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2014年专题>平安356 民生110 幸福小巷在上城第三季 >媒体关注>
杭州上城一张网打捞市民身边矛盾
2013年10月09日 17:29:16 星期三

    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平台运行模式图 制图 高芸芸

    陈文英的工作室,时常会有居民送来鲜花。

    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可以接收来自社区各个角落的信息

    楼上漏水户主就是不肯赔 包里藏着刀的女人想干嘛

    鸡毛蒜皮小事妥帖了自然就不会出大事

    枫桥经验50周年·平安浙江最新实践

    开栏语

    枫桥经验50周年,恰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年。

    一项经验能历经50年时光而历久弥新,一定有它强大生命力的必然逻辑——比如枫桥经验的核心: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它与单纯的国家管理模式对接,强调民间力量和司法力量的协作,从某种程度上为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和实践。

    人与人要和谐相处,一定需要一个由道德规范和法律共同组成的边界,只有在这个边界里,人与人相处,才会和谐安全。枫桥经验正好完善了这个边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枫桥经验所倡导的用协商的方式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以达到治安良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的状态,亦是中国梦应有之意。

    从今天起,我们推出枫桥经验新模式特别报道,来讲讲浙江各地对枫桥经验的新实践。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

    时间:早上

    先介绍两个人

    1.网格眼睛:信息员陈文英

    一大早,陈文英就出门了,她要去堵一个人。

    噌噌噌,上二楼,咚咚咚,隔壁的门开了,门里探出一张睡眼惺忪的脸:“陈大姐你真早,哎呀,你做啥啦,吵死了!”

    “一楼下水管堵住了,说是这户人家的”, 陈文英难为情地说,“我昨天晚上来过两趟了,他都不在。”

    “大姐你真当积极啊!”邻居索性帮陈文英一起敲门,门开了,一个中年男人站在门框里,“做啥,又要我出钞票,不修,我就是不修!”砰,门关上了!

    陈文英,62岁,是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梅花碑社区信余里网格的信息员。

    2.网格调度手:派单员陈奇

    陈奇伸了伸懒腰,回身又盯着屏幕,从昨天上午9点上班到现在,这样的姿势差不多保持快20个小时了。

    还有不到2个小时,就下班了,他看看有没有情况,有情况的话,他就要派单下去。

    一条信息跳入眼里。

    是望江街道某社区的网格联系人报上来的。前一天白天,有个女的找到社区,问社区要另一个女的住址,说是要找她讨说法,“为什么要破坏他们夫妻感情”。

    社区的工作人员说不能透露居民信息。这下,女人火了,说自己不要活了,社区工作人员通知社区民警、治保主任、综治专管员赶来劝她,没想,女的包里有一把菜刀和一把榔头,幸好被夺下。

    “社区上报这信息,希望区公安局和派出所能妥善处理此事,避免恶性事件发生”,报信息的是社区的网格长。

    上传的还有现场图片,陈奇点开一看,一个怒气冲冲的女子,手里拎着个包,包里露出一个像菜刀的木柄。

    陈奇刚大学毕业,还没结婚,对这种事也没经验,他请“网格律师”来帮忙。

    陈奇,25岁,是杭州上城区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平台的派单员。

    时间:中午

    他们如何在网格中显身手

    信息员陈文英:

    处理鸡毛蒜皮的事也能做到顶级

    陈文英吃了个闭门羹,并不生气,对她来说,这种场面不是头一回碰到。

    这个老党员退休后闲不住,家长里短的,她看着着急,搭把手就帮个忙,渐渐地,大家看到她都是陈大姐陈大姐地叫,有事了,也第一个想到她。

    去年,上城区创建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时,把全区6个街道54个社区,划成159个网格,每个网格内又再细分,每200-300户人家为一片,又在每片里继续细分,一个单元楼和写字楼为一个小组。

    每个网格下面有3-4片,一个社区内就有4-6个网格,杭州上城区18.1平方公里,从区、街道、社区到小组,变成了一张密密麻麻像纱窗一样的网络。

    对应的,每个网格上,有网格长、管理员和信息员,陈文英就是这张网络里最小的构成部分——小组信息员。像她这样的信息员全区有769个。

    这几年,陈文英做志愿者做到顶级了,是市里的功勋志愿者,她当了信息员,和她一起义务巡逻的老伙伴们也想加入。

    街道考虑到陈文英的品牌效应,干脆以她名字命名了“陈文英网格工作室”,消息一出,10多个老伙伴都加入进来,给社区居民提供24小时服务。

    陈文英工作室每天处理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事,居民家里漏水了,停电了,门铃不响了,家庭纠纷……“小事不解决,就会变成大麻烦了!”陈文英总是未雨绸缪,具有忧患意识,这也是她解决问题麻利的秘诀。

    可这次,她麻利不起来了。下楼拐到一楼被漏水的人家,“怎么样”,80多岁的老太太看着她,陈文英有点不好意思。她家不是第一次出现漏水问题了,半年多前,老太太来反映,卫生间漏水。

    陈文英一看,卫生间的房顶被洇得一塌糊涂,一查说是总管被堵住了,毛巾啊什么乱七八糟的垃圾都有。

    可眼下又堵了,老太太又受苦了,“我每天都要撑着伞进卫生间”,梅花碑社区的房子大多是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间久了,漏水是经常性的。

    陈文英处理得也有经验了,她凭经验判断,可能是二楼的管子出了问题。

    正犯愁,工作室又进来一个人,陈大姐,我家厨房漏水了,好像是楼上漏下来的,我去找他们,他们不理我。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杨丽 编辑:高婷婷
策划、编辑:新闻中心 网页设计制作:葛颖蓓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