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优目标介绍: 公共图书服务“杭州模式”自2005年着手实施以来,经过近4年的不断探索,伴随着新馆的建成开放逐步成型,现自我评价如下: 一、创新项目的基本情况 公共图书馆不仅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杭州图书馆一直致力于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方法及内部管理,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实现城市文化现代化做出贡献。 近年来,杭州图书馆以“平民图书馆 市民大书房”这一创新理念为工作方向和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探索出以共享、联盟、多元为主要特征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杭州模式”,得到了图书馆界专家、各级领导尤其是杭城市民的赞誉,为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加快城市文化现代化进程作出了贡献,更为国内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借鉴与示范作用。 “杭州模式”的创建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王国平书记对“平民图书馆 市民大书房”这一创新理念尤为赞赏和肯定;蔡奇市长、叶明副书记也对这一办馆理念表示肯定。 二、公共图书服务“杭州模式”的主要特点 “杭州模式”的灵魂是“平民图书馆 市民大书房”的理念,它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公共图书馆发展方向和职能所做的新的诠释。如果说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石,那么文化就是城市腾飞的助推器,城市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与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与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联系起来。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城市文化建设包括诸多内容,而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是其根本所在。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将为所有人群提供文化服务为己任。 在此理念指导下,杭州图书馆创立的“杭州模式”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创建全民共享高品质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 城市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与文化品位的综合象征,更是城市文化现代化进程的标志,为充分发挥这一标杆作用,杭州图书馆将“平民图书馆 市民大书房”这一理念贯穿于业务实践当中:1、在大型公共图书馆中率先推出取消借书证、取消押金的举措,通过激活市民卡及第二代身份证借助社会信用保证体系验证读者身份,实施借还服务。2、对公众开放面积所占比例为国内公共图书馆之最。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的平均开放比例是60%,杭图紧缩办公及辅助用房,一切以读者满意为重,实现了近90%的面积对外开放;同时增设低幼部,实现从0岁到百岁的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3、在国内首创温馨、舒适的家居式阅读环境。杭图在设计上摒弃了传统图书馆的固有模式,代之以全新的家居式阅读环境,营造出温馨如自家书房的感觉。4、向读者提供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音乐图书馆服务,不仅让包括“发烧友”在内的音乐爱好者们大开眼界,更提升了市民的音乐审美与文化生活品质。5、信息化运用水平在国内大型图书馆中名列第一。杭图实现了无线网络全馆覆盖并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RFID技术进行业务管理与服务,目前此系统的自助借还文献规模可达到150万册,与国际上领先的西雅图图书馆不相上下。同时该技术在文献财产管理、文献清点、文献准确定位等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文献管理效率。 (二)实施城乡一体、区域共享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杭州图书馆积极发挥城市中心图书馆作用,构建惠及整个杭州市的联盟式总分馆服务体系:即以杭州图书馆为总馆,区、县(市)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及院校图书馆为分馆,街道、乡镇图书馆(三级)及社区、村图书室(四级)的图书信息网络体系。地区内图书馆的文献不受限制地在所有图书馆间使用、流转、存储,构建起真正完善的四级图书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地区图书信息机构间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建立起地区信息服务保障体系,打破了图书信息服务机构间信息资源、人员、经费、设施处于条块分割、分散管理、无法有效配置及统一管理的局面,形成了公共图书馆实质性的联盟。 (三)从单一的图书借阅服务中拓展出形式多样的多元化服务 杭州图书馆不断创新、拓展服务内容,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知识中心、情感交流中心、文献信息中心的职能,在这里,人们既可以畅游书海,也可以沉浸在音乐的世界,既可以临窗远眺也可以围炉轻谈,其温馨的环境、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市民的第二起居室和新的交流空间。 在创新阵地服务的基础上,杭州图书馆还通过开展讲座、展览、送书下基层、青少年第二课堂等活动,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同时,借助图书馆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编撰文学性、信息参考类刊物,为繁荣杭州文化、服务市府中心工作做出了贡献。 (四)以绩效考核完善内部管理及公共图书馆评估体系 为提高管理效益,杭州图书馆在国内率先深入进行三项制度改革:以工作业绩为导向实行绩效评价;以收入分配为杠杆绩效奖励、同工同酬;以提升服务为根本选拔、使用人才;以倡导科研为目标加强信息情报研究。杭图还成立了专家课题组,探索建立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以共享、联盟、多元为主要特征的“杭州模式”既是杭州图书馆践行“平民图书馆 市民大书房”这一理念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在国内公共图书馆界引领潮流之举措: 1、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开放面积近4万平方米、设备一流、温馨舒适、国内第一家免证、免收押金及各种借阅费用的新馆已在9月30日开放,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2、创建跨系统、跨行业的总分馆制的图书馆联盟,实现了城乡一体,优势互补的图书文献大整合、大流通、大服务。目前为止有分馆20家,其中还包括运河分馆、盲文分馆、印学分馆、棋院分馆等特色馆,基层服务点1000余家。 3、多元化的图书馆文化服务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今年,杭州图书馆开展公益性文化讲座共计6个系列,50余场,吸引读者共近7000余人;举办各种展览、演出20余场,服务人次为近2万人;通过图书漂流、讲座进校园、数字资源共享、暑期特色活动和新馆文化参观等方式,累计服务中小学师生6.5万余名。 编辑《文澜信息》33期,其中,有关城市公共交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主题信息得到蔡奇市长等领导批示;反映杭州风土人情的文化期刊《文澜》也以别致的装祯、鲜活的内容将杭州文化传递到国内外。 4、以绩效考核作为内部管理及公共图书馆效益评估的抓手。杭州图书馆在国内率先深入进行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坚持分配与效益挂钩,强化馆长负责制,探索绩效型公共图书馆建设,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方法,一方面对公共图书馆投入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估。目前通过研究国际上通用的几种图书馆经济评价方法,确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方法,设计了公众调查项目表,召开了全国有关专家及部分省市图书馆馆长关于绩效评估的研讨会,提出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努力形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杭州模式”。 四、目标完成的效益分析 城市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其直接体现是居民具有高度文明和良好素质。图书馆以服务主体的公众性和服务供给的公平性成为居民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素质提升的主要推动力。杭图新馆开馆仅7天,到馆就达18万余人。两个月以来,办证41,842张,是去年同期的13倍,借还人次为52,879人,借还册次为368,109册,均是去年同期的2倍。老百姓们都对新馆温馨舒适的环境、国际一流的设施设备赞誉有加,认为这是市委、市政府落实文化惠民,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文化品质之城”的最实实在在的举措;同时,1000余家总分馆制基层服务点的建设及多元化的图书馆服务,惠及了更多的城乡人群,为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作出了贡献。 五、“杭州模式”的社会影响 杭州图书馆创新的理念与做法,尤其是新馆开放后“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与人性化、个性化的高品质服务,让社会各界交口称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夸赞杭州图书馆:无与伦比;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仔细察看整个服务系统后称赞杭州图书馆: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图书馆;图书馆学资深专家、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吴慰慈说:杭州图书馆是一个时代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标志。 杭州图书馆现已成为国内外图书馆界的关注焦点,美国、日本、韩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家和国际组织莅临新馆参观后,对杭州图书馆赞不绝口;国内文化界也纷纷组织人员前来参观、取经,开馆至今共接待各类参观团体130余批、1.3万人次。特别是国内图书馆界已将杭州图书馆作为他们创建新馆的标杆和楷模。 “杭州模式”也受到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文化报、文汇报、新华网、东方网、杭州日报、浙江电视台、杭州电视台等媒体分别就杭州图书馆创新的理念与实践及取得的出色业绩进行报道,这些宣传不仅提升了杭州图书馆的知名度,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杭州作为经济强市、文化名城已率先实现了城市文化现代化,让世人领略到生活在杭州是多么幸福! 综上所述,我局申报项目目标任务已圆满完成。从创新性、科学性、示范性上均有突出表现,此项目为提升杭州市民的文化生活品质,实现城市文化现代化贡献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