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寺仅存的天王殿
你知道吗?在十几年前的钱塘江边,还没有望江门这个词,那时候只有“草桥门”。这个草桥门周围可发生了不少好故事,其中不得不说的就是海潮寺。现在就请跟着我走进望江门外的杭州橡胶厂,见证这座跨越半个世纪的古寺的前世今生。
风光半个世纪 两场大火毁古刹
明朝万历年间,杭州籍高僧莲池大师在草桥门外、钱塘江大堤旁修建了海潮寺。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海潮寺拥有众多富庶的江南信众,因此得到香客的捐助,庙宇不断扩建。且不说殿宇、僧舍余三百,单看寺院后的放生池就有数亩之大,甚至连通到钱塘江。恢弘的殿宇在当时轰动江浙一带,海潮寺与灵隐寺、净寺、昭庆寺并称为杭州的“四大丛林”。
由于临近钱塘江,当时前往东海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进香的信众都是在海潮寺内借宿一晚,隔天在江边渡口登船入海。这座古寺担当着陆地与海洋的中转站,成为钱塘江边水陆交通的要塞。
直到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攻打杭州城,作为的要塞的海潮寺避免不了战火,大部分建筑都毁于一旦。太平军被平复后,直到清同治、光绪年间,海潮寺在香客以及其他寺院的帮助下,才逐步恢复了之前的景观。现在在天王殿的大梁上还能找到当时修复留有的字样。
修复后的海潮寺没能维持几年,就在1944年的一场自然灾害中遭遇雷击失火。这场大火燃烧了好几天,由于火势过旺无法扑救,只能等待自然熄灭。而海潮寺的藏经楼、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都毁于这场火灾,仅余下天王殿和北面的经堂僧舍,以及几棵古樟树。世道动荡,断橼难续,风光了500多年的古刹渐渐没落。
古刹变身橡胶厂 天王殿硕果仅存
海潮寺没落后,留下了一大片焦土。这期间,一条名不见经传的的小路被周边市民们踩踏出来,因为靠近海潮寺,就被叫了“海潮路”。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跃进时期,海潮寺的原址上建起了浙江省第一家橡胶厂——海潮橡胶厂。如今在网上查看橡胶厂的地址,显示的还是海潮路1号。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发展工业的热情盖过一切,海潮寺仅存的天王殿和僧舍、经堂也被用作堆放化工原料,或是当做办公室、医务室、职工宿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天王殿内被搭起了楼梯,用水泥隔成两层;僧舍、经堂被拆掉,替换成钢筋水泥灌注的食堂、工人大学。没有人提出,要保护古建筑,保护历史文化。甚至,杭州海潮橡胶厂也因“‘海潮’二字带有浓厚的封建气息”而改名为杭州橡胶厂。
改革开放后,橡胶厂向杭州市文物局提出对天王殿进行修缮保护。2000年7月9日,海潮寺天王殿正式被列为杭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要想进入橡胶厂参观海潮寺遗址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橡胶厂员工的陪同才能参观。尽管天王殿在橡胶厂内,但其周围已被数米高的翠竹和樟树环绕,外间机器工作的轰鸣声像是从百里之外传来。与墙外的橡胶厂相比,天王殿安静地就像是另一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