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山南,凤凰山支脉乌龟山麓,盛夏的烈日炙烤着山脚下的石板路,一幢黑瓦红墙的庙宇静静地立在那里,大门洞开。庙前的烛台上零星插了些蜡烛,烛火明明灭灭间,一些虔诚的香客跪拜在正殿前的一尊神像前。
这是一座资福庙,坐落在与它共生共荣的一条老路上,路的名字写实又朴素——大资福庙前。
就算是老杭州,也不说清这庙宇里供奉的到底是何方神圣。只记得每年春天,杭嘉湖一带的蚕农,会相携到庙里烧香,因为大家口口相传,庙里供奉着的是蚕花娘娘。
2007年,杭州市启动玉皇山南地区综合整治工程,据历史考证,此庙原本是民间为纪念岳飞手下大将张宪而建。
相传,这样的资福庙杭州城里老底子有72座,专门用来祭祀南宋著名将领张宪和岳云。因张宪被封为烈文侯,岳云被追封为继忠侯,因此资福庙又称为忠烈祠。随着时间的流逝,众多资福庙大多湮没了,目前杭州只留下了这一座大资福庙。
这里离南宋皇城,也不过区区两公里的路程,可历史并没有为她着过太多的笔墨,直到针对该地区的各项整治工程动工,才让这片被宛若被时间魔法定格了的地区,慢慢拨动了时光的指针。
从大资福庙前再顺着山脚往里走,才是里太祖湾。2007年上半年,玉皇山南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成立,第一次调查摸底,工程部主任龚理政就被“震撼”到了——除了“惨不忍睹”, 龚理政想不出其他词语来描述眼前那一幕。
清一色五六十年代居民自建的简易房,成人只要轻轻一抬手,就能触碰到屋檐;一条小路从相互偎依着的民房中艰难蜿蜒,最宽处勉强可以过一辆小轿车,可到了最深处的断头路,连推辆自行车,身体都要擦到别人家的窗户;路面从最初的沥青,慢慢变成水泥,最后剩下裸露的黄泥地,居民们只能将大块的石板铺在地上,勉强行走。
作为一个老杭州,龚理政生在上城、长在上城、工作在上城,自认为对这片土地的角角落落熟稔于心,可面对这个叫做里太祖湾的地方,这块密密麻麻隐匿在山脚下的棚户区,龚理政心酸到有些害怕。“这真是我见过的,这座城市最破败闭塞的地方。”至今,龚理政仍不愿将回忆的触角,轻易探到那一日的初见。
可在里太祖湾人眼中,通往外面世界的艰难,所不止如此。铁路道口,是居民们心中另一个焦灼又无奈的痛。
翻看玉皇山南的地图,密集的铁路线在复兴路、南复路与海月路如利爪般跃伸,将里太祖湾人出行的路横腰斩断。
71岁的老住户许根美已经在这里住了六十七年,伴随着铁路道口那“叮叮当当”的声音,一个女人的一生,就这么起起伏伏地过来了。“有时候栅栏放下来,半天也不见火车的影子,只是眼巴巴地望着远方,什么也干不了。”许根美说,在里太祖湾人的生活里,等待是必须的修炼。“就连生孩子赶着去医院,都得给火车让道,那真是急死人啊!”每当想起这一幕,许根美心中都有很多怨气,但又不知向谁去发。
虽然大家都很小心,但每年依旧会有“某家的大人孩子私穿铁路被撞飞”这样的消息传来。
2012年,离龚理政第一次踏足里太祖湾,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年。如今翻开的,是玉皇山南地区的综合整治图:原本密集的铁路线已经被卧波长虹般的立交临空架起,而那条曾经让龚理政“震惊”的民间小路,也即将启用新的名字——凤凰山东路,住了一辈子的里太祖湾,也成了颇为温馨的“山南人家”。
龚理政说,家园完全变了模样,老人们念旧,玉皇山南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特意将一段近百米的老路留了下来,待到居民们回迁的时候,也好到老路上走走,想想过往的日子。
虽然离回迁还有段日子,可老住户们早已经按捺不住,纷纷回到里太祖湾感受新鲜的气息。凤凰山东路被浇注得锃亮油滑,老人们迈着蹒跚的步履,一遍遍地压着马路,一点点丈量着过往与新生。
不知不觉,已到大资福庙。古老的大资福庙前与崭新的凤凰山东路首尾相连,新旧交接间,也用一种最自然的方式,跟里太祖湾,说声再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