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杭州网>> 热点专题>> 2012年专题>> 幸福小巷在上城>> 幸福人家
里太祖湾的旧时光与新纪元
2012-07-25 11:03:02杭州网



山南人家

  谁也说不清,里太祖湾从何时开始有了人家。

    许根美一家算是第一批在这里安家的住户。1945年,3岁的许根美和两个哥哥、一个妹妹,随父母从金华逃难至此。“全是一人高的荒草,四周没有人烟,每天能听到火车的隆隆声,很响。”对于童年,71岁的许根美大多都记忆模糊,唯有这个画面,如今还如刚刚完成的水墨画般跳脱鲜活。

    里太祖湾,是凤凰山支脉乌龟山脚下的一条小路,凭着南宋皇城根儿下的好风水,不断被无意闯入的人相中,人们运木头拉煤砖,建起了高高低低的房子,这就是日后的玉皇山社区。

    盖房,里太祖湾最初的人烟

    但凡住在里太祖湾的人,都有一部说不完的“保家史”——一座房子,一个家,祖祖辈辈在这里住了多久,房子就建了多久、修了多久。

    许根美家最早的房子,是用父亲从钱塘江边买来的木头搭建的。“六口人,一间房,大家拼起来住。”许根美告诉记者,当时的屋顶是用蓬草编织的,“很厚,但风一吹就给掀掉了。”

    后来,有了煤渣砖和瓦片,勤劳的父母和好了泥,然后全家总动员,一起将那些大大的缝隙给堵上。“但还是透风透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许美根笑笑,双手并拢,在空中划出一个抛物线。

    “后来房子就越建越多了,密密麻麻高高低低,邻居间都分不清是谁家的屋檐。”许根美说,随着兄妹几个慢慢长大,父母又从主屋边扩搭出来两间房。那时候,每家每户的房子基本都有三四间,层层叠叠堆砌在一起。

    破旧的瓦砾,参差不齐的屋檐,锈迹斑斑的烟囱,这里本不是大家的故乡,而从四面八方迁移过来的祖祖辈辈,将这里变成了最熟悉温暖的家。

    台风天,里太祖湾不能消受之痛

    台风,总在江南的夏季不经意间造访,这也是住在里太祖湾的居民们吃住最不安的时候。由于房子大都建在路基线以下,只要突遇大雨,路边两道浅浅的排水沟基本无用,水很快就会漫过路面倒灌进了房屋里。许根美告诉记者,这里的人家里有三样东西最多——脸盆、扫把和拖布。

    每当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时,大大小小的脸盆就如八卦图般被迅速摆放到位,房外哗哗啦啦,房内叮叮咚咚。“要是水漫进了屋里,大一点的脸盆还可以当摇篮放小孩呢!”许根美笑得有些凄苦:“在不少住户门外的墙上,常年挂着五六把拖布,也是为了随时扫积水用的。”

    让里太祖湾出名的,是2007年的台风“罗莎”。那年,这个大隐于市的住宅区,因为遭遇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房屋倒塌,一下子牵住了外界的目光,这个山脚下的小村落,才渐渐为人所识。想起当时的情景,许根美还心有余悸:“介个会不慌呢,我夜里醒来水已经深到了膝盖,就看到山上的石头哗啦啦一阵阵地下来,院子里全部都是黄泥水了,我再向四周一看, 家里的锅碗瓢盆都飘起来了。”

    从那时起,里太祖湾的居民,索性叫这里是“泥水湾”,戏谑的名字背后,是居民们对这片土地无奈地责难。

    “赚的钱都花在修补房子上了。”许根美掰着手指,想为那几间老屋算笔帐,但似乎永远也算不清。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郭媛贞    编辑:王帆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谢洁青、王帆 网页设计:冯铭
地图绘制:杭州麦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