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来确定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发展指标,并要求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都要坚决贯彻落实这些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按客观规律执政,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高度自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依赖于量的扩张的传统发展方式在供给和需求方面都遭遇制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更高层次的全球竞争。只有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发展的基点,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全面创新,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才能突破发展瓶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转向“柳暗花明又一村”。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万马奔腾”充分调动了地方和部门的积极性,但发展的“竞赛”也扩大了差距,“木桶的短板”制约着整体效益,发展的失衡引发了种种社会矛盾。只有补齐短板,努力协调和融合各个地区和相关领域的发展,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才能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真正实现全面小康。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条件,关系到整个人类的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必须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各国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开放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是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华山一条路”,也是我国迅速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法宝。开放必然面对强大对手的激烈竞争。勇于深度融入世界,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显示了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价值自信,也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的制度性话语权,是我国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的必然结果和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中国推动人类社会渐进式改革的应尽义务。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追求的发展,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发展,因此发展的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共享的内涵更加丰富全面,覆盖人民需求的所有领域;它着眼于机会和权利的平等而不是数量的平均,体现了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有助于充分调动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化了我们对共同富裕目标的理解。 (作者: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