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结束了,而暖男“小七”才刚刚踏上征途。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将2015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为7%左右,“小七”取代“小八”正式亮相,令全世界瞩目。虽然有质疑,有担忧,但“小七”凭借头脑冷静、步伐稳健的形象,迅速获得了广泛认可。
多年来,“小八”一直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担纲主角。他一出场,便成为海内外媒体追逐的对象,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浓浓的国际巨星范儿。但2012年,中国首次将连续七年不变的8%的经济增速目标调低,“七点几”开始频频出场。此次,“小七”以新人身份正式出演主角,不免引发一些不安的骚动。
15日李克强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小七”领跑经济新常态,仍然是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总理也浓墨重彩地回应。可以说,“小七”新上路,总理寄重托。
总理看好“小七”的潜能。“小七”虽然步速低,但个头高、体量大,跑下来“每年就要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
总理相信“小七”的品质。“小七”注重质量和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那就可以在较长时间保持自己的速度和动能。“我们实现现代化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对世界也是巨大的贡献。”
总理欣赏“小七”的谋略。“小七”布大局,犹如下围棋,既要谋势,又要做活,做活则有两只眼。正如总理所解,稳增长和调结构就是两只眼,做活了就可谋大势。
带着总理的期盼,迎着世界的目光,“小七”出发了。所有的赞许和肯定都留在身后,前路曲折,道阻且长。“小七”深知,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收获成功。
这一路,“小七”要应对外界的干扰。美国加息速度和力度大于预期,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大量流出、汇率大幅波动,降低了对中国的进口需求;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总理所说的“被通缩”压力加大。
这一路,“小七”要化解过剩的产能。过度投资,导致钢铁、建材等中上游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并开始向风电、光伏、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蔓延。同时,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也加剧了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
此外,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小微企业融资难、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犹如重重关卡,也都是“小七”行进路上需要面对的难题。
不过,沉稳聪明如“小七”,早就准备好了应对良策。前行路上,“小七”可以精准导航。如果“小七”一时走偏,逼近合理区间下限,那么政府就会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就像总理说的一样,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就是对精准调控的生动演绎。
前行路上,“小七”可以轻装简从。这主要得益于政府自我革新,简政放权,提前完成了“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总理承诺,今后要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推进地方政府晾晒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探索事中事后监管的新模式。改革的过程“很疼”,但为了保证“小七”的活力,“忍痛也得下刀”。
前行路上,“小七”可以乘风展翅。总理表示,他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和带动的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因为它极大地带动了就业,创造了就业的岗位,而且刺激了消费。正如总理形容的那样,如果“小七”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前行路上,“小七”始终心系万众。“小七”和总理一样,相信“高手在民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一旦被激发,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就会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让中国充满勃勃生机。
所以,“小七”不是一个人,“小七”是千万人。“小七”的豪情,来自那千万人灼热的目光;“小七”的坚守,也为了那千万人执着的付出。
为此,奔跑吧,“小七”,总理看好你,我们看好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