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一带一路” 华立“出海” 华丽升级
发布时间:2016-08-31 07:13:10 星期三   

“你们干得不错,要更上一层楼。” 8月17日,在中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后,作为会上唯一受邀发言的民营企业代表,来自杭州的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肯定、再寄厚望。

首肯源于华立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泰国建设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大获成功,十几年间这里已经集聚了80家中国企业共谋发展,并借此辐射整个东盟地区。

期许更源自华立作为杭州乃至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样本示范效应,从四十多年前传统的电表企业到拓展至医药等诸多行业,实现多元化、全球化发展,瞄准“大健康产业生态圈”,每一步华立都踏在了时代脉动的最前沿。

“走出去”的步伐还在加速,从北京回来的汪力成也变得更为忙碌。

扎根泰国

2000年盛夏时节,徐根罗扛着一袋电表样品孤身一人来到了泰国,开始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国度推销杭州企业生产的华立牌电能表。在曼谷近郊的一间破旧厂房里,徐根罗和最初的团队花了差不多四年的时间才真正让产品在泰国市场站住了脚跟、打开了市场。在随后给华立泰国子公司找地建厂房的过程中,徐根罗结识了泰籍华裔商人邱威功。也正是这位邱威功与华立董事长汪力成的“一拍即合”以及华立自身在国际化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和储备的经验才有了现在这个位于泰国东部海岸的泰中罗勇工业园。

时至今日,已经成为泰中罗勇工业园总经理的徐根罗曾经的这段经历依然为人所津津乐道,而再后来的故事很多人更是耳熟能详。

作为商务部批准的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2005年7月1日中泰双方签署了开发泰中罗勇工业园的备忘录,由华立集团投资建设。截至目前,总规划12平方公里的园区已完成头两期共4平方公里的开发招商,去年园区第三期8平方公里也正式启动开发。

“当初从决定建厂到变成建工业园,就是根据华立自身在海外发展的经历,希望能以园区为平台,让中国企业更快地在泰国站稳脚跟,实现发展,让中国企业实现从简单的产品‘走出去’到产业‘走出去’。”很显然,如今工业园“80家中资企业入驻、累计实现销售额65亿美元”的漂亮成绩已经让汪力成最初的设想成了现实。

进军非洲

2000年初,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重庆酉阳武陵山制药厂进入了刚刚完成借壳上市、正在当地培育产业新增点的华立视线。在得知青蒿素发现的感人故事后,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邀请相关专家、政府官员等,先后召开了三次青蒿素项目论证会。在听到老一辈科学家们含泪述说“我们是捧着金饭碗在讨饭”时,汪力成感慨道:“青蒿素这么好的一个项目,为什么到现在在国际上仍没有主导地位?我认为,并不是我们在技术上有问题,根本问题是我们没有走产业化的道路,没有把各要素资源整合起来。”就这样,青蒿素产业化成为华立当时在2000多个投资项目中最终选中的项目。

在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前,或许很多人压根没有听说过“青蒿素”,但这并不妨碍华立的“先知先觉”。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青蒿素原料供应商、全球唯一掌握青蒿素全产业链的华立集团是最早将中国自主研发的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带到非洲大陆的中国医药企业,并已在抗疟药需求最大的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形成了完整的销售网络。

事实上,2000年汪力成做出的这个“选择”也成为整个华立集团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转折点之一,由此而涉足医药产业。当下,华立正大步迈向医疗健康服务、能源物联网、社区商业服务、新材料、新能源、创新创业服务等多元生态的转型升级,全面布局“华立大健康产业生态”。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涂玥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