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热点专题> 2014年专题> 综合考评与你我生活> 创新创优小故事
杭州“最美现象”宣传品牌项目介绍
2014-08-24 15:15    杭州网

自2011年1月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宣传部的创新创优项目(原创性创新)——“打造杭州‘最美现象’宣传品牌”项目有序开展,扎实推进,如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有效破解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难题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爸爸”黄小荣和“最美消防员”尹进良、陈伟、尹智慧等“最美人物”成为群众热议、追捧、学习的草根明星和平民英雄。杭州“最美现象”已从一个个“盆景”发展成为一片引人入胜的“风景”,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形成了“美”的种子随风飘扬、处处生根的“蒲公英效应”。

两年来,刘云山同志多次对杭州“最美现象”宣传工作作出批示。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中直部门有关领导先后来杭看望慰问吴菊萍、黄小荣等“最美人物”和吴斌家属,中宣部组织专题调研组对杭州“最美现象”进行调研。《人民日报》2012年1月17日头版刊发《让“最美”可感可触——杭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4398期刊发《放大“最美现象” 打造“道德高地”——杭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蒲公英效应”的启示》(2012年9月28日),中宣部第56期(2012年12月6日)《决策参考》发表《浙江省杭州市“最美现象”由“盆景”成为“风景”调研报告》,《浙江宣传》第167期(2012年12月6日)刊发《杭州市推动“最美现象”从盆景成为风景》,中宣部舆情信息局《舆情摘报》第240期(2012年12月18日)编发《杭州市多举措激发社会向善培育“最美风景”显成效》,对杭州打造“最美现象”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推广。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还对吴菊萍、吴斌、黄小荣、欧阳栋等“最美”人物进行了广泛宣传。2013年,中宣部和浙江省委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杭州“最美现象”思想道德建设先进经验报告会。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实施背景

我国公民道德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是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也出现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等丑恶现象。在这种形势下,以先进典型人物或群体为价值载体开展宣传工作,能生动、鲜活地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形象化、人格化,把说教式、灌输式的德育形式转化为学习者内心的情感共鸣,适应了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教育人的需要。

当前,杭州正在深入推进文化名城文化强市建设,着力打造人文法治示范区,如何通过扎实开展“我们的价值观”等主题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要通过对“最美现象”的传播,强化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富民与强市、个体与社会的有机统一,凸显东方文化的精神品格,从而真正构建起“生活富裕、精神富有、城乡融合、社会文明”的幸福和谐杭州。

然而,开展“最美现象”宣传难度很大,不少地方典型宣传过多过滥、脱离实际,无论是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都缺乏创新,难以在受众中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很难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生命力与传播力弱”、“认可度与共振度低”、“持久性与常态化差”成了当前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普遍难题。为此,还原和放大“最美”本质,创新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使公民道德建设永葆生机,成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面前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二、工作情况

1、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着力“发现美”,增强“最美现象”生命力。“草根之美”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生命力和传播力,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动力。我们全面选树先进典型,既追求“最美”的先进性,又顾及“最美”的广泛性,注重在广泛性上创新最美现象的传播渠道,通过举行“十大平民英雄(道德模范)”评选表彰、行业价值观大讨论、报网互动道德论坛、“道德大讲堂”等形式,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号召和引导普通市民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和践行更高层次的道德标准。

2、坚持自发性和引导性相结合,努力“倡导美”,提高“最美现象”共振度。我们注重发挥主流道德在多元道德认知中的主导作用,把自发性和引导性紧密结合,运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那些平凡岗位中不平凡的人和事,通过“寻找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宣传“一条街”、“发现最美杭州人”等形式,支持群众自发建设“最美风景”,引导群众自觉呵护“最美风景”,让我们的传播内容与生产框架在价值认知上符合广大受众的接受框架,激发百姓的内在心性良知,使广大群众的“最美心灵”与“最美现象”实现“同频共振”。

3、坚持目标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大力“运用美”,彰显“最美现象”说服力。我们高度重视回应百姓对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所呼所盼,坚持在为民办实事中贯穿道德教育、在改善文化民生中体现“最美”力量,让最美现象的价值传播反映在百姓的日常言行之中、市民的公共社会关怀之中,通过专项资金扶持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安排打造“礼让斑马线”文明品牌、举办中国国际动漫节等形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市民幸福感,使“人心之美”转化为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之美”。

4、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全力“培育美”,推动“最美现象”常态化。我们注重把宣传认知与实践普及紧密结合,把道德实践作为培育“最美”的重要途径,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道德领域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出台《杭州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举办“邻居节”等形式,引导市民积极参与,使人们在参与和实践中提高素质,使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有章可循、有体可依的常项工作。

三、创新亮点

以“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创造性地打造“最美现象”宣传品牌,把群众参与道德实践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探索把先进性与广泛性、自发性和引导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结合起来,创新理念、机制和方法,让“最美”在群众的心灵深处萌发、在日常生活中展现,最终凝聚出高尚的城市品格、亮丽的城市精神。

1、理念创新,筑牢道德基础。生活中的“最美”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埋社会沃土中,深藏善良百姓心中。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建规范。在“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中,紧扣时代主题,策划推出了每月主题实践活动,根据每个月重要节庆日的思想文化主题,分别确定了“民生(1月份)、文明(2月份)、诚信(3月份)、感恩(4月份)、敬业(5月份)、友善(6月份)、信仰(7月份)、责任(8月份)、科学(9月份)、爱国(10月份)、创新(11月份)、和谐(12月份)”等12个主题词,并结合主题词的内涵,每月推出举办一次主题讲座、组织一次互动讨论、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等“三个一”活动,引导市民在互动讨论中理解主题词的涵义,在参与活动中自觉弘扬核心价值观,激发对美的追求。

2、机制创新,提高“最美风景”共振度。一是创新先进典型选树机制。连续8年举办“十大平民英雄(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地区性和行业性的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提倡在熟悉的人群中推荐好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事,连续开展了十大美德•阳光少年、感动杭城十佳优秀教师、十佳好婆媳等“十个十佳”和十佳公务员(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选树那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先进人物。二是创新典型宣传联动机制。与杭报集团、杭州文广集团开展了“寻找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活动,强化报、台、网先进典型联动宣传,第一时间组建联合采访团,安排重要版面和时段,对典型事迹进行系列化、深度化宣传,提高宣传的感染力和引导力。在对吴菊萍、吴斌、黄小荣等“最美人物”的宣传中,新闻媒体充分遵循新闻规律,既没有拔高也不溢美,朴素平实,深得人心。三是创新群众参与互动机制。依托杭州日报、杭州网、浙江在线、人民网浙江频道等媒体,发动群众通过来信、来电、电子邮件、QQ等方式,公开征集“我们的价值观”主题核心词,把推荐评选作为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2012年4月,在市属新闻媒体统一开辟“发现最美杭州人”栏目,通过读者(观众)来电、来信、QQ、微博等多种方式,寻找大家身边的最美杭州人。两大集团整合资源,充分运用互联网等先进传播技术打造道德建设新平台,得到受众长期关注。

3、方式创新,夯实行动基石。我们探索立体式宣传模式,注重新闻宣传与社会宣传相结合,整合力量,灵活采用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理论宣传等多种形式,多管齐下,形成全方位、大规模、立体化的宣传格局。一是常设“最美”媒体栏目。市属新闻媒体开设多种栏目,充分运用群众自荐和他荐的方式,挖掘和宣传群众身边的“最美杭州人”,连续宣传了700多名在平凡岗位上、平凡生活中的“最美”人物。二是做好“最美”文艺宣传。精心创作了《最美妈妈》、《一分十六秒》、《背着妈妈上大学》、《千里走单骑》、《芦茨湾的呼唤》等一大批文艺作品,通过特色文化广场周周演、文化大蓬车进村镇、数字电影放映进社区、万场文化演出进社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讴歌真善美,唱响主旋律。三是加强“最美”社会宣传。请韩美林大师为“最美妈妈”吴菊萍做雕塑,立在钱塘江边;开展“身边的感动•杭州市道德模范故事汇”巡讲活动,推动道德模范事迹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在西湖边设立了道德模范宣传“一条街”,把历年全市道德模范的群像陈列在道路两旁,引导市民在游览中学习,深切感受道德的力量。四是强化“最美”道德实践。将每月第一个星期六固定为“学雷锋为民服务日”,在城区命名“雷锋广场”,在各区、县(市)建立“雷锋角”;在全国首创“邻居节”,通过开展敲门日、互助日、健康日等活动,进一步弘扬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和社会风尚;广泛开展“文明从脚下起步”、“公民爱心日”、“百万市民清洁大行动”等活动,着力推进市民文明规范养成;以杭州市市民大学、杭州文明在线等为平台,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以“思想道德、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科学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提高公民个体素质和对“美”的认知水平。

四、成效评价

通过打造杭州“最美现象”宣传品牌,我们不断将思想道德建设引向深入,在全市范围内造就了一个党委政府领导、多方配合、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

1、为探索思想道德建设规律提供了有益参考。打造“最美现象”宣传品牌推动“最美现象”从“盆景”成为“风景”,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形成了“美”的种子随风飘扬、处处生根的“蒲公英效应”,体现并契合了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中宣部调研组也专程来杭,通过杭州“最美现象”研究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

2、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美现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可感可知、生动具体,起到了滋养民众心灵、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深化了“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富有杭州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新路径新载体。

3、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夯实了基础。“最美现象”进一步唤醒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践行,群众自我发现、自我教育的良好循环日益形成,社会各界在参与中得到教益和提高,从而激发了公民内生动力,夯实了行业社会诚信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道德基础,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最美现象”宣传品牌各项工作,先后得到了中央及中宣部领导充分肯定和中央及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有效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中,杭州获得“中国最美幸福城市”荣誉。

五、推广程度

本创新项目的实施,社会影响面广,公众认可度高,具有很强的推广示范效应。

1、社会影响面广。在本创新目标实施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有中央、省、市各级各类媒体参与和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浙江日报等3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目前刊发300多篇报道,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社会反响,获得了广泛好评,宣传推广成效显著。

2、公众认可度高。本创新目标的实施,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引起共鸣的方式,推动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积极参与。西湖之声根据真实新闻事件改编的广播剧《踮起脚尖》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杭州新闻广播以吴菊萍为原型创作的广播剧《最美妈妈》获浙江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3、推广示范效应强。本创新项目在各领域、各层次、各群体广泛而深入的互动交流中扩大社会认同、增进社会共识,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具有较强的推广示范效应。其中,“最美现象”宣传实践活动2012年获首届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特别奖。“最美妈妈”主题宣传获2011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贴近’创新奖”。


来源:    作者:    编辑:徐可    
编辑策划:王帆 陈琳  网页制作:乐智勇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