动自9月28日启动以来受到了很多科技创新领域行业、企业的关注。近日,杭州网记者走进这些踊跃报名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单位,为你讲述他们的创新故事。

    活动报名时间截止10月16日,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活动详情和报名请点击进入专题

    人物名片:马纪林

    马纪林,1976年出生,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风湿免疫肾脏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浙江省医学会肾脏病学会青年委员。2010年度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第十届“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第六届“杭州市十佳医卫青年”、杭州市“13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

    创新成果:

    2012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

    2012年 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骨干人才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

    2012年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三等奖(课题负责人)

    2011年 第九届杭州市青年科技奖

    2011年 杭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课题负责人)

    2010年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二等奖(课题负责人)

    2010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

    第一次见到马纪林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那次是他入选“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作为医疗系统唯一获得杰出青年称号的个人,在他的身上总能找到兢兢业业钻研业务,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白求恩精神。

    办公桌上多放着许多用电脑打印出来装订好的全英文读物,上面密密麻麻的还有着许多圈圈点点的标注,“这是我每天的必修课,了解风湿免疫领域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马纪林指着桌子上厚厚的科学前沿刊物说。

    马纪林表示,科研对医生太重要了,临床发现的许多问题,需要通过科研来验证,临床无法解决的问题,也需要借助研究来找到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风湿免疫肾病是慢性病的一种,目前比较常规的治疗药物以激素和免疫制剂为主,用过激素的病人在马路上一眼就能认出来,很多人以异样的眼光来看待病人,导致许多风湿免疫疾病的患者心理遭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楚。

    马纪林觉得自己需要寻找到一条更加理想的治疗途径并不单纯依赖激素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在这些年临床的过程中,他发现风湿免疫肾病的病人体内有两种细胞控制着病情的反复,一种叫调节性T细胞,它是对人体有益的;另一种叫Tn17细胞,它会导致病情的恶化。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细胞从长期的观察来看,有此消彼长的紧密联系。

    2009年马纪林申请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了他的研究方向,并获得了几十万元的资金支持,马纪林和他的团队就开始了他们的探索。

    “科研就是一个寻错的过程,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通过不断的更换改良试剂,终于找到了提升调节性T细胞的途径,”马纪林说,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画上句号,在调节性T细胞运用到临床的过程中他发现,在输入人体内的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的稳定性比较差,在吸收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会转变成致病的Tn17细胞,这让马纪林很伤脑筋,如何让好的细胞更加稳定,他又开始了新的课题研究。

    2010年获批的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项目就是“调节性T细胞和Th细胞分化的机制”,在研究中马纪林通过不断的尝试,提取出了维甲酸和雷公藤甲素这两种物质,能够干预调节性T细胞的转变,让他保持稳定的状态,定向地来杀灭致病细胞。

    这两种方法已经在实验室获得了成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一些长期依赖激素和免疫制剂的病人,大大地减轻痛苦。

    日常工作中,马纪林对病人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诊治工作精益求精,解释工作耐心,为病人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能用廉价的药物治好的病,绝不用昂贵的药物去治疗,尽量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深得患者家属和各级领导及同事的认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9年他成功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10、2012年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至今他所主持的课题3项,完成课题3项,成果获得2010年度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二等奖;他另外参与的10余项课题曾先后获得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奖、杭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5项;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2篇。

作者:记者 杨超 沈霖 编辑:徐洁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