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周桂珍,你会怀疑,这么一位爱笑的、模样亲切的女干部,能从事纪检工作?别急,跟她一天,你就能感受到她的能量。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周桂珍一直扎根双浦镇,从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到如今的纪委书记,整整24个年头,在她工作的地方,上访群众会结队上门致谢,一个曾经远近闻名的上访村也变成了幸福小康的农家乐园……
在纪检这个直面矛盾的岗位上,周桂珍用一颗柔软的心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融化了一切困难。
站着上班的“工作狂”
雷厉风行,说起周桂珍,几乎所有熟悉她的人都会给出这四个字。然而,做事风风火火的她,因为一次重伤,如今的身体状况不尽如人意。
2009年3月,在去区里开会途中,周桂珍遭遇严重车祸,“肺、肝、肾等多个器官挫伤,在监护病房住院47天,”出院后她每天喝着稀饭坚持上班,下村走访调研,“离开单位这么久,好多工作落下,心里不踏实。”
今年4月,她又因臀部软组织挫伤,医生建议卧床休息半月,她担心影响社区组织换届工作,坚持每天上班,没法坐,就站着工作。
这个拼命三郎周桂珍心里有一个“偶像”和标杆。
2007年,感动杭城的临安基层干部许茂盛倒在工作岗位上。她清楚地记得,当年在听许茂盛先进事迹报告时,她数次流下了眼泪,“都是基层干部,特别感同身受,和他相比,我真算不上什么。”
“面对群众,绝对不能硬碰硬”
笑一笑,捧上杯茶。面对来访的百姓,这是周桂珍坚持做的第一件事。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天天面对的就是矛盾,除了一张嘴、一支笔、一张纸外,还要有一种敢于碰硬的精神。
周桂珍就是这种人,但她有一个原则,“绝对不能硬碰硬。”
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她总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对个别群众提出的无理要求,她也不动气,耐心细致地解释疏导。
去年7月,龙池村因土地承包等问题,干群关系紧张,上访不断。
访谈党员、村民代表65人次、走访群众32户……近1个月时间,周桂珍通过谈心谈话、调查摸底,制定了收缴承包款的时间表,基本平息了一次群访事件。
下半年,新沙村群众再次来镇纪委反映村集体征地补偿款一事,周桂珍先后调查走访相关单位4家、查阅账目、合同32份,制作调查笔录15份,同时就调查获取的情况向上级业务部门和法制部门进行了请示和咨询,最终查清村干部在征迁过程中并没有违纪违规行为。事后,为做好信访人的思想工作,她还牵头召开信访答复反馈会,仔细宣传解释集体土地征收征用相关政策,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硬作风改造一个“上访村”
在群众面前,周桂珍总是一副“好说话”的样子,但涉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她却从不手软。
从一个“上访村”变成了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周桂珍的工作都浓缩在双浦镇浦塘村短短几年的转变上。
自2005年起,村委选举和村级财务及征地补偿款的使用等问题,引起了浦塘村一系列群众性上访事件。
周桂珍当机立断,在全镇推行了村级财务“4+1”监管新模式,即“坚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开展民主理财实施民主监督、深化村账镇代理注重政府监督、健全内审制度执行审计监督”四项监督机制和村级财务“即查即通报”制度。
她还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落脚点,按照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积极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提供党建、信访、民政、帮扶、计生、劳动保障等“一站式”服务,形成了“六位一体”的为民服务体系。
短短几年,效果显现。
从大乱到大治,曾经知名的“上访村”浦塘村先后被授予区“小康村”、“新农村”、“村务公开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区“先进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