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张先生买了某自主品牌汽车,结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问题连连,找4S店、找厂家、找媒体、找工商……所有能找的单位都找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摆在他的面前:汽车没有服务三包规定,找不到主管单位,投诉的问题无法规可依,难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张先生遇到的,很多车主都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着这个问题,于是汽车三包成为摆在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亟待解决的问题。
汽车坏了很无奈 三包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
“鞋子、皮包这些商品都有三包条例,花了十多万买来的车竟然没有三包条例,这个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自己车的质量问题跑了半年多的张先生很是疲惫,他告诉记者虽然汽车厂家的处理态度很好,但是汽车问题总解决不了,车子一次次地修理,不能退、不能换,确实也是很郁闷。记者了解到,目前汽车出了问题一般很难退换,遇到有实力的厂家还好一点,要是厂家不重视或者推诿的话,那吃亏的只能是消费者了,有时候甚至诉诸媒体也很难解决问题,原因就是无法可依。
由于车市销量走低,二手翻新车当新车卖、节能补贴兑现不到位、配件以次充好、只换不修收费高等汽车欺诈销售问题在上半年明显增多,不诚信行为屡见不鲜;汽车用户在售后市场消费时更加敏感和谨慎,用户维权的需求也更强烈。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等8月16日联合发布2012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品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投诉总量为4664例,有效投诉占90.2%,其中合资品牌投诉占58%,自主、进口品牌分别占38%、4%。八成投诉车辆是在汽车免费保修期内,一个月内的新车投诉占一成。
日前,在关于《汽车安全服务规范》的座谈会上,由中消协牵头起草并制定的《汽车安全服务规范》已进入修订完善阶段。据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汽车“三包”政策将择机发布。早在今年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就公布了汽车“三包”(《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二次征求意见稿)。这些消息均透露出汽车“三包”正在逐步从理想走向现实。
浙江汽车三包全国唯一 消费者最盼望三包维护权益
浙江省作为迄今全国唯一有汽车“三包”政策的省份,自2001年起就将汽车列入了“三包”产品名录。对于“三包”政策,浙江省内的汽车经销商态度似乎很纠结。一是不愿意得罪消费者,二是必须与汽车厂家站在同一阵线。这种矛盾关系,让经销商对于“三包”政策有着又盼又怕的情绪。
“有政策出台肯定是好事情了,只要权责明确,我们可以按照具体的三包细则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能减少很多和消费者的纠纷。”有服务经理向记者坦言,如今的浙江版汽车三包,对于很多问题没有明确的标准,导致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仍需要通过“扯皮”来解决。经销商夹在消费者和厂家之间,处境很是尴尬。一旦明确汽车“三包”政策,能够有效地减少矛盾发生,并遵循法规处理问题,汽车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三方将减少大量纠纷。
比起汽车厂家和经销商,消费者对于汽车“三包”的热盼程度更大。事实上,在汽车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始终是一个弱势群体。在没有“三包”政策保护的情况下,遇到问题,他们只能通过媒体,通过消协,但是吵了一圈下来,最终还是得坐下来和经销商谈判。正如一位车主金先生所说:“消费者的角度和经销商不同。消费者买了一辆车子出了毛病,这个毛病对他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毛病。但是在经销商来看,他卖出了成百上千辆车子,其中你的这辆出了毛病,这个毛病只是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毛病。所以双方永远不可能站在同一个立场上来协商。这个时候有一项具有可行性的法规显得尤其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