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探索人工智能+政务服务一周年引爆企业名称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红利
发布时间:2018-05-03 星期四   杭州网

    2017年4月24日,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全国领先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改革,通过“机器换人”实现名称网上自主申报、系统自动核准。改革一年来,全市共自动核准名称27.7万个,占名称核准总量的90.1%,其中名称成功落地17.6万个,让企业少跑30余万次、减少窗口办事人流量30%以上,让企业从取名到领取营业执照从6个工作日缩短到2个。通过“网上自主申报、系统自动核准”成功破解了商事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第一关,彻底改变过去企业取名耗时费力排长队的状况,助推商改进入“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新时代。

    一、网上自主申报,流程再造一次不跑

    一是网上申报,实现自主取名。2017年4月24日,杭州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通过该系统可对企业、个体户和农专社等各类市场主体名称进行网上申报、自主取名,并涵盖名称新设、变更等所有类型,实现名称申报业务全覆盖。同时,系统可通过电脑、智能手机、Pad等各种渠道登录办理,并在全国首推手机APP名称申报客户端,实现名称自主申报“随时办”。

    二是再造流程,实现“零跑动”。以该系统为依托,对名称登记流程进行再造优化。一方面取消预先核准,除涉及前置审批事项或企业名称核准与企业设立登记不在同一机关的情况外,对企业名称不再实行人工预先核准,并取消实体窗口,实现名称自主申报“零跑动”。另一方面将名称自主申报系统与商事登记“一网通”对接联通,实现“名称申报”和“注册登记”无缝衔接,大幅压缩企业登记审批周期。

    二、系统自动核准,人工智能提速增效

    一是开放企业名称库,建立负面清单。2017年,全面开放杭州企业名称库,为企业取名提供查询比对服务,实现自助查重。按照“非禁即允”原则,对名称申请内容、条件等进行规范,根据相关法规和工商总局制定的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企业名称相同相近比对规则,建立杭州市企业名称负面清单库,为实现系统自动核准打下坚实基础。经不断补充和完善,负面清单库中禁、限用字词从初建时的10.1万个,增加到现在的19.5万个。

    二是机器智能识别,系统自动核准。根据名称库和负面清单,在系统内设置企业名称禁止限制使用规则和相同近似比对规则,对企业申报的名称可进行自主查询、比对、判断,并即时给出申报结果,无需人工审核,实现“智能识别、自动核准”。对负面清单内的名称,系统将进行自动拦截并禁止申报;对系统判断通过的,企业申请的名称可即时取得,实现名称自动核准“秒通过”。

    三是开发“小杭系统”,“人工+智能”双保险。为有效指导企业网上自主申报名称,积极开发网上咨询“小杭系统”,通过预先植入常见问题回复,实现系统自动应答,目前已累计植入高频问题600余个;挑选55名咨询回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组建客服队伍,对个性问题进行人工回复,实现“人工+智能”双保险;去年8月开通以来,累计提供各类咨询服务4.1万次。目前,针对个性问题正开发智能分类、梳理归集功能,实现对同一问题标准应答。

    三、创新护航同步,确保改革蹄疾步稳

    一是放宽近似名称限制,深度释放名称资源。现代汉语常用字3500多个,针对企业数量持续大幅增长,汉字排列组合空间越来越少、名称资源紧缺愈发凸显的状况,提出在出具承诺书情况下允许字号近似名称(字音相同且字形相似,或字音不同但字形相似)申报通过的新举措,让名称资源得以充分释放。截至目前,共核准近似名称4.6万个,占核名总量的44.8%,有效破解“取名难”。同时提出允许企业自主决定和调整企业名称组成次序、放宽集团登记条件等举措,进一步降低名称准入门槛,让企业“我的名称我做主”。

    二是建立配套保障机制,确保改革举措落地。建立名称库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在册企业名称登记数据与注册登记信息进行校对,对不一致的逐条修正;对未登记以及变更、注销的逾期名称进行清理,提高名称库数据质量和系统判断精准度,自动核准通过率从改革首月的50.2%上升至目前的82.6%。建立企业名称纠纷事后快速处理机制,通过发挥名称核准与企业登记的联动作用和信用约束手段,促进企业名称纠纷调解解决;截至目前,共接到涉及名称争议的投诉举报仅9起,均快速处理,表明放宽近似名称限制等举措符合改革方向。

来源:杭州网   作者:通讯员 周云   编辑:陈琳
相关阅读: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