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北京市宣武门一加油站,工作人员在给汽车加油。 新华社发(刘长龙 摄)
国家发改委宣布自7月11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下调420元和400元。这是2009年我国现行定价机制实施以来油价首次“三连跌”。
二季度以来,国内外油价双双下行,交通运输等用油大户明显减负,可这并不意味着高油价风险已无忧。专家表示,三季度国际油价再现反弹迹象,预计后期国内油价再破纪录实现“四连跌”的难度较大,且市场仍需提防油荒隐患。
“三连跌”跌幅缘何低于预期
二季度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国内油价在5月10日和6月9日连续两次下调。随后针对国内油价“三连降”的预期自6月中下旬早已形成。
东方油气网监测,截至7月9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变化率已达到-9.624%。值得注意的是,6月9日国内调价时,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跌530元和510元,当时对应的三地原油变化率为-9.4%。而如今三地原油变化率波动幅度比6月下调时还大,为何下调幅度却不及此前?
北京石油交易所有关专家认为,此次下调小于预期,一方面可能是给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做铺垫;另一方面则为提高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
上述专家表示,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以来,考虑到通胀等因素,国家有关部门往往控制油价涨幅,导致国内外油价仍存在价差,不利于新定价机制与国际市场接轨。此外,国内油品需求疲软、油价连续下调,炼油企业开工率下滑显著。此次缩短调价幅度有助于提振炼厂生产积极性,防范油荒。
生意社分析师李宏表示,近两次油价下调幅度均低于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以往油价上调时打折的部分,弥补了炼厂因调价未到位的业绩亏损。此外,6月我国CPI同比上涨2.2%,创29个月来新低。国内经济发展趋冷,通缩隐忧加剧,成品油价格大幅度下调也对此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卓创资讯分析师朱春凯表示,考虑到目前国际形势以及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现状,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可能也是国家压缩调价幅度所考虑的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