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夫奏:愿做开发区孩子们的启梦者 |
2014年07月01日 17:28:51 星期二 |
杭州网讯 2006年初秋的一天,刚过而立之年的温州人董夫奏,被几位亲友邀约来到下沙新城打算置业。但他并没有被楼盘吸引,而是一脚踏进了文海实验小学校门。 启梦者,光阴的故事 离杭州425.7公里之外,位于浙江最南端的温州泰顺县,是董夫奏的家乡。1994年,18岁的董夫奏,从温州师范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在泰顺县仕阳镇中心小学执起教鞭。 在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心小学,董夫奏一步步成长为学校的校长,泰顺县首轮“名校长”。挥洒了9年的青春热血之后,董夫奏告别了这所公办小学,成为泰顺县第一所民办小学,泰顺县育才小学首任校长。从一个人开始,招聘老师,招收学生。4年时间,这所民办小学成为了“温州市示范小学”,在校生数达到900人。 正如那个年代流行的一首歌,“带着无限向往,有梦的人都一样,寻找一个理想,哪怕真的就是一个人去闯。有梦的人,不会彷徨。” 身为一个温州人,董夫奏有着与生俱来“闯”的基因;身为一个教书人,他对实现“教育梦想的广度”又有着无限向往。 2006年,刚过而立之年的董夫奏,在开发区的一次经历,又促使他再次掉转自己的人生轨迹,一切从零开始。 “当时下沙发展已经非常快,几个亲友打算来这里投资置业,我也一道过来了。”本来是一次置业走访,但在开发区的几天时间里,董夫奏偶然看到了文海实验小学,“觉得这所学校透出的活力和生机,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了他。”能来开发区教书的想法,“不断萌动,最终无法抑制。” 2007年,董夫奏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家乡。只身来到开发区,从普通教师开始,开启另一番充满冒险与挑战的开发区教育梦。 那一年,也正是开发区教育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和建设的一年。 教学相长,寻找最大公约数 学林街1500号,这个颇具开发区特色的门牌号,标识了学林街小学的所在地。2007年,骄阳似火的8月,这所占地15606平方米,刚刚成立的新学校,迎来了第一批入学报道的学生。 作为学林街小学创办之初的第一批老师,这群平均年纪不到30岁的教师团队,面临着开发区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挑战:“移民新城,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老师来自五湖四海。” 那一年,董夫奏是这所学校的德育处副主任,负责主抓学生管理工作。 新建的学校,校园硬环境首屈一指,但学生们就是难静下心来学习,课堂的学习氛围也没成形。“问题出在没有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关注和培养。”毛病找到了,董夫奏开始对症下药。 以“敬、净、静、竞”为纲,设规矩,立方圆。在各班级中,创设《行为规范幸运问答》、“班级形象大比拼”、“假期亲情作业”、 “感恩手语操”等活动,紧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009年,董夫奏任副校长,管得工作更加全面,也更细致。学林外地新来的年轻教师多,第一年对周边环境不熟悉。为了解决新老师的后顾之忧,行政楼专门将两层楼的房间改装成教师的临时宿舍,13个房间专门用来提供给新老师过渡,适应新环境。 年轻的团队都有冲劲,渴望业务上的成长,只要老师有需要,学校就会邀请市里的教研员,来其提供切实可行的授课指导意见。对教师的绩效工资、评优等涉及学校核心制度的定制,一定开门见山,公开透明地邀请全体教师参与讨论。 这样做得效果显而易见,学林有了4名开发区名师培养对象,28名区市级教坛新秀。在开发区首届青年教师基本技能大赛中,学林街小学几乎包揽了一、二等奖,成了开发区生产优秀年轻教师的摇篮。 教师团队建设好了,学生的成长水到渠成。连续三年,学林街小学在开发区小学基础学科抽测中,成绩名列前茅,家长口碑前三名小学,言必有学林。学林街小学也成为开发区基础教育的排头兵。 7年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董夫奏在学生个体成长诉求与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求索,最终找到了“师生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一个最大公约数,让家长,老师,学校,三者拧成了一股最大的合力。 |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陈琳 编辑:王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