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违章建筑、不把污水脏水、不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省委书记夏宝龙在日前一次调研活动中,铿锵有力地提出了这一明确要求。这对当前全省各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十三五”发展谋篇布局,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 违章建筑、污水脏水和脏乱差,这些负面环境现象背后,折射的是过去我们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对于“十三五”期间我省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三不”要求不仅仅是环境建设的需要,更是贯彻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的刚性要求。 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不仅对经济发展提出迈向中高端的要求,而且对生态环境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不把违章建筑、污水脏水和脏乱差带入全面小康,这意味着“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要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 回顾“十二五”,我省已在清除违章建筑、污水脏水和脏乱差方面作出巨大努力,并取得明显成效。作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重要招法之一,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内容的“五水共治”,率先以治水为突破口,保护环境、修复生态。 治水的本质是治产业,污水脏水的背后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是环境难以承受的资源消耗。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才是“治水之本”。“五水共治”不仅带来巨大生态效益,还倒逼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浙江经济新常态。 而“三改一拆”这招倒逼拳法,则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开辟了新道路。通过拆、改、用相结合,这场惠及广大群众的整治行动不断深化:与“五水共治”相结合,水岸共治,水清岸美;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城镇有机更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与“四换三名”相结合,土地利用集约节约,有效投资不断扩大…… 全面小康社会必定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而从当前来看,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也成新型城镇化的阻碍因素。 “不把违章建筑、不把污水脏水、不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考验着我们对五大发展理念认识的深度和行动的自觉性。“八八战略”开启了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幕。从“绿色浙江”、“生态浙江”到“美丽浙江”,贯彻“八八战略”,建设“两美”浙江,基础是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实质是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富饶秀美、和谐安康、人文昌盛、宜业宜居”的美丽浙江,则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呼唤。“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作为我省“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必须贯穿整个“十三五”。 应该看到,“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牵涉范围广、社会影响大,难免会触动一些利益“奶酪”,必须壮士断腕,一抓到底。对此,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再接再厉、再干五年,拆出一片新天地、治出一番新气象,切实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们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