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记者 顾平 摄
昨日中午,G20杭州峰会新闻中心的中外记者基本撤离。
这一刻,所有人几乎都有一种情绪:留恋。留恋这么多天的努力和付出,留恋这个保障服务到位、温暖像家的新闻中心。
零事故、零投诉,新闻中心温暖似家
G20杭州峰会,全球共有5000多名记者受邀前来采访。如何保障这些记者顺利工作,考验着峰会的会务组织能力。
“包括中外记者的工作保障、餐饮住宿、语言交流、出行转场等方面,或者是有不同宗教信仰记者的特殊需求,我们的服务都尽力做到最好。”峰会新闻中心副主任杨泽伟向记者介绍。
从去年11月新闻中心启动建设时起,这个总面积15000平方米的地方就备受关注。新闻中心能同时容纳近5000名记者现场办公,场内设施全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场馆包含咨询台、公共工作区、新闻发布区、MCR区(总控区)、专用工作区、采访区、茶歇餐饮区等10多个功能区块,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并配备专业服务人员和志愿者。
新闻中心LED大屏幕之前的座位总是各家媒体起早竞争的“黄金位置”。5米长,9米高的高清全彩LED屏,悬挂在工作区尽头中央,为记者实时滚动提供公共音视频信号、信息发布、会议安排等重要内容。峰会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活动,都将通过它们第一时间传递给所有记者。
走廊的尽头,为了打破沟通交流中语言的障碍。双语电话从第一天开始就发挥出了极大作用。
加拿大邮报传媒新闻社的记者Sarah Scott开心地说,她和几个北美的同行每天在新闻中心工作就像在家里一样,甚至比家里还贴心。
“虽然辛苦,但很值得。”杨泽伟说,从新闻中心开放到闭馆,实现了“零事故”、“零投诉”。
外媒记者好评,服务保障覆盖每个细节
新闻中心的工作给来自土耳其的记者Nurgul Donmez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前听说杭州的龙井茶很有名,没想到龙井虾仁这道菜也很抢手,每次想吃这道菜,都要早一点”。
除了让Nurgul Donmez神往的龙井虾仁,在新闻中心内设的茶歇区、媒体餐饮区,餐厅24小时提供茶歇和餐饮服务,每天提供的茶点、饮品和水果新鲜又美味,还换着花样为来自五湖四海的记者提供具杭州特色的美食,如葱包桧儿、宋嫂鱼羹、笋干老鸭汤等,并体贴地标上中英文菜名介绍。
大会新闻中心设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离每个记者驻地都有半小时左右的车程。为解决峰会期间记者们的出行问题,主办方提供了24小时免费接驳班车,班次通常为15分钟一班,用车高峰坐满即走。“之所以24小时排车,主要是考虑到时差原因,因为确实有凌晨3点还有记者在大厅做现场直播的情况。来自不同国家的记者发稿时间肯定不一样的。”杨泽伟说。
除了满足中外记者工作中的基本需求外,新闻中心还提供医疗救护、外币兑换、邮政、通信等服务。
赞比亚邮报记者Mwazipeza Chanda对这次的杭州之行感到遗憾,“马上就要离开了,有点舍不得,来杭州这几天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新闻中心,虽然没时间去外面看杭州的美景,但新闻中心的日常服务让我觉得非常满意。”
“小青荷”,是最难忘一课,也是最美回忆
回想起新闻中心的点点滴滴,不得不提那群特殊的年轻人——被称为“小青荷”的G20杭州峰会志愿者。
昨日上午是新闻中心开放的最后半个工作日。经历了几日的紧张工作,许多中外记者卸下一身疲惫,纷纷找到身边的“小青荷”,向他们表示感谢,并合影留念。
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小青荷”倪允说,在告别新闻中心前,她和同学们还收到了来自外交部的一份意外“礼物”。
“中午时,外交部的老师们特意走到中心大厅来和我们合影,还送来了一本Hangzhou At A Glance《杭州一瞥》的英文旅游书,里面都是外交部几位老师给我们写下的寄语。比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也是G20峰会新闻中心主任王晰宁留言说,感谢我们的辛勤工作,还希望我们以后如果去北京,能为央视工作。也有其他老师写着,勇敢追梦,实现梦想等话。”倪允说,“还有位高级翻译用英语写道,希望我的生活充满阳光,保持微笑。”
记者了解到,本届峰会中在新闻中心承担志愿者工作的230多位年轻人,几乎都是来自浙江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的年轻大学生。
“青荷”音近“亲和”,在峰会前后的几天里,不仅仅在新闻中心,整个杭州都对这群身着统一蓝绿色制服的志愿者们充满好感。
许多“小青荷”表示说,参与G20峰会志愿服务,将会是自己青春中最闪亮的篇章,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