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热点专题>> 2013年专题>> 中国(浙江)网络媒体创新发展论坛>> 分论坛三: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技术创新不是网络巨头的专利
2013-12-24 18:28:02杭州网

杭州网讯 几年前的一个全国性的网络媒体论坛上,大佬云集,大家面露春风,讨论的是进军移动新媒体的话题。

那时互联网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势如破竹,美国几家知名大报的纸质版悄然关闭,人们大谈特谈着一个近在眼前的崭新局面——网络媒体何时取代传统媒体。却少有人意识到潜在的危机。

浙江在线副总经理应中迪仍对那天印象深刻,“我们的很多同行,兄弟省市的新闻网站上去讲的话基本上只有两句,一是要把新闻发到手机上去,二是要用这个东西来占领移动互联网的新阵地,这两句话讲完以后就下去了。”

应中迪说,后来新浪的产品经理上台,他说我们新浪计划做10个移动产品,一是新闻,二是手机游戏,三是什么,十是什么,非常详细。

如今回看这一幕,当初发言中所折射出的技术创新理念上的差距,体现在了日后用户认可度与产品质量上的差距。

互联网上真的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1993年,《纽约客》这句话被认为一句中地,描述了互联网的本质。但今天这句话要变变了,互联网上人们不仅会知道你是一条狗,还会知道你的毛色、血型、星座、爱好,昨天吃了什么,以及对《私人定制》有何看法。

这就叫大数据。

从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出现,到如今移动技术的发展和云计算的应用。短短十余年时间,网络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我们现在该谈的不是网络怎样影响生活,而是要认识到,网络就是生活。

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产品总监范雪松说,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是21世纪的石油和金矿。

如何利用好大数据,做出好的媒体产品,为用户提供感兴趣的服务,显然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持。如今的网络媒体论坛,没有一个网站负责人再会说,把新闻发到手机上,就是抢占了移动互联网阵地了。

占领受众碎片时间

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从2.9亿上升到了4.9亿,比2012年增上达70%;与此同时,中国移动电商规模增长37%,电商用户增长68%,而移动支付用户增长了100%。

互联网越来越深刻而广泛的改变着普通市民的生活,特别是近年来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衣食住行,哪个不能用小小的手机解决呢?

所以说,要谈网络媒体的技术创新,手机应用是个不得不抢占的领域,这是一块试金石,考验着媒体技术创新的能力与魄力,夸张点说,紧追移动技术发展的媒体从业者,或能称王。浙江天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何曙光说,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用户忠诚度高是移动互联网信息流的特点。

那么,如何通过利用移动技术这块法宝来抢夺受众呢?要提高传播速度,并让信息传递给更多受众,并加强互动,黏住用户,这一切内容是本没错,但如何在技术上创新,让你的媒体产品更好用,是一块更广阔的的可提升的层面。

何曙光提出了占领碎片时间的原则。他举了前段时间“嫦娥”登月为例,“在登月成功5分钟,消息就在微信上传开了,并引发了互动,而第二天传统媒体再报道这件事,则显得有些落后了。”

信息渠道泛滥的时代,大家不会再等着一个新闻的到来了,而是你要随时利用受众的碎片时间,将新闻推送到他面前,并提供交流、互动的空间。在这方面,微博、微信都是成功的案例,但更多地新闻网站则没有紧抓技术创新,从而在这股潮流中缺乏抢占先机的底气。

大数据时代的舆情监测大数据时代如此迅猛,舆情产业浮现出来,成为了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在网络媒体创新发展论坛上,不少大佬都谈到了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

但一切并不是绝对的乐观。

著名媒介研究智库尼尔森在线近日发布了中国社会化媒体全景图,在100来家社会化媒体网站中,就分了20多个类型。微博、微信、微米淘宝、来往、知乎,都具有着媒体属性,汇集着纷杂的民意,但又不是简单的脱胎于传统媒体。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环境更复杂,舆情更丰富,但对舆情的监测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如何面对这一挑战,从海量的信息中抽丝剥茧,寻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并利用这一信息制作出用户喜欢的产品?

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产品总监范雪松说,从北大方正的经验来看,舆情监测有五大难点:如何保障舆情监测的全面性;如何让舆情监测更快速;如何保证监测精准;能否建立预警机制;如何高效应对舆情事件。

范雪松说,网络媒体要从“看”数据转向“用”数据,平台向大,细分向小,既要做到信息的全面采集,又要根据不同媒体类别的信息进行特定技术的采集。

来源:杭州网    作者:陈少思    编辑:徐洁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