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热点专题> 2014年专题> 综合考评与你我生活> 创新创优小故事
杭州市城市有机更新与实践创新——以中东河等河道综保工程为例
2014-08-22 16:57    杭州网

实施单位:市建委考核得分:2.4388

创新创优目标介绍:

一、创新目标的选择

本次申报的创新课题:“杭州市城市有机更新与实践创新—以中东河等河道综保工程为例”,是2007年“城市更新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研究”这一课题的继承性创新项目。创新项目的选择基于三方面考虑:

1、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对城市建设影响深远。2007年市建委“城市更新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研究”课题,是本世纪以来杭州城市建设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的成果。通过中山路等道路有机更新实践,提炼出“以民为本”、“保护第一”等八大原则,对于引领城市建设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深远影响。

2、城市有机更新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在河道综保实践中深化和拓展。2007年以来,市建委将城市有机更新理念引入河道综保工程建设,对市区222条河道进行综合整治与保护更新,逐步形成了以河道整治,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的河道有机更新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充实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实现了内涵、外延的深化和拓展。

3、中东河综保工程是城市有机更新内涵、外延深化和拓展的经典案例。2010年1月始,市建委对中东河实施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历时两年,立足于以人为本、改善沿河人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其成效明显、社会影响广泛、启迪深远,对于未来城市河道乃至城市建设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

二、创新目标的难度

“杭州市城市有机更新与实践创新——以中东河等河道综保工程为例”课题面临三大难题:

1、理论应用及升华突破难。城市有机更新理论从道路建设引入河道综保工程,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国内外无先例可借鉴,实践过程也是摸索的过程,200多条河道综保的实践逐步形成“水乡城市”这一可识别的杭州城市河道特点,是长期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的结果,有过很多教训,付出过很多代价,从理论应用到理论升华难度很大。

2、牵头协调与组织推进难。中东河综保工程实施涉及市政、建筑、结构、园林绿化、给排水、交通等众多专业和建设、林水、城管、规划、国土等职能部门及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组织,还有几十个交叉作业的设计、施工、监理团队,牵头协调与组织推进难度较大。

3、工程实施难。中东河综保工程涉及“335518”72个子项工程,尤其是河坊街“凿路开河”、10公里二污干管修复、三座人行地下过街设施等工程,地处人流、车流密集的市中心交通要道,交通组织复杂,作业面小、施工工艺要求高;同时,工程实施牵涉上城、下城区6个街道24个社区30万沿河居民的生活、工作,降低对沿河居民影响的要求向工程文明施工提出了新的挑战。上述两方面因素造成工程实施难度大。

三、创新目标的实践

中东河综保工程自2010年1月全面启动,至2011年12月完成,历时两年,实施“335518”共计72个子项的综合整治,总投资3.62亿元。

(一)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系统策划

引入城市有机更新策划机制,编制了中东河“1+10”专项方案,即中东河综保工程总体方案和园路(慢行)系统、船闸(即三河沟通)、二污干管修复、截污纳管、立面整治及业态调整、旅游策划、历史文化挖掘与展示、桥梁整治、亮灯、五柳巷街区改造等10个专项方案。总体设计方案定位为:融历史文化景观与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典型城市河流。以“承、延、启、转、合”的整体脉络,形成“两代五片十点”的空间结构和皇城文化保护、街巷文化延续、商业景观共生、市井景观体验、滨河发展转变、漕运景观展现和滨水生态游憩七个景观功能区块。

(二)实施系统治理,实现水质改善、水生态优化

一是开展初期雨水治理。建设大面积的沿河绿地和设置下凹式绿地,对初期雨水进行截留。二是截污纳管。对中东河沿线530个污染源全部截污,采用CIPP为主的非开挖修复技术修复污水干管10千米。三是生态清淤。河床清淤2万多立方米。四是增加引配水。实施泵站等配水设施扩容改造,实现每日配水13万立方米,并在中河南段白塔岭段新建挡砂闸,降低钱塘江引水的含砂量。五是生态修复技术。结合生态驳坎,种植2000平方米沉水、浮游和挺水植物,设置人工浮岛,构建湿地系统,并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多层次镶嵌,构成健康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模式。

(三)保护历史遗迹,挖掘传承历史文脉

采用保护、传承与挖掘三种模式,保护展现中东河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一是凿路开河,在河坊街中间开挖一条宽度9.5米、中心线长度291米的河道,使中河、东河、运河三水实现贯通,局部恢复历史水系格局。二是通过保护、改善、整饬、拆除、更新5类模式复建院落10座,修缮院落116座,形成以五柳巷为代表的历史街区。三是对跨中东河的52座桥梁,通过设立桥名牌、桥下空间文化创作、栏杆、桥面铺装等手段,分保护、保留和修缮的形式建立桥梁“博物馆”。四是针对中河、东河分别承载的南宋文华和市井文化,挖掘了南宋书院、青瓷文化,瓦肆勾栏等市井生活场景,具体以浮雕、地雕、景墙等近40组文化节点,将历史文化融合到现代景观功能中。

(四)改造城市生态保护带,建设公共开放空间

针对中东河现状绿化带缺乏连贯性、景观配套设施缺失,进行了绿化提升和景观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了14.8千米的城市生态保护带和复合景观廊道。一是在河道两侧设置15-60米宽的生态保护带,绿化总面积达109万平方米。二是着力保护现有古树名木,构成以乡土树种为主的乔、亚乔、灌、草、地被、湿生、水生植物共生的植物群落。三是针对周边居民健身、休闲需求,建设 6个小公园,25座廊亭、55处健身设施、63座亲水平台。

(五)贯通沿河慢行系统,打造水上巴士和水上旅游

一是贯通慢行系统。针对现状园路狭窄、不连贯的情况,新建、改建沿河慢行系统16千米,并通过建设12座桥下栈道、3处过街地道、120处无障碍设施,实现河道两侧园路全线贯通,同时增设29处公共自行车停车点。二是打造水上巴士和水上旅游。通过新开挖河道291米、新建船闸3座,使中河、东河、运河三河贯通,结合沿河11个游船停靠点,以水上巴士的“水上游”和步行、公共自行车“岸上游”两种形式,将皇城遗址、历史街区等旅游点串珠成链。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李媛    
编辑策划:王帆 陈琳  网页制作:乐智勇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