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 实施单位:市运河综保委考核得分:1.2740 创新创优目标介绍: 杭州市于2002年全面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工程。6年来,我们始终围绕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护旅游产品“三大目标”,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拓展旅游、以人为本、综合整治”的理念,扎实推进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工程。大运河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申遗预备名录后,我们更加用科学发展的眼光,以创造性的工作思路,正视和处理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好中求快地推进大运河保护和申遗进程。2007年启动实施的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是我们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和成功探索。 一、街区历史背景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水交汇口,是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历史地段之一。它起源于唐宋时期杭州城外一草市,至元代逐渐成为古代杭州城外的一个交通枢纽,到了清代发展成为一条独立的商业街、一个热闹的水陆码头。现存的街区建筑多建于清代至民国时期。至今在小河直街仍能看到作坊、会所、茶楼、店铺、商行、河坎、船埠等遗迹。它是一条集中反映清末民国初城市平民居住生活文化、生产劳动文化和运河航运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是运河市井文化的缩影。据专家考证,这里的商埠水街是杭州城因水而兴、因水发展的一个硕果仅存的样本。这里的居民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杭州民俗。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改善旧城区中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为主要目的,于2006年形成保护规划,2007年1月启动,2007年9月底完成一期重点保护区建设,2008年完成二期工程建设。 二、街区原状和保护重点 项目实施前,小河直街地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街区居民居住条件差。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年久失修残损严重;大量搭建破坏了原有建筑格局,影响了通风采光;住房缺乏基础设施,居民生活不便;环境脏乱,街道地势低,遇大雨严重积涝。二是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情况差。街区立面历史元素不断流失,历史构筑物散落无人管理。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和保护街区风貌的呼声强烈,但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广泛征求专家建议和原住民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确定了保护重点:以修缮翻新住宅、增设基础设施、部分外迁稀释住户为主,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以拆除搭建、整治风貌、加强管理为主,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三、明确目标、形成策略 (一)目标及策略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程以还河于民、运河申遗和杭州市旧城改造规划要求为主要目标。通过整治传统建筑、适度添建和新建建筑,维持低层、高密度的城市肌理,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环境质量,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需求,同时延续传统生活方式,恢复运河沿岸的传统风貌和特色,使历史街区“益寿延年”。 (二)与城市整体发展的战略关系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是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和危旧房改善相结合的工程。因此,我们将目标定位为历史建筑保护的样板、危旧房改造的示范、运河申遗的亮点。 四、实现街区复兴和民居改善的过程 (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居民搬迁安置问题 居民搬迁安置问题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危旧房改善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对居民采取部分就近异地安置、部分原地回迁、部分货币安置的解决办法。 就近异地安置,指安置地点选定在项目附近,切合居民不愿远离原住所的心理,从而避免了异地安置中由于迁移过远造成的阻力。 部分原地回迁,指保留部分原住民。这样,一方面满足了部分居民强烈的回迁意愿,并增加了人均住房面积;另一方面,历史街区的无形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维系于原住民,部分回迁有利于街区传统文化风貌的传承。同时,居住密度的适度降低有利于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原地回迁和就近异地安置的居民,每户都将获得不小于48平方米的住房(实际提供的住房面积分别在56~100平方米和66~90平方米);新住房与原住房面积的差额部分,以优惠的价格进行资金结算。 选择货币安置的居民,可以根据原住房的市场评估价值得到相应的资金补偿。 由于搬迁政策合理,短短2个多月时间285余户居民全部迁出,约60%的居民选择在保护工程结束后回迁。 2、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与提高居住质量的冲突问题 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要求保持建筑原貌,而改善居住条件要增设必需设施,提高建筑安全质量需进行结构加固。为了处理好保护与改善的关系问题,我们本着“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的保护方针,根据不同建筑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存状况的差异,采取三种保护模式区别对待: (1)原模原样型——选择极具代表性的结构尚为完好的房屋,将其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对其中受损的构件进行加固及调换,对室内的卫生、隔音隔热、通风等设施进行适当改善。这一类约占街区总建筑面积的36%。 (2)原汁原味型——对结构不再完好、存在防洪排涝问题的建筑,提高原房屋地坪后,利用尚能利用的原构件在原址复原,并改善室内环境。这一类约占街区总建筑面积的40%。 (3)似曾相识型——拆除街区内解放后修建的砖混结构的房屋,将其恢复清末民初的风格。这一类约占街区总建筑面积的24%。 我们为每户家庭配置了厨卫、自来水及排污水、电力、电信、电视电缆等各类市政设施。同时,拆除各类违章搭建、严重影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综合整治街区环境,清除原来不协调的厕所、垃圾站、广告牌、招牌、路灯、座椅等设施,按照历史风貌进行统一设计,重新配置设施。 3、资金问题 小河直街保护工程资金投入约为2.5亿元。资金来源于运河周边企业搬迁后的地块市场拍卖收入。由于该项目的出发点在于保证百姓安居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政府不把短期内的资金平衡作为主要考虑。从长远看,保护整治后的小河直街作为杭州市最具运河两岸传统文化特色的地区之一,将为运河恢复一道独特的风景,带来更多的旅游经济。同时,经过建筑、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全面改善,该街区周边的房地产价值也将获得提升。 (二)政府部门、有关组织机构和社区民众全面参与 市发改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审计局、市房管局、市园文局、市运河综保委、市政府法制办,市保护办、市拆迁办、市房改办、市房产交易产权登记管理中心、市文保所、拱墅区政府、拱墅区城建发展中心等多个部门参加了项目的运作,各部门各司其职,不定期地以工作例会的形式协商解决有关问题。同时,成立小河直街历史保护街区专家组,由规划、文物、建筑、文史各方面专家组成。并从原住民中选出代表,听取居民意见。专家组和原住民代表参与到各个环节:搬迁政策制定、样板房设计、建筑使用功能定位、施工过程,以及为历史文化挖掘工作提供口述资料等。 五、保护的成效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文化效应。从社会效应看,政府不仅出资为百姓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而且在整个过程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注重居民切实需求,取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从文化效应看,整治中不仅认真对待街区内的每一处历史遗存,尽可能地保护这些有形的历史信息,还对传统居住、商业功能等无形文化特征进行了延续。街区不仅保留了大量物质文化遗产,还保留了一半以上的原住民,有效延续了运河居民传统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 2008年,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荣获了建设部颁发的200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六、保护的经验和影响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整治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一是保护整治要“以人为本”,把“宜居”即人的尺度、人的需求作为基本原则,只有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调动人民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保证项目顺利进展;二是要处理好保护与改善的关系,在保护中充分考虑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在改善中充分重视历史风貌的延续,使两者协调统一;三是要鼓励公众参与,充分听取公众特别是原住民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的保护整治更符合实际,并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四是要积极创新政策,给原住民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具有选择余地的方案,而不是强制性的、“一刀切”的集中拆迁改造模式。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中采取的创新政策,已在杭州市上城区五柳巷、十五奎巷和拱墅区桥西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危旧房改造中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