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萧 山 世界你好 萧山概况 活力萧山 乐游萧山 美丽萧山 办好G20 ENGLISH
所在位置: 杭州网> 热点专题> 2015年专题> 杭州向世界问好> 萧山篇> 办好G20
“萧山元素” 让G20杭州峰会更精彩
2016年01月18日 16:26:04 星期一

    “杭州恰如一部历史人文的经典藏书,她的底蕴让人迷恋;杭州恰如一幅钟灵毓秀的山水画卷,她的美丽让人惊叹;杭州恰如一座美丽华贵的人间天堂,她的繁华让人赞美;杭州恰如一首潮起潮涌的时代赞歌,她的创新活力让人推崇;杭州恰如一道温暖如春的最美风景,她的幸福和谐让人向往……”在12月1日召开的G20杭州峰会筹备工作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道出心声。

  历史,是杭州引以为傲的底蕴,实力,是杭州从不缺乏的资本。说起杭州,不能不提到萧山。“滚滚钱江潮,悠悠湘湖水”孕育了一个温柔恬静又澎湃大气的萧山,一叶独木舟划出了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一座城山记录了吴越争霸的刀光剑影,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道出了浓浓的乡愁。

  在夏书记饱含深情的讲话中,不难发现闪耀其中的“萧山元素”——在未来9个多月的时间里,萧山要做的,就是不断发扬、不断提升、不断充实这些“元素”,在明年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诠释一个最美好的萧山形象:展现八千年历史与现代文明的传承,展现湖光山色与高楼林立的交相辉映,展现钱江两岸美景的旖旎风情,展现“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气概。

  “萧山元素”,必定为G20杭州峰会添彩。

  ①“从八千年前的跨湖桥文化”

  释义:浙江历史发轫于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

  一叶扁舟翻开了浙江八千年的文明史,萧山被称作浙江文明的源头。跨湖桥遗址自1990年6月首次发掘以来,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其中2002年发掘出土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经碳十四测定,距今已7000-8000年,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这也被史学界认定为浙江文明的最早起源。

  作为浙江历史之源头,萧山的底蕴堪称深厚。越王勾践、美女西施、商祖范蠡都曾经在萧山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卧薪尝胆、馈鱼退敌、临水祖道等一系列动人的传说和故事。萧山乡贤、唐代大诗人贺知章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更是把自己的思乡情化作全中国人的“思乡之情”。还有清代民族英雄葛云飞、近代历史通俗演义作家蔡东藩、“海派”画坛巨擘任伯年和实业家汤寿潜等都为萧山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②“有被誉为天下奇观的钱江潮”

  ⑦“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业创新精神”

  释义:享誉全球的“钱江潮涌” 孕育“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大潮因其潮高、多变、凶猛、惊险,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萧山,很早便是观潮胜地。在每年观潮节期间,这里总会出现“江潮人潮两相涌”的壮观景象。观潮者们可以在此领略惊涛拍岸的“回头潮”,气势雄奇的“一线潮”,直冲云天的“冲天潮”……钱江潮“罗刹江头八月潮,吞山挟海势雄豪”的气势享誉全球。

  独特的自然人文风光, 在萧山人民中孕育了独有的创业文化,造就了“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奔竞不息”一词取自历代《萧山县志》记述萧山民风特点:“喜奔竞、善商贾”之义,“奔”者,指朝一定目标奔跑、奔走和冲刺;“竞”者,指选择一定对象进行竞赛、竞争。它形象反映了历代萧山人民有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极富萧山地域文化的刚健品性和特征。这种可贵的民风是萧山“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传统长期积累的精神产物,赋予了历代萧山人民跑码头、闯市场、走四方的天性,也铸造了弄潮儿的天性。

  从当年的“围垦精神”,到“历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抢上头班车、抢抓潮头鱼、抢开逆风船、抢进快车道”的“四抢精神”、“敢与强的比、敢同勇的争、敢向高的攀、敢跟快的赛”的“四敢精神”,萧山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把“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本质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涌现出了鲁冠球、陈妙林、李水荣等一批批敢于拼搏的萧山创业典型人物,而鲁冠球更是将万向集团打造为全球知名企业,万向工厂从萧山开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③“有千里通波、百舸争流的京杭大运河”

  释义:惠泽古今的大运河绵延了萧山20公里“云和月”

  惠泽古今的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浙东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一段,还有一个别名——萧绍运河。这条开掘于晋代的人工运河,穿越萧山大地,一晃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萧山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沿浙东运河到曹娥江,然后南折入剡溪,经天姥山抵天台山,这条“萧绍运河”即浙东运河也成了流淌着悠悠诗意的梦幻水路。它从杭州城南弯曲绵延的长河,自滨江西兴进入萧山境内后,在绿树的掩映下,由西向东穿过了萧山的老城区,随后在长山脚下拐了个弯,又向东流入了绍兴,直至宁波。浙东运河流经萧山境内长达20公里左右。萧山市民亲切地称其为“城河”,城河上的永兴桥、市心桥、仓桥、梦笔桥、惠济桥、东旸桥、回澜桥等,也多有几百年的历史。运河旁的古纤道,也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

  ④“南宋官窑里美轮美奂的瓷器”

  释义:精美绝伦的工艺臻品见证杭州当年繁荣

  南宋官窑是我国宋代“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之一,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南宋官窑建在杭州凤凰山和乌龟山,是南宋朝廷为宫廷用瓷而由官家建造的瓷窑,它以“粉青如玉的釉色、紫口铁足的胎色、冰裂银丝的纹片、薄胎厚釉的工艺”这四大特色著称于世,曾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

  据了解,南宋官窑制作极其困难,每件作品须经七十二道工序方能完成, 相当复杂,且合格率仅为百分之一左右,当今流传在世的南宋官窑仅存百余件。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800年前宫廷专用瓷的文化内涵,杭州萧山南宋官窑艺术馆于2005年在萧山宋代名瓷研究所新大楼内正式开馆,具有研究所和艺术馆两大功能,设有瓷器生产线和大型展厅,是科研与文化相结合,集历史名瓷文化、名瓷工艺、名瓷艺术和名瓷产业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基地。郦越宁、叶国珍等当代工艺大师的一双妙手,更是将南宋官窑的古老气质呈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的作品也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的掌声。

  ⑤“巍然屹立的一座座大桥”

  ⑥“熙熙攘攘的一个个商业中心”

  释义:数桥飞架钱江两岸 钱塘繁华再现萧山

  大都市圈,追求大融合。“交通一体化”以及出行的改善对城市融合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钱塘江大桥、复兴大桥、西兴大桥、彭埠大桥、下沙大桥、九堡大桥……这一座座让杭州市民耳熟能详的钱江“飞虹”,让萧山与主城区的联系更加紧密,让钱江两岸的市民交往更加便利,也让大都市圈经济方兴未艾。如今,萧山市民前往杭州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同的路线、不同的交通方式、不同的出门时间,除了大桥,还有过江隧道,除了汽车,还有地铁……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着“同城化”的红利。随着新改建的“省门第一路”明年正式使用,整座城市将进一步提速。

  提速,带来了交往的便利,也带来了商业的繁荣。“钱塘自古繁华”,今尤甚昔。主城区有驰名的武林商圈,而萧山也在雄心勃勃地着力打造自己的“商业王国”。《杭州市萧山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15-2025年)》最近出台,萧山将着力构建一大市级商业中心、一大市级商业副中心,五大商业次中心。10年间,萧山商业的面貌将大有改观。其中,萧山未来商贸格局中的“一主”,指的就是钱江世纪城市级商业中心。在新的规划中,这一中心被定位为杭州市跨江发展的商业拓展空间,除承担萧山区的主要商业服务功能之外,更承担着杭州城区的商业服务功能,其辐射范围包括浙江省及长三角南翼城市群。

  ⑧“引领产业发展的特色小镇”

  ⑨“这里落地了众多的改革试点”

  释义:敢为人先 勇于改革 不断创新

  改革开放初期,萧山是“敢喝头口水”的先行者,如今,萧山依旧以敢为人先的作风,不断尝试、不断创新,让这座城市充满活力。

  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试点区、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近年来,萧山以勇立潮头的发展信心,奔竞不息的干事激情,进一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城市洁化、绿化、序化、亮化、美化,提出一项项改革方案,落实了一个个改革试点,取得了一系列丰硕可喜的成果。打造“特色小镇”,也成为不断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的试验田。

  昨日,杭州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一批共32个市级特色小镇名单,萧山的机器人小镇、信息港小镇、金融小镇、空港小镇等4个“小镇”名列其中。无论是促进改革试点落地,还是打造“特色小镇”,萧山都将通过调结构、大招商、扩投资、优平台“多路出击”,打造经济的新蓝海,通过市场改革、政府改革、重点领域改革“三箭齐发”,激活萧山发展的新动力,在新常态下继续走在前、争第一。

  ⑩“我们还有更多的‘最美普通人’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尊老爱幼”

  释义:“萧山好人”“美德力量”传递城市正能量

  萧山,是个从不缺乏正能量的城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就是这个城市温暖所在。这样的好人好事从来层出不穷。

  大巴乘客萧山小伙子王佳宇,在司机突然晕倒的危急刹那挺身而出解救全车人;墙面粉刷女工吴翠翠,在8楼的高空作业架上,临危不惧,紧紧抓住坠楼女工不松手;“眼镜哥”傅照裕,面对劫匪毫无畏惧,当街围堵抓匪不留名。“救火英雄”李立兴、好媳妇好妻子郑娟美、“爱心妈妈”许月珍、“献血状元”冯坚强……每一个闪光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个至真至美至善的感人故事。在萧山这座城市,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迹不胜枚举。

  他们来自萧山基层一线的普通群众、党员干部,长期扎根基层,真正是在用“榜样的力量”,验证着善的力量。他们热血奉献的大爱情怀值得被持久传递,他们的行为,充分展现当代萧山人的精神,同时也彰显了萧山这座城市的社会责任、正气和正义。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 编辑:房臣波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