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桐庐县分水镇原城西村党委副书记黄振林 黄振林(左)在村民家耐心做工作。 火辣辣的太阳当头,跟着黄振林走在村子里,见到他的人都笑着招呼,满眼都是敬意。 从198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算起来,他整整为城西村服务了32年。2005年,黄振林退居二线,可村里遇上大事小事,大家还是会找他来出面。也就在这一年,黄振林被查出患上了咽喉癌,声带被切除,他再也无法出声。 然而,手术后仅半年,黄振林又义无反顾地回到村里开展工作,这7年多里,他手里多了一支笔,还有一块画板。 “不能说话,我还可以写” 在村委大楼见到黄振林,他的脖子上裹着厚厚一层纱布,气温很高,他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药味。 “黄书记刚做完一月一次的化疗,在家休息了几天,就又来村里了。”听罢旁人的解释,黄振林急匆匆扬起手在画板上写:“已经没什么大碍了,这是我的工作,不足以报道。” 事实上,从2005年患病到现在,黄振林已经做过了大大小小数次手术,现在每个月还要固定化疗,所有人都知道,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静养。 今年4月,黄振林被查出癌细胞已转移到肺部,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又做了肺部病灶切除手术,结果两个月不到,他又背着画板出现在村里。 村干部百般劝解不起效果,倔强的黄振林还一头扎进了城西村公寓房改造工程项目中。在他充满韧劲和真诚的工作中,一扇扇心门被打开了,涉及该项目的250多户农户积极主动地配合项目施工,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扎实基础。 “村里人都信任我,不能说话了,我可以写,这也费不了多少力气。”他一字一句地写在画板上。有村干部透露,光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为了公寓房改造这事,黄振林就写掉了十几支笔。 “我其实就是个服务员” 除了是老百姓心里的一杆“公平秤”,老黄还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村干部,靠着这股劲头,很早时,他就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领头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黄振林率先在村里办起了制笔厂,不但富了自己口袋,而且传授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积极带动村民走上了制笔致富之路;他还办起了第一家纺织厂,引发了当时西关村人办纺织厂的热潮。 如今,很多村民不仅对黄振林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往事记忆犹新,对他伸手相助的事更是娓娓道来。 查兴笔业的负责人查寿根说,在西关村办起事来,比在家乡还方便。1997年,查寿根在西关村办起了笔杆厂,由于资金不足,需要贷款8万元,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他硬着头皮找到了黄振林。其实,当时两人并不熟悉。“黄书记听了我的情况后,很爽快地答应了为我做担保。我自己都没想到能够这么顺利,高兴坏了。” 查寿根回忆说,“打心眼里佩服他的担当和胆量。”自此以后,他在创业上遇到任何难题都会来找黄振林,很多问题也总是迎刃而解。 “我其实就是个服务员。最好的服务在于不仅要自己带头致富,更重要的是要带领群众致富。”面对村民的褒奖,黄振林在画板上写下了这句话。 城西村党委书记阮禾丰是黄振林共事近30年的同事,他一直称自己是黄书记一手带起来的。“我那时候在黄书记的身边,我看着他处理村里的各项事务,看到老百姓对他的尊重和信任,看到他为村里经济发展,为百姓生产生活操劳的样子。是黄书记毫无保留地教我,这份教诲,让我终身受益。” 用了快7年,老黄手里这块画板快破了,周边用胶带做了固定。采访最后,他端起画板认真地写下了一个心愿:“争取下半年,学会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