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2014年专题>杭州话 息息相关的杭州文化>说法儿蛮好>
网友侃侃杭州话
2014年10月14日 14:54:07 星期二

随着上世纪末开始的江浙经济腾飞,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就像滔滔江水一样向东流,杭州作为历史上的东南重镇,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才和务工人员。

杭州话的地位本来就比较尴尬,和吴语区的其他小片比起来,杭州小片是人口最少地区最小的,老底子的杭州话只在城内通行,直到上世纪初才呈现出向郊区扩散的趋势。

从父辈的口里了解到,至少到上世纪90年代之前,在杭州说普通话还是会被认为是异类的。而90年代之前移民,以周边地区的人为主,他们或者因为工作,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在杭州安家落户后,也是尽快地融入到杭州文化中去,并且也很快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杭州话了。当时除了周边地区的移民,则以山东河北的南下干部为主,这部分人在杭州也很快学会了杭州话,他们的子女在杭州从小使用杭州话,也成为了地道的杭州人。

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情况出现了变化,大批不同文化素质的人涌进杭州城,由于人口的剧增,杭州本地的文化氛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加上学校里也在大力推广普通话,使得同时具备杭州话能力和普通话能力成为了杭州人的基本素质,这个时期在杭州说普通话已经不是件稀奇事情了。进入新世纪后情况变得更为恶劣,可以说本世纪出生的本地小孩能说好杭州话的已经不多了。

流动人口比例持续增高,让杭州话的市场越来越小,加上房地产商推高房价,城市的大肆改造,迫使大批杭州人选择去郊区置业,而越来越多的杭州城区住宅租给外来务工人员使用。笔者是上城区鼓楼四牌楼长大的,近几年再去鼓楼看,明显的感觉就是已经没什么杭州本地年轻人住在那边,住在那边的不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是外地人,小时候的小伙伴基本都搬出去住了。进入本世纪10年代后,杭州话正式退居二线,由于杭州话很难和周边地区的人很好交流,也不能和普通话很好的交流,所以使用的频率越来越低。普通话以其全国通吃的特质把杭州话赶出了杭州,由于9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杭州人本身就生活在一个语言环境大变的时代,所以自身的杭州话水平也不高,平时工作生活中接触的外地人也比本地人更多,使得他们更习惯使用普通话了。

上世纪下半页迁入杭州的家庭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反普现象,甚至土生土长的杭州家庭也把更多的普通话词汇带进了杭州话里。天生喜欢读书的人不多,但是杭州年轻人如果没把书读好家里人是没面子的,和中西部地区的孩子不一样,人家在打工的时候还在接受教育。

中国人总有这么个误区,汉语只要掌握一门就够了,外语则多多益善,如果只需要掌握一门汉语显然普通话是上上之选,学习方言是一个负担,还不如去背英语单词。在这种思想的作祟下,家长们也就有意培养孩子普通话,而对方言畏之如虎了。

笔者认识的一个朋友,家里人从小教他普通话,生怕孩子长大了普通话说不好会吃亏,结果长大了普通话说的不标准,因为他们大人是杭州人根本就说不标准杭州话,孩子能学的标准吗,更要命的是他杭州话因为从小不学长大了也不会,真是个悲哀。照我看来,让孩子多学一门语言一点坏处都没有,只会让人的学习能力更强,更聪明。

杭州话的历史极为悠久,是我国语言领域不可多得的瑰宝,我们如今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崇尚浮躁,漠视文化,急功近利的坏年代,凡是以金钱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发自内心的想呼吁一下,请放慢脚步,听听母语的哭诉,自从杭州话失去造词能力后,相当于失去了生命力,固有的词汇也大量流失,相当于一个没有收入的家庭,一定会一天比一天更困苦。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地区的人,都以自家语言为傲,学习别处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混的最好的也就印度的水平。

所以杭州人请昂起你们的头,对自家的杭州话要有自信,浙江的发达程度、面积人口和韩国不相上下,但是对本地文化的保护和自信程度却相差太多太多,希望多年以后杭州话不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来源:百度杭州话贴吧 作者:网友@钱塘子话杭州 编辑:都啸天
策划、编辑:新闻中心 网页设计制作:葛颖蓓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