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能手朱佳龙。
记者见到朱佳龙时,他正拿着工具与同事对厂里最大的数控机床进行维护保养。
年轻,是朱佳龙给人的第一印象。要不是工作服上佩戴着“工号3178号”的上岗证,乍一看,他就像个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
就是他,今年才28岁,在杭汽轮公司工作7年来,接连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技术能手”、“杭州市十佳来杭创业务工青年”等荣誉称号。
这位出身农村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践行着一名普通产业工人的中国梦。
用朱佳龙自己的话说,劳动创造梦想,就是要通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知识型、技能型的产业工人,为企业、国家装备制造业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最贵机床的操作手
走进石桥路的杭汽轮二汽车间,厂房内处处可见正在加工的大型汽缸缸体、转子,无不展现出装备制造业的恢宏气势。在大镗台班,一台意大利进口的帕马机床犹如铁塔耸立,尤为显目。“这是我们厂最大、最贵的一台镗铣机床。”朱佳龙说,厂里最大的汽轮机壳体都会在这里加工,他是这台“第一机床”的主操作手。
机床价值3800万元,一套汽轮机价格高达上亿元,朱佳龙手上操控的设备技术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机床工作台上摆放着一台红色的燃气轮机壳体,一旁还架着燃气轮机的转子。“比如这燃气轮机的转子轴端,加工精度要求控制误差在0.02毫米之内。”小朱说。毫厘之差,可能就会使成本高昂的加工部件报废。
汽轮机被称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燃气轮机的制造工艺及要求更高,转子运转速度高达每分钟上万转,还要承受高温高压燃气的考验,要求加工操作者有深厚的技术功底。
安装好刀具、输入程序启动,伴随着冷却液的冲刷,刀具在加工壳体高速转动,吱吱作响,一卷卷的钢花随之而出。看着朱佳龙娴熟的操作,机床自动化运转,在感叹工业文明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背后却是操作者从新手成长为高级技术工人的艰辛和付出。
外国专家跷起大拇指
当两年前这台最大、最贵的数控机床进口后,朱佳龙就成了它的主操作手。
培养这样一个熟练的操作工,一般起码需要三四年时间,而小朱只花了一半的时间,就能独当一面了。
小朱还深深记着第一次到车间报到的情景。那一排排大型先进设备、全外文的机床操作系统,复杂的加工图纸让他傻了眼。“说实话当时我心里真慌,现实与理想之间差别很大。” 朱佳龙拿起操作台放的一叠图纸给记者看,光一个零部件的图纸就像书本一样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