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保障G20
五水共治要“吾水共治”
2013年的公述民评问政“五水共治”的现场,有民评代表带了一个矿泉水瓶,里面装的是和睦港的臭水。台上嘉宾闻了之后,无不面色凝重。市治水办专职副主任徐青山现场表态要把这瓶水带回去,放在办公桌上,直到和睦港河水变清。
昨天下午,在杭州电视台《我们圆桌会》问政“河长”现场,有民评代表从和睦港里取了一瓶水,和另外三瓶矿泉水摆在一起,请民情观察员分辨。大家从颜色、气味上都无法识别,纷纷感叹:和睦港的清水又回来了!
和睦港从“黑臭河”到“清水河”的华丽变身,是杭州“治污水”成果的缩影。去年,全市84条137公里河道全部摘掉了“黑臭河”的帽子。
这些曾经的黑臭河是怎么变清的?除了截污纳管、生态修复等措施外,还有一群人功不可没,那就是河长。
“‘河长’听起来是个全新的名词,但其实中国自古就有,从性质上说,大禹就是古代河长的代表!河长就是新时代的大禹,他们不像大禹这样传奇,但做的都是实实在在、利国利民的事!”市治水办河长组组长陈天力说。
A
每条河道都有河长
“河长”是治水的排头兵。
2014年,我市制定出台《杭州市“河长制”实施方案》,成立杭州市“河长制”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市“河长制”工作。
我市共有各级河长2659名,分段包干3426条河段,其中市四套班子34位领导分别担任22条河道的正副河长;乡镇级以上河长1828名,负责2553条河段。
“河长职责在于‘管、治、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而且河长是一个标杆,他能带动社会参与到治水工作中来。比如以前没有河长,一条河归谁管老百姓不知道,现在只要一看河长公示牌,甚至是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监督、参与!”陈天力说。
陈天力所说的通过手机参与监督指的是“杭州河道水质”APP,该平台创新实现了互联网+河长制模式,用一款软件集合信息公开、投诉建议、效果评价、河长办公、河长培训、经验交流六大平台,架起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该平台一年内可发布10万条水质数据,全市每条河流的基本信息,“一河一策”都可一览无遗。投诉建议、情况反馈也能轻松实现。
B
河长并非单独作战
“五水共治”关乎公众的切身利益,2000多名河长的力量毕竟单薄,扩大“河长制”的群众基础,形成多股力量参与的水环境治理网络是夯实“河长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河长制”实施中,公众参与治水的热情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民间河长、巡河志愿者、工青妇、广大党员、中小学生等参与到了护河一线或宣传工作中;人大、政协、企业护河卫士志愿队、非公企业“五水共治”公益行动、长青护河队、市环保产业协会、市生态文化协会、浙江大学、治水专家服务团、NGO(非官方的社会组织)、媒体等齐力参与治水,河长并非一个人在战斗。
值得一提的是江干区吸收枫桥经验、朝阳群众经验等升级“河长制”,将“一河一长”升级为“5+2”的治水团队,积极探索社会共治模式。其中,区级河长、街道河长、社区河长、河道警长为官方力量,民间河长、河道观察员和河道保洁员为民间力量,共同为治理河道而协作战斗。
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断努力,我市水质明显改善,2015年交接断面水质评价为优秀,市控以上功能区断面Ⅰ—Ⅲ类占85.1%,达到或优于Ⅴ类占 93.6%。全面消除垃圾河、黑臭河,西部四县(市),已经达到全域可游泳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