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是本次“公述民评”大会的主持人雷鸣。首先感谢来参加本次“公述民评”大会的民评代表,同时也感谢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邀请我来主持本次大会。

接下来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参加本次大会的杭州市住保房管局的主要领导:黄寿田、周军福、李六文、冯晶、李天太。

还有,住保房管局各机关处室的处长和各下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欢迎大家的到来。

今年,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将重点围绕住房保障和房屋产权交易两个方面工作接受评议。其中:房屋产权交易团队由市产权中心主任韩君卿、副主任盛夏和市房产档案馆馆长宋建慧三人组成;住房保障团队由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副主任陈慷、政策指导处处长朱宇达、市租赁房投资有限公司田园公租房管理服务中心主管韩令菊3人组成。

本次大会非常荣幸邀请《杭州日报》、《杭州网》、杭州人民广播电台等5家新闻媒体及50名民评代表以及行风效能监督员代表10名、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公开征集群众代表10名、服务对象代表30名。为保障本次大会的公开、公正、透明,本次大会将进行全程网络直播。

现在大会正式开始:

首先,有请杭州市住保房管局领导致辞,大家欢迎。

黄寿田:尊敬的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市住保房管局2016年“公述民评”大会,首先,我代表市住保房管局对各位民评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代表一直以来对我市住保房管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自党的十八报告提出建设 “美丽中国”宏伟目标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样本,作为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美丽杭州”建设的重要内容,让杭州人民“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一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围绕“住有所居”,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因城施策”房地产调控思路,适时启动限购和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建立了全国首个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服务平台,使杭州房地产市场始终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我们坚决推进住房保障工作持续优化升级,全面推出公租房货币化补贴,进一步增加了保障对象的选择权。通过努力,过去十年,我市市区房屋数量增长超过160%,主城区商品房销售量增长超过170%,保障性住房数量增长近60%,人民群众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围绕“住有宜居”,我们先后组织实施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危旧房改善、物业管理改善等民生工程,极大改善了老城区的人居环境。近两年,我们又重点推进阳光征收、危险房屋治理改造和 “三改一拆”旧住宅区改造工作。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完成危险房屋治理改造820幢、面积33.1万平方米,完成旧住宅区改造525.8万平方米,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各位代表,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在持续推进住房问题解决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今天的这个大会,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这里,我真诚的邀请各位,特别是一些长期关注和研究住保房管工作的朋友们,能奉献你们的智慧。我们愿意认真听取各位的意见建议,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吸收和改进。

最后,预祝本届“公述民评”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黄局长。接下来请两个团队分别做述职报告。首先有请房屋产权交易团队做述职报告。

韩君卿:尊敬的各位民评代表:

你们好!我代表杭州市房产交易产权登记管理中心、杭州市房产档案馆向大家汇报房屋产权交易、档案管理利用工作,请予评议。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今年我市的房屋产权登记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相信在座的各位民评代表已有所了解,或者已经有了切身感受。今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门职能调整,二是办事流程改变,三是工作重心转变。除了这三个变化,我们仍然坚持三个不变并进行了深化,一是服务举措不变,二是方便群众不变,三是高效服务不变。三变三不变贯穿了我们今年的整个房屋产权交易和档案管理工作。下面我将分别进行汇报:

一、部门职能调整

今年6月份,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的原房屋登记职责划入市国土资源局;由我局对新建商品房、二手房以及保障性等政策性住房的交易活动进行监管,具体负责房屋交易的受理、审核、生成交易结果等环节工作,并将依法办理的房屋转让、抵押等相关交易信息实时提供给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源局应当依据相关交易信息进行房屋登记。

在档案管理上,我局主要负责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前的各类房屋登记档案,以及实施后的房屋交易档案资料的管理和利用;对我市历史房产档案的保护和编研;提供对个人住房信息的查询服务。

二、办事流程改变

职能调整后,群众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的流程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基本流程是先到房管窗口办理交易确认,再到财税部门申报纳税,最后再到国土的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权证,确立并形成了先交易后登记的管理模式。

为确保办理流程各环节的顺畅运行,我们集中力量,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后交易产权管理的模式,对已有的97类登记业务类别进行逐项梳理;二是进一步加强与财税的数据共享和业务衔接,细化了交易告知单的内容,明确告知单作为纳税申报的依据;三是简化办事程序,无需本人到场,只提供身份证原件即可;四是拓展了立等可取的业务范围,增加部分对公业务实行立等可取;五是调整窗口布局,在平海大厦形成房产交易、纳税与不动产登记的一条龙服务。

三、工作重心转变

市政府文件下发后,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协助,及时将人员、数据、档案电子信息移交给国土部门,为我市在6月1日发出第一本不动产权证奠定了良好基础。

6月1日之后,我们按照“保障房屋交易安全,提升产权管理效率,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的原则,制定了以房屋状态变化为核心的楼盘表管理工作流程,强化房屋转让、抵押、面积管理、房屋交易档案、房屋中介、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房屋交易产权管理的核心作用更加突出。

为确保我市限购政策的贯彻落实,我们严格执行限购细则,加强了对房屋交易购房资格的审核;同时,根据住建部的要求和我市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打造了全国首个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服务平台,将所有中介从业人员纳入服务评价系统。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维护交易秩序,保障交易安全,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规范、安全、放心的交易环境。

职能调整了,流程改变了,重心转变了,依旧维持不变的是我们房管人服务办事群众的初心。6月1日,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之初,我局就公开向社会承诺,办理房产交易原来的所有服务举措维持不变,同时进一步简化流程缩短承诺时间,让办事群众仍然可以享受到我局高效便民的服务。

四、服务举措不变

我局以“五心服务”树立了房产交易管理的服务品牌,在国内同行业中获得了高度认可,同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们一直努力让“五心服务”惠及更多的办事群众。

“舒心立等服务”。对个人业务以及部分对公业务实行立等可取,受理后40分钟即可领取交易结果。截至目前,已有29项共40类业务可以做到立等可取,占总业务量的60%以上,近3年已办理49万余件。

“爱心上门服务”。成立党员服务小分队,专门为老、病、残、孕、军烈属及有集中办理需求的单位提供上门服务。特别是对农居户的安置房交易上门服务全覆盖,得到了安置户的一致好评。最近3年来,我们总计派出300余人次,为41个住宅小区、22家单位开展了共74次大型上门服务,帮助近4000户住户整理资料、核对身份证明、查档服务等,涉及房屋11165套,累计受理业务2万余件,切实做到了服务到医院的病床头,到老人的家门口。

“温心预约服务”。为减少办事群众的等候时间,房产交易大厅和房产档案服务大厅的部分业务均可提前通过网络或者电话预约办理时间。2年来共办理预约业务近3万件,解决了上班族请假办事的烦恼。

“悉心告知服务”。对于不能当场受理的交易申请,工作人员开具《窗口接待事项告知单》,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不能办的原因以及需进一步补充的申请资料清单,并跟踪“不能办”事项进展情况,从而避免群众多跑冤枉路的麻烦。

“贴心引导服务”。配备专门引导力量,特别是对行动不便、年老体弱、孕妇病人提供一对一全程引导,实行优先取号,代为复印,陪同办理等。2015年到现在,已有600余住户体验了我们的全程引导服务,好评率100%。

五、方便群众不变

作为服务单位,我局始终不忘初心,时刻将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宁可辛苦我们自己,也要方便办事群众。

延长服务时间推行“全年无休服务”、“午间延、错时服务”。为解决上班族工作日不方便前来办理的问题,我局房产交易大厅实行“全年无休服务”,房产档案服务大厅实行“午间延、错时服务”。房产交易大厅工作日的中午休息时间、所有的双休节假日、甚至春节期间都安排工作人员在大厅值班,正常为群众办理业务。在正常工作时间,如果临近下班还有群众在等待,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办理完所有业务才能下班,不能让群众跑第二趟。

增加办理地点推行“多点办理服务”。除平海大厦房产交易大厅外,我们先后在城东、城西、城北设立了分中心,还将三个开发区的房产办理也纳入到杭州市区的统一平台,实现了个人房产业务7个服务点互通办理;房产查档萧山、余杭、大江东、三个开发区、主城区7个服务点互通查询,从而实现了房产交易、档案查询服务的全覆盖。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就近办理房产业务,也为缓解交通压力、倡导节能减排起到了促进作用。

急事急办推行“绿色通道服务”。为解决部分群众急事急办的特殊需求,房产交易大厅和房产档案服务大厅均提供“绿色通道”服务。老、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或者其他紧急情况,只要向窗口提出需求并提供一定证明,均可通过“绿色通道”加快办理。今年以来,共约100余办事群众通过“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办结了申请事项。

六、高效服务不变

一是持续压缩办理时间。除了40类业务的立等可取,对于非立等业务,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充分挖掘数据潜力,不断压缩办理时间,把最长11个工作日缩短到了最长7个工作日,平均办理时间减少了一半以上,工作效率翻倍提高。

二是推出查档自助服务。我局开发了自助式查档一体机,由办事群众通过刷二代身份证,查档机自动检测人脸并拍照,实现实时查询本人住房信息,并打印查询结果,供住户自助式完成查档利用。自助查询机大大减少了办事群众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窗口的办事效率。目前已累计对外出具查询记录72.7万余份,日均查询量占服务大厅查档总业务量的70%,群众办理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1分钟左右。

三是积极应对交易、查档高峰。今年春节之后,商品房和二手房月成交量都不断突破新高。9月份主城区商品房签约8682套,是去年同期的2倍;二手房签约9332套,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大量的房产交易需求集中涌进房产交易大厅,全体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全员发动,对外承诺不限号、不延长办结时间,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集中消化掉了上万套房产交易确认业务,以最快的速度办理好群众的房产交易申请。自9月19日我市实施住房限购后,房产档案服务大厅查档业务量激增,除个人日常查档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经纪服务机构的限购查档迎来新的高峰。截至11月,我局已受理限购查档并完成审核13000件,高峰时期日均受理达760件。

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房屋产权交易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成效,我局产权管理中心和房产档案馆也多次被上级单位表彰,获得全国房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4-2015年,我们共受理各类房产登记56.7万余件,发放房屋权证66万本。今年1-5月底,共受理各类房产登记 17.4万件,发放房屋权证19.3万本。6月1日不动产统一登记后,截止到10月31日,共办理各类房产转移7.4万件,其中商品房转移3.3万件,存量房转移4.1万件;办理房产抵押8.5万件,购房入户3379件,楼盘表确认410个项目。

2014年至今,房产档案馆已累计对外接待38.7万人次,出具各类查询记录123.5万份、电子档案28.1万页,核查166万人次,而高峰期日均查档人数高达2000人次。

此外,我局积极开展历史房产档案修复和编研工作,推进档案文化建设。通过修复整理,许多珍贵档案“重现人间”,如乾隆二十五年的土地买卖契约,将我市房产档案历史向前推进至1760年;如挖掘了拱宸桥原洋关历史建筑档案资料,为京杭大运河申遗提供了扎实文史基础;利用胡雪岩故居平面图,为市文保单位修复胡雪岩故居提供了详尽有力的修复资料;如发现民国初年杭州彩色地形图孤本等等。截止目前,已累计修复历史房产档案2.6万卷、相继推出了《杭州房产历史珍档》、《馆藏珍档撷英》等编研成果,有力传承了杭州房产历史文化硕果。

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局党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更离不开办事群众的关心和理解。在此过程中,全体干部职工秉承“以德为本、诚敬为民”的服务理念,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始终以服务和效能为先,始终将办事群众和办事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贯彻落实《廉洁自律准则》,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和“吃、拿、卡、要”,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各位民评代表,维护交易安全,保障交易双方权益,打造一个规范、安全、放心的交易环境是我局在房屋产权交易管理方面的工作目标,更是每一个杭州市民的期盼。接下来,我局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办事群众,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发挥好房管部门在行业管理方面的职能和作用,请各位代表监督和评议。

主持人:有请住房保障团队做述职报告。

陈慷:尊敬的各位民评代表:

下午好!根据局党委关于“公述民评”的要求,由我代表市住保办作履职情况报告。在这之前,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住保办的基本情况。住保办2012年7月在原房改办和原租赁房建管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为副局级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拟订我市住房保障相关政策制度、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保障性住房资格审核、房源管理、分配及配建类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负责全市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等。下面,我从依法行政、服务态度、工作效能、廉洁自律、工作实绩五个方面汇报一下住保办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

一、依法行政方面

(一)深化权力清单和政务网络系统建设,促进权力事项高效规范运行。根据省、市政府推行权力清单工作的部署,我办对单位职责和权力事项进行了认真清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切实减少自由裁量权。经梳理,共计承担行政确认事项4项、其他审批权1项、非行政许可审批1项、行政处罚2项。同时,为进一步固化权力运行流程,我办不断加强政务网络系统建设,完成了SOAR新一代住房保障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了从受理审核分配到后续管理整个流程的信息管理,推行“审批标准化”工作,促进权力事项高效规范运行。目前累计完成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资格审批2.49万户,资格续审0.31万户;完成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审批1.41万户,资格续审2.59万户;完成经济适用住房资格审核8.61万户;完成公有住房出售审批27.82万套、住房补贴审批15.91万人;归集住房资金50.67亿元,审批使用39.01亿元;归集公有住房售后维修基金16.06亿元,拨付基金0.70亿元。

(二)推进住房保障政策和制度完善,确保业务工作有章可循。近年来,根据不断发展的住房保障形势和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办先后代拟了《关于规范杭州市区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和回购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杭政办函〔2013〕3号)、《关于加强公共租赁住房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15〕33号)等系列政策及配套制度,从制度上对市区住房保障工作作了进一步规范,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狠抓住房保障信息公开,促进从政行为规范。重点做好了以下四方面公开:一是政策法规公开公示。凡遇新政策出台,第一时间通过网站发布、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并附政策解答。组建以来共公布政策法规和政策解答17项;二是审批结果公开公示。所有经审核基本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情况都向社会公开,保障家庭选房顺序摇号过程邀请申请家庭代表到场监督,摇号结果在电视、报纸公开,使公众可以充分了解并监督我办的工作进程;三是配租结果公开公示。选房过程公证部门全程参与监督,保障家庭配租结果全部公示,继续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房源管理公开公示。对拟配租房源的信息也提前在网站和报纸上进行公告公示。通过政务信息公开,不断规范全办的工作。

二、服务态度方面

(一)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办事环境,提升服务覆盖面。一是多点布局、增设服务中心。在公租房住户相对集中的地域均设立了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从2012年的1个发展到目前的6个,所有公租房租户均可就近办事;二是深化细化各项服务,目前实现了审批进度可查询、选房信息先告知、租金缴交多渠道、《受理单》可自助打印、特需住户可上门服务等。三是强化职工服务意识,提升软实力。我办先后被评为杭州市“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浙江省“青年文明号”、杭州市“最美建设集体”。

(二)满足群众需求,持续推出20项便民举措,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从2013年到2016年,我办持续推出便民举措,累计已有20项,覆盖受理、审核、配租、入住、租后各个环节。当单身家庭结婚,有了孩子后,就可通过房源调整,从一居室换到二居室居住;当廉租户不再符合廉租房保障条件但符合公租房保障条件时,通过廉租房保障转公租房保障政策,可以原房承租,不需搬家;当在城西工作的住户选了城东的房源后,可通过网上换房平台,申请调换到城西的房源,解决其“职住不平衡”。截止目前,20项便民举措已惠及5000余户住房困难家庭。

(三)重视信访办理,注重分析处理,提高群众满意率。一是设立咨询接待室,抽调中层(骨干)轮流值班,及时认真回复群众来信来访。二是出台各项制度规范信访办理工作,要求“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住保办组建以来累计受理各类信访15821件,年均受理近4000件。三是关注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不断整改完善。比如针对租户反映的承租房源离年迈父母居住地较远不便照顾的问题,我办及时出台政策,将该情况列入可申请房源调整的情形。

三、工作效能方面

(一)全面实现保障性住房日常受理。在廉租房和经济房日常受理基础上,于2012年启动了公租房申请日常受理工作,申请人员在每年受理启动后,可随时提出申请,大大提高了申请家庭享受保障的及时性。

(二)建立健全“四项机制”,确保保障资源公平善用。一是建立经济收入联合协查机制,将保障性住房申请人缴纳社保、公积金、纳税、拥有机动车辆、工商法人登记等情况纳入比对核查范围。通过协查机制,累计剔除3400余户申请家庭,有效防止了保障资源外溢。二是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对保障资格实行定期复审制度,至2016年10月,累计有7700余户家庭因不再符合保障条件或逾期未参加复审而被注销资格。同时,将保障信息与不动产登记信息绑定,未退出保障的家庭限制其办理不动产登记,促使新购住房的保障家庭主动退出、保障资源及时收回。三是建立巡查机制,加大对房源使用情况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四是建立违规查处机制,发现保障家庭违规现象时,按照规定及时取消保障资格;申请人员采取隐瞒事实、提供虚假资料、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申请保障的,5年内不得再申请。我市保障性住房规范化工作还获得了李克强总理的肯定。

(三)积极打造首个公租房服务创业青年示范区,创建“安居+创业”新模式。2015年6月与团市委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我市首个公租房服务创业青年示范区,即蒋村西溪人家“住创1215”项目,并开展一系列活动,设立青年人才驿站,配套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和企业对接等的综合性短租服务,为青年人才创业创新提供“楼上安居、楼下创业”的全方位服务,打造公租房小区新样板。

四、廉洁自律方面

(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打造“阳光工程”。不断加强内部管控,梳理完善了多项制度,为建设保障性住房“阳光工程”奠定基础。一是制定了《杭州市区保障性住房配租管理内部职责分工(试行)》和《配售管理内部职责分工(试行)》等制度,明确配租配售各环节权责;二是开展了建设工程十项内控制度“回头看”,使内控制度成为推进公租房项目建设廉洁、安全的重要抓手;三是出台了《保障性住房配建(移交)项目监管职责分工(试行)》等14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办内部配建项目监管要求,确保公租房配租房源建设质量和装修质量“双过关”。

(二)以纪检监察工作小组为平台,加强监督制约。专门成立了住保办纪检监察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要事项的监督力度,特别是对受理顺序公开摇号、工程项目开评标等的督查,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岗位人员实施谈话提醒教育。小组成立至今已参加开评标监督27次,开展谈话提醒教育28人次。

(三)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专门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岗位设置、审批事项下放、人才住房保障职责增加,先后三次进行了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确定各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逐一制定了针对性防范措施,组织编印了住保办廉政手册,确保预防腐败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五、工作实绩方面

面对不断发展的住房保障形势,住保办全体干部职工围绕局核心价值观,共同努力,切实履行职责,至2016年10月,主城区廉租住房已累计保障住房困难家庭1.3万户,经济适用住房累计惠及8.5万户家庭,公共租赁住房累计保障4万余户家庭。

(一)逐年加大公租房房源推出量,为民办实事工程落到实处。逐步将公租房准入条件中的收入标准放宽至48316元,受理审核量随之大幅增加,2012年全年审核量不足2000件,2016年截止目前,仅4个多月时间已受理审核11184件。在规范做好资格审批工作的同时,逐年加大配租房源推出量,从2013至2015年,累计推出公租房13953套,2016年仅4个月已推出5459套。我办承担的公租房保障等“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均被评为市级考核先进。

(二)全面推行公租房货币补贴保障,公租房保障实现“租补并举”。2015年11月,公租房货币补贴在上城区试点开展,今年,市本级全面实施公租房实物配租与货币补贴并举的保障模式,公租房保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得到提升,也推进了我市住房保障向“保障类型以公租房为主、保障形式以货币补贴为主”转变。

(三)规范推进公租房项目建设验收,自建项目荣获“广厦奖”。一是提前介入,严把日常监督检查关。落实项目事前、事中监管,定期组织对在建公租房项目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2013年6月以来累计组织现场质量巡查320次,智能门禁系统检查390人次;二是一户一验,严把工程竣工验收关。聘请专业工程师进行一房一验,并形成书面验收报告,留台账,留影像,全面保障公租房项目施工质量。累计组织“一户一验”1.6万余套;三是重视维修整改。组建专门维修人员队伍,遇到维修问题及时上门维修。对于一些工程瑕疵,发现一处整改一处,提升保障对象的满意度。通过以上举措,我办自建的田园、蒋村项目先后荣获建筑类最高奖项“广厦奖”。

(四)创新建立“三化”管理体系,公租房管理取得新成效。2013年以来,我办创新思路,不断研究,在保障性住房管理方面逐步建立了“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三位一体的公租房管理服务体系。一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建设覆盖全市的管理信息体系,建立起一套对房、对人、对租赁关系完整的信息监管体系;二是借助智能化手段健全公租房管理体系,对解决租金收缴难、资格退出难等全国性保障性住房管理难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公租房租金收缴率提高至99%以上,目前智能化门禁系统已覆盖市本级所有自建和配建公租房项目;三是借助社会化手段实现公租房的综合管理,通过房管、社区、物业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的管理服务模式,不断提高保障满意度和小区和谐度。公租房日常管理服务体系荣获住房城乡建设部“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公租房智能化管理服务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安居宜居建设服务体系入选“全国民生典范城市案例”。

下面,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住保办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一起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目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理念。下一步,我办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局核心价值观,解放思想、克难攻坚,不断创新完善我市住房保障工作,为加快破解中低收入住房难问题,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报告,请各位代表评议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主持人:刚刚那段视频电视台播的时候我也看到了,我也感觉挺幸福的。接下来由各位民评代表与两个评议团队进行互动。民评代表对接受评议的两个团队发表各自意见,两个团队对民评代表所提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民评代表所提问题超出两个团队职能范围的,由参加会议的相关职能处室(单位)负责人进行现场解答。

民评代表:今天很高兴参加了2016年的“公述民评”,我每年都过来,每年听了以后每年都感到有惊喜,一年是一个样,一年一个新台阶。特别是杭州G20开过以后,杭州整体的形象在全国,包括全世界都有了新面目。其实好多工作都是我们基层努力的结果,所以在这里我也谢谢我们房管局各个部门的努力,这是表达一个意见。

再一个这两个单位、这两个部门,述评都比较务实,看到我们基层的同志做事比较踏实,比较认真,比较细致,这是一个非常积极、非常友好的一个表现。但是还有一点不足,就是理性不足,说了这么多,上升到什么理性?有一个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我们说的细处比较多,能不能归纳出一个理性的东西,变成一个指导性的东西。这在两个述评里面还是感到有点不足的。我们不是说就事论事,就工作论工作,我们述评述评,评了以后就是我们自己也有评论,说了,评论以后得到一个什么结果,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我认为我们还应该站得更远一点,更高一点,杭州有的炒作说我们要变成一线城市,但是杭州肯定是要大发展的。这个前提下我们作为一个管吃、住、行,吃有了,住是非常重要的,在住的方面我们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一个职责,在这个职责方面,我们如何配合我们杭州市的大发展,不但着眼于目前的工作,还要着眼于以后的发展。举个例子来说,比如9月份,9月开会前后,杭州的房地产炒得非常的高涨,外国人也来买,不要说中国人来买了,所有卖不出去的房子都有人抢了,这个情况下我们做房产交易的、做保障的,有没有发现问题,在工作当中发现问题立马向领导反应:这个问题不对啊?好多买房的人并不是自己居住,他们是炒作,为了赚钱,而且需要居住的人没有钱买房子,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能够及时的发现了解向领导反映。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提给我们的交易团队的,有没有及时的预测、预警。

民评代表:预测、预案,及时发现问题,这是我们在工作中的。我们是一个信息员、侦察员。

主持人:像您说的要有理论高度,不能光把自己案头工作做好了。

民评代表:我来了房产给你办,今年来了给你加夜班,24小时给你办,是应该表扬。

主持人:这是第一个问题,不展开。

民评代表:第二个关于住房保障,刚才讲了公租房的问题,我很赞同,包括廉租房,现在有好多不是杭州市民,但是常住杭州人口占到杭州市的1/3,这1/3是不是能够列入保障住房工作的视线,长远来说可以解决我们的老龄化问题,杭州的老龄化,好多年轻人过来了,老龄化的年龄就下降了,还有吸引创造力,年轻人有创造力、活力,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是不是能够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使这些人不能住上小区房子的可以住上公寓式的房子。第二个问题对私租房我们能不能把它管起来,建议税务、工商、公安联合起来,对它的税收、房价包括安全可以解决我们不能管的问题。

主持人:两个问题,他说有理论高度自己也是这么做的,提问也是先有一个高度然后再分析每个团队体现的问题。第一方面不多说,希望今后做述职报告的时候不仅有数字和工作也要有总结和提炼,这样我们的民评代表也知道你们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还有些什么样的思考。当然今天还是要对具体问题做出答复:一个交易团队回答一下在今年确实杭州市出现了几次比较大的房产的交易的波动,价格的波动,这个情况我们交易团队是否及时发现做出预判、预警,有没有向相关的部门及时提交?

韩君卿:谢谢卢老师。整个交易情况,因为今年整个交易情况是3月份开始交易量增加、提高的很快。我们局是对整个的房产的交易情况是有监测的,每个月在监测,我们有一个专门的监测团队,就对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的分析,每月形成定期的分析报告,在特殊期间是每周做分析报告,提供给相关职能部门或者市委市政府进行分析处理。

我们根据整个G20峰会期间整个房价的变化情况,在9月份我们及时进行了限购政策的推出,这个限购政策是在全国范围内走在比较前面的,应该说也得到了住建部的认可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该说整个的房产的监控,我们是在实时的跟进的。

主持人:这块只能根据数据变化做预判,不可能说提前,我觉得有可能会就采取政策,这是没法做到的。第二个住房保障团队,在我们满足杭州本地的常驻人口的住房问题上,是否会关注到非常住人口。

陈慷:首先感谢卢老师的意见建议。针对卢老师提的问题,首先我想做个解释:

一个我们在2011年出台了《公租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里面已经考虑了杭州户籍以外的人士,这一块当时针对公租房是三类群体:第一类城市户口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第二类大学毕业生;第三类我们创业人员。当然这里就是说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大学毕业生要求本科以上,创业人员就是要求是具有中级职称或者高级的职业资格,这个就是对当时我们市本级保障的这块做出了一个要求。第二块《办法》也对外来务工的这一块,没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者中级职称的这一块要求建设区级公租房,包括建设“两项公寓”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从这个《办法》实施以来,现在市本级一共保障了2万多户的公租房家庭,其中按照我们事后进行核查,其中一半都是不具备杭州户口的,也就是外来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者中级职称的居住了我们的公租房,这是一个,市本级的。

第二个区级的公租房里面截止现在也已经保障了一万多户,所以这个材料里面刚才前面讲到是市区审核了2.49万户,最后的效果里面是4万户,中间的一万多户的差额就是区级两项公寓的区级公租房保障的家庭。

第三个针对公租房保障的市本级房源里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们也针对环卫、公交这两个特殊的群体开辟了专项的公租房,专项提供给他们,保障公交系统、环卫系统为我们杭州服务的这些住房困难家庭。

主持人:基本情况是这样的,但是我想可能将来会有更多包含全面的内容,另一方面效果怎么样也要做一些思考。我们其它代表抓紧时间提问。

民评代表:谢谢主持人。刚才听了两个团队的述职报告,感觉市住保局今年的工作体现了三个特点:一个是服务更加人性化,政策更加透明化,管理也更加体系化。这里想提一个问题,针对今年房地产市场很活跃,交易量比较大,最近在社会上也有流传,办理房产过户的时间比较长,甚至有限号办理的现象,这里想请教一下房屋产权交易团队,能否解释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主持人:交易时间延长了,什么原因。

盛夏:谢谢这位代表的提问,下面我代表团队回答一下。

其实不光我们代表可能听到这方面的反应,作为我们主要的职能部门,这段时间也听到了不少来自各方面的反应,那么我们也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并且出台了一些措施。我们分析了一下这个情况,我们认为一个客观原因是的确今年的交易量非常大,根据相关数字,今年一手房和二手房的月平均成交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两千套左右,一手和二手加起来一个月就比去年的同期要多4000套左右的量,这是一个客观的交易量增长的一个情况。另外的话据我们了解现在就是拿二手房来讲,一套二手房成交从买卖双方在中介公司签约开始到完成整个过户手续拿到权证为止中间差不多涉及6个部门,涉及到15、16个环节,是这么一个冗长的过程。作为消费者体验到的就是一头一尾的两个过程,我签约完了,后面的很多手续都是交给中介公司代理,最后我的要求就是买方拿到房子,卖方拿到钱,买方拿到权证,要这个结果。这个过程中涉及这么多环节部门,他对中间情况不是那么了解的,我们也发现这个问题,整个过程中透明性不够,所以我们也做了几方面的工作:

一个增加整个交易过户环节的宣传,自我宣传,增加交易环节的透明度。我们也通过我们住保房管局包括房产交易中心官方的自媒体平台做了一些宣传,就是让老百姓了解到职能部门办理这些业务的时候真正的承诺的时间是多少。我们刚才述职报告当中说到60%以上的业务是立等可取的,包括大家接触最多的二手房的买卖,通过中介也好,自行成交的也好,作为房管局办理交易确认手续都是立等可取的。但是很多住户不知道,这也是我们前期的宣传不够,所以我们这段时间在这方面加大了宣传。

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办理完业务的没有及时领取,上一周我们的最新统计我们发现有将近2000多的交易已经完成了,但是中介公司没有来领,我们也及时通过我们的媒体平台进行了推送、告知,请中介公司及时的来领取,上一个周末也进行了加班,给中介公司专门开设了专窗,让他们及时领取交易告知单,把流程走下去。

主持人:效果怎么样?

盛夏:基本上领走了,经过通知以后基本领走了。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是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在最近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打起了突击战,一方面是通知所有的中介,希望他们把能够及时办理的业务及时送进来,另外组织中心人员加班加点办理这些业务。在这里的话,我也借今天的机会再次向我们的各位代表重申:我们办理房产交易业务,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从来都没有所谓的刚才讲的限号的事情,也没有延长办理时间。那么也希望借各位代表的金口,如果说你们被问到这一类的问题的时候希望你们也帮我们做做这方面的宣传。

主持人:绝对不会限号。

盛夏:从来没有过,我们所有的业务只要住户申请的,当天的业务肯定当天受理,在承诺时间内保证完结。

民评代表:这个限号问题,其实是限购出来之后那天,由于中介和房管局回答不一样,所以这个限号可能是个误解,既然这样我拿一下话筒我发一下言,我把问题提出一下。

我说老实话,我是最早跟保障团队打交道的,也就是我对陈主任,他看到我应该有一点知道,对于那些贫困的人员我也是敢到市政府叫的,但是我对保障团队是满意的,对交易团队不了解。特别是看到中央台播的时候,我情不自禁拍了一下手,这说明我们杭州的工作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了,因为后续的管理也就是我们住房保障局最难的,我了解比较多,我有时候也会反应一些问题。确实所谓的后续管理,不管是公租房也好,廉租房也好,后续的管理确实是很难,这是我们要探讨一个思路,所以我现在提出的问题是:收入提高了怎么解决公租房退出的问题。这个根据是这样的,既然经济房可以转为商品房,公租房不管刚才说的外来的民工也好,大学生也好,他们的收入无非暂时困难,如果达到条件应该也可以入市。廉租房也有这个问题,我们也在改进,其实贫困这个问题是相对的,现在他们确实工作量很大,有些人其实如果他真的把房子卖给他了,就不会出现那种现象了,这样便于盘活资金,让更多的老百姓受惠。

陈慷:这个问题请我们政策指导处朱宇达处长回答。

朱宇达:首先非常感谢这位代表的提问。

公租房的退出难问题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杭州也不例外。我们在平时梳理过程中,涉及到退出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经济收入的改变;

一个是住房条件的改变。

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区别对待,除了采用政策办法规定的措施,还采取了其它几个有效的措施:

第一个大家也看到了,就是我们的全国首创的智能卡门禁系统,这个门禁系统刚才电视播放的时候也已经介绍了,我们是把在单元门、电梯、入户门使用的智能卡的有关信息与住户的租赁的期限、租金的缴交情况进行绑定,以此解决退出难问题,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是建立产权登记信息的关联机制,主要是加强对住户其他房产情况动态的监管,确保他在购买、继承、受赠房产之前就退出我们的公租房保障资格;

第三个通过司法诉讼来树立典型。其中也有一些针对一些长期违反我们管理办法,违反租赁合同约定的一些典型的租户,我们通过司法途径提起诉讼解决,并且我们及时将处理结果在媒体上以及公租房小区进行通告,以达到严肃我们住房保障管理制度的目的;

第四个通过一些政策途径来尝试解决。我们之前出台了两个政策,一个是廉租房保障就地转公租房保障,还有一个公租房保障就地转廉租房保障,我们对于廉租房租户收入条件改变,但是他收入又不足以到市场上购买住房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他就地的申请转成公租房保障,同样公租房保障符合条件的话,也可以就地转成廉租房保障。

这里就是目前我们采取的措施。

主持人:这位民评代表提出的建议是现在应该还没有执行的,就是把公租房和商品房也串起来,打通一个大循环,这方面的话从政策来讲有没有什么难度,如果说有难度关键点卡在哪?原因是什么?如果可以办是否有这样的可能性?他的意思说如果收入条件已经完全符合自己买了,我不走,我就买在这儿了,把这个房子买下来变成商品房。现在因为有些老的公租房小区管理难度大,大家逐步条件改善了,慢慢老的公租房小区变成商品房,将来会更好管理。

朱宇达: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政策,从政策层面来讲公租房整体来讲是只租不售的。刚刚这位代表提的建议有一定的启发性,但是我们之前也研究过这个政策,我们考虑到这个政策目前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现在公租房小区是整体性的,整个一栋楼或者一层全是公租房,中间有租户插花式购买的话,日常的管理、维修等等都会涉及到相应的问题,这对于我们的日常管理会产生比较大的难度,所以目前暂时没有出台这样的政策。

主持人:这个我们代表也知道,管理是有难度,但是长期来看能够打通大循环,不失为一种思路,您说的难度在政策上并没有完全限制死,是这样的意思吗?

陈慷:目前从国家层面、省的层面,对公租房若干年以后卖给租户还没有开放。

主持人:您的问题只能是一个启发性的思路,政策上还没有打开口子。

陈慷:第二个刚才讲到的管理确实有难度,因为在香港当时实行了十年以后就把部分公屋,原来租了以后可以买,但是实行十年以后2007年就暂停了,因为各种因素,管理上的,包括租户之间的,就是有各方面的矛盾,他们停了以后到现在还是没有重新启动公屋的买入政策,所以这个可能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研究,但是实施起来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

民评代表:大家好!我是新毕业的大学生,我是一个公租房的租户,刚刚对于咱们看的视频里的徐师傅说的,我也切身的有感受,真的是很幸福的,环境优美,然后整个小区管理也非常秩序,非常安全。但是我看到“公述民评”报告里面,有一个问题想提一下:现在公租房交付好像越来越大了,这个量,然后房屋维修工作肯定是越来越多,维修的量也是增加上去了,为了确保公租房租户的基本生活的保障不受影响,请问咱们保障团队你们有什么方法来保障我们的房屋维修,维修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的得到解决和处理。谢谢!

主持人:这是住户关心的。住在里面很担心这个问题,有保障吗?

陈慷:首先感谢这位租户提的问题。我们很多项目在交付的初期,这些小区的房屋维修的问题,主要都是通过总包单位,就是建设单位来进行维修,因为初期一般来说都在项目建设单位的质保范围以内。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项目交付之前就要求总包单位在公租房小区要安排工人驻点,这是一个。并且与小区的物业公司要通力合作,遇到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我们的维修点上的维修人员,确保维修人员的及时上门服务。那么遇到维修人员不足或者不及时的情况,我们会要求总包单位更换、增加维修人员,如果总包单位不配合的,那么我们会对外聘请另外的应急维修队伍,当然我们自己也有一支应急维修队伍,来应急的对小区住户提出的维修问题进行维修,保障用户的维修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及时的处理。

主持人:日常有日常的规矩,突发有突发应急的措施。好的。其它代表?

民评代表:大家好,我看了这两个评述报告,其实现在的团队都是围绕为老百姓服务,宗旨就是把老百姓服务好,我有一个亲身体会:今年我们在半山桃园这里有近800户农居,有三千多套房子产权要集中办理,集中办理因为第一半山离这里比较远,第二农居办安置房的产权比较复杂,老百姓不清楚怎么办,找资料怕多跑,当时找了产权登记中心,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立即在人员紧张情况下,到家门口上门服务,跟我们一起集中办公,一直到6月份不动产登记之后,产权中心又帮我们主动联系国土局和区国土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我在这里表示感谢,因为周期比较长,从4月份办到年底,我们下个礼拜又开始集中办理,现在得到那边农居三千多人,800多户农户的一致好评,他们就认为到门口方便很多,少跑冤枉路,因为所有产权人到场比较麻烦,老年人多,所以服务团队的感觉,我说一下我的亲身体会。

第二个我也想就是借这个机会想提个问题,现在老百姓证一大半办掉了,你们这里可以权威的解释一下,因为现在老百姓关心的三证变两证,变不动产证,一个证以后因为农户以后肯定有过户、继承的事情很复杂,他们就关心变了以后过户跟以前的过户有什么变化?过户费用有什么变化,他们切身利益的关系,还有过户的条件限制有没有变化?就这块方面能不能请帮我们解释一下,我回去可以跟当地老百姓解释一下,这是比较关心的事情。

主持人:除了合成一本证以外还有别的什么具体的变化,今后交易过程中有变化的这一块?

韩君卿:谢谢这位代表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刚才我在述职报告上面也说了,今年6月份是一个节点,6月份职责分开了,之前02年开始实行房屋交易和登记一体化的管理,交易完成直接登记,6月1号因为职责分开,整个流程发生相应的调整。现在房屋转让的工作流程是这样:首先是到我们房管窗口办理房产交易确认手续,房产交易确认手续办好以后我们会将交易信息实时传递给财税部门和不动产登记部门,办事群众可以在我们这办完手续以后再到农税部门交税,然后到不动产部门登记,这是常规简单的流程。职能调整以后,我们局办理的是交易确认业务,出具的是房屋交易和产权状况告知单,凭告知单交税,最后办理不动产的登记手续。刚才提到的就是收费上面有什么变化,条件上有什么变化,所有的条件、资料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今年收费,交易收费进行了调整。原来住宅的交易手续费,存量房6块(每平方米),现在调整到4块(每平方米),降低了,应该说是费用还往下调了,其它的程序也好、资料也好,基本上没变,唯一变的就是有些本人来不了的情况,可以凭身份证件原件直接到我们这来办。

对于农居房还是一直采用上门的举措,农居相对来说安置时间比较集中,数量比较大,而且比较偏远,所以我们继续秉持我们原来的服务理念,全部实行上门服务。同时我们也会进一步提高我们服务的举措,秉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理念,让交易更服务便捷。

民评代表:大家好,刚才两个团队公述充分体现了住保房管局的工作,工作做得很扎实,卓有成效。我想提一个问题:刚才住保办讲到保障形式以货币补贴为主,这个我们搞试点,我们是这么操作的,如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那些不应该拿补贴的人如果拿了补贴怎么办,以前像经济适用房的开着宝马、养着宠物。

主持人:以前房子在哪儿看得到,现在换成货币更看不到了。

民评代表:拿了货币补贴,怎么让市民群众信服,我们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主持人:要做到这点是要做出实实在在的承诺,以前确实有那种现象,因为退出机制不够健全。

陈慷:感谢这位代表提的建议,首先一个就是我们杭州是在去年上城区实行了一个试点,今年实际上已经在所有的主城区都已经同步开始实物配租跟货币补贴的受理,这是一个。

第二个货币补贴,公租房的货币补贴这个准入条件跟我们公租房实物配租的准入条件是完全一致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个上一年度家庭人均的收入要低于48316元,这个是上一年度我们杭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二个杭州主城区要无房;

第三个如果是城镇户口的要五年以上,如果不是城镇户口的话要在杭州连续缴纳公积金或者社保是半年以上,这是第三个基本条件。不具备杭州户口的,大学毕业生或者创业人员另外还要核查他父母在杭州是否有住房,是否超过人均50.5方的资助能力,父母人均拥有住房平均超过50.5方的也要进行核查,排除在公租房享受范围之内。

这是准入条件。

监督方法:

第一个我们审批公租房货币补贴的时候跟公租房配租一样,都是对申请人家庭的缴纳社保、公积金以及他的车辆、工商登记情况进行全面的核查。这个以前通过部门之间的核查,从今年开始我们通过政务平台进行数据的整合,这样核查的数据就更加及时有效,更加提高准确率,所有的数据都及时反馈到我们这里,确保收入核查的准确性,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对公租房的货币补贴,我们是跟公租房实物配租的复审实行不同的时间的年审,实物配租是三年一次,我们是一年一次,缩短年审的时间,因为他收入变化造成不符合公租房货币补贴条件以后,我们能够及时的发现,取消资格,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对领取公租房货币补贴以后,这个租住的租赁房屋都必须要在各区级办理房屋租赁备案,确保补贴是用于租房,同时我们也是把货币补贴的钱直接打入到房东的帐户,不打入申请人家庭的帐户,这是我们实行的第三个。

目前是这几项操作,一个确保符合条件,第二个不符合条件及时发现,第三个用于房屋的租赁。

主持人:如果有没有按照要求,结果有人混进来的情况,还没有回答另外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我们不可能要求,很多资料涉及个人隐私,全部公开不现实,只能让你们把关,把关出现问题如何问责,或者怎么保证你们绝对不会犯错误?

陈慷:一个就是我们整个申请以后要在区里(或用人单位)进行公示;第二市级层面进行资格公示,这两次公示确保外部的监督。第二个方面,我们内部除了经办人员审批,定期专门有行政执法领导小组对审核的卷宗进行抽查审核,一个季度抽查一次,如果发现有不符合条件的:一个及时取消保障资格;第二个对因为审核当中出现差错也好,或者另外原因也好造成不符合条件的进入了保障,我们对这个涉及到工作人员也好,单位的中层干部也好,包括领导干部都要做出相应的处理,当然也要根据不同的权限,我们班子成员由局里面对我们做相对的处理。

主持人:这是核心,也提醒台上的团队,我们代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不用把有一些跟这个无关的重复一遍,核心问题,针对最关键的点答复到位,我们抓紧时间,有更多问题可以提出。

民评代表:我想问一个问题,问问题之前还是感谢一下房屋产权交易团队,尤其是房产档案馆。我们是基层做房屋征收工作的,2013年开始江干区前前后后有20个房屋征收地块,尤其新塘等量比较大,在认定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认定的准确性,我们往往都是到房产档案馆调档,有时候一个区块一调就是几十次,房产档案馆还是比较耐心、细致、周到的服务,在这里借这个机会感谢一下。同时希望房产档案馆在接下来房屋征收工作中继续一如既往支持我们江干区的房屋调档工作,非常感谢。

今天的问题也是跟房屋查档有关的,我们长期跟老百姓打交道,有些老百姓年纪也比较大了,或者说有些区块,像九堡和主城区相对来说比较远,我问一下现在有些公立机构,比如说医院或者说社保,有些已经开通了自助办理平台或者网络预约的惠民平台,房产档案馆有相应的安排或者接下来有什么措施?

宋建慧:感谢这位民评代表对我们房产档案馆工作的肯定。您提的问题也是涉及到怎么方便快捷的查档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这几年也是一直在探索,其实住户对我们查档的服务需求的量也是越来越大,述职报告也有体现,两个方面:第一个采取统一平台,多点查询,除了我们的服务大厅,在三个开发区,萧山、余杭、大江东都可以实现互查,跑一个地方就都可以查到结果,这是第一个措施;第二我们推出了自助查询,住户凭二代身份证刷一下,基本上一分钟就能够快速、便捷的得到查询结果。

主持人:我不认识各位,但是每年一次的“公述民评”大会,大家表扬的话少说一点,机会也挺难得的,因为有些相关单位想肯定一下我们坐在台上的两个团队的工作,其实他们自己介绍当中已经说到了,尽量把问题能够提出来。

民评代表:我想接着前面的问题问一下,公租房的准入条件我听起来是比较公平的,而且在央视作为模板,但是对于入住的人来说更关心的是入住后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保障家庭日常生活起居,所以我的问题是:贵单位如何加强对公租房的租后管理的?细致一点,不要泛泛而谈。

主持人:我们希望听到的是更多的解决具体措施。

韩令菊:关于公租房的租后管理,整体来讲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针对近几年公租房,尤其规模和体量变大之后,我们也在租后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一些具体做法主要包括:

第一个是就近设置服务窗口,提供便民服务。因为相对来说自从2013年以来,尤其像田园这么大的公租房体量,为了方便居民就近办理手续,比如交租金、签合同,以及相关居民的反应,为更方便,我们成立了服务中心。后来又有一些相对的区块也是逐步的有公租房推出,这样截止2016年6月份为止,我们已经成立了6个服务中心,全是为了方便居民办手续和解决一些居民的日常矛盾调节方面成立的,这是我们的一个就近的服务中心,将服务群众落实在实处。

另外租后管理,相对传统来讲公租房管理比较难,收租金、维修等等矛盾存在,但是自2013年也是重新以智能化为依托,以科技手段进行推广,视频有提到,租户也有采访到。智能化管理手段便利是双向的:第一对租户而言,包括对租金提醒这些,他们肯定体会得到的;作为管理部门我们也体会到便利性,比方对于全国性的管理难题,退出难、缴租难,我们也有一些保障。

另外田园项目也有很多全国各地的省市来参观,他们参观的回馈也是比较好的,他们愿意效仿,推广。

园区的管理我们也是进行了尝试性的做法:共建共管机制。因为公租房推出之后不只我们房管一家“打天下”,比方社区、物业,社区为居民服务的,物业为园区的现场管理和硬件做服务的。在日常工作中,会有一些问题,比如属于你方我方他方的,我们为了更快的将问题解决,我们房管牵头成立了一个共建共管机制,它是以这样一个载体让日常服务更加具像化。我们是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房管牵头了解一下各方目前最重要的工作。除了房管之外的部门针对他们日常工作的重点难点也可以牵头召开会议,大家一起通过会议的形式,在做好各自工作的基础上通力协作,共同解决租客的实际问题。

另外我们房管部门也是自加压力,在园区现场管理方面也有一个考核机制,园区我们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选聘物业,为了更好的让居民体会到园区的管理服务的亮点,我们平常也是自己成立一个检查小组,不定期对园区的绿化这些进行检查。物业公司的管理水平,我们是通过考核的形式,对物业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居民更好的能够在保障房体会到更好的服务。

主持人:这里我想到一个问题,一般商业小区是小区自治,而在公租房小区其实实行的是政府来管理,政府管理怎么调动居民自己来参与各项事物的积极性,从刚才的措施当中没有听到,因为发生问题的也都是我们一户一户的居民,解决问题全部推给政府部门来做,你刚刚说联席会议等等措施,我没有看到具体的数据,也没有看到问题怎么解决的,但是会经常接触到这些问题。怎么调动大家找问题、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呢?

韩令菊:我刚才讲的是作为房管部门,作为我们为出发点做的一些管理机制。

民评代表:刚才很多提问题的同志没有到公租房社区去,去了以后你们就会真正了解了,我们社区刚刚被评为全国示范小区之一,我是抱着感恩和感谢的心理来的。有可能你们有说,你们到我们公租房小区去看看。

主持人:我们也进社区去过,也跟居民聊过。

民评代表:G20大家知道开的很成功,但是有一点不要忘记,我们住保房管局,我们现在数字上面说只有2.49万户,总共4万户,但是实际解决了这个4万户牵涉到十几万人的安心,所以这点我觉得G20成功有我们住保房管局的一份功劳。

还有一个关于外地人,我们小区里面有50%都是外地人,而且居住的公交车司机单独一幢楼,环卫工人单独一个楼,如果G20没有这些基础的人员,光靠杭州人建设得好的?

主持人:您是从自己居住的角度、感受的角度对他们的工作做了补充。

民评代表:报告是书面的,我是切身体会的。我拿三张照片,这张照片是我在下班的路上,中午最热的天,12点多,物业和住保房管局的同志为我们社区解决问题。原来是经常电动车被偷,现在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就是为民办事,我们幸福了才感到安居,希望你们到我们社区看看。

主持人:今天不仅你自己,现场很多民评代表都和这项工作有关的。

民评代表:当然我们的问题还有,不能说今天全部都是好的,但是有一点我们相信他们会根据他们所讲的,工作会越做越好,我们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的。

主持人:您的问题没有的,但是态度是要表明的。谢谢。

主持人:我主持这么多届“公述民评”大会,直接上来想表达感恩的态度和表扬的心情的还是第一次,但是我们还是要以问题为导向。

民评代表:我想问一下限购的,我是桐庐户口,我老公是外省的,我算本市还是外市。如果说我跟我老公,如果说我们户口都迁到外地,在杭州有房子,在杭州再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是不是一定要把小套卖掉换大的?

主持人:这是限购的政策想咨询一下,好的。

市场处:谢谢民评代表提的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一个就是桐庐按照我们限购属于本市户籍的,夫妻双方有一方是桐庐的,你就是按本市户籍可以购房,不受限购。

如果说你们户口都迁到杭州以外的地方,卖了再买就会受到限购政策影响。现在的限购政策按照最新的要求,如果是外地的,那么在杭州购房要提供两年之内连续一年以上的社保或个税证明,否则无法购房。

主持人:大家在这一年接触当中发现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建议都可以?

民评代表:非常同意主持人刚才的感受,因为我是参加了十几年的“公述民评”,以前不叫这个名称,但是这样类似的会议参加了十几年了,我刚刚在写一条微信,很有感触,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民评代表批评的声音或者意见比较多,那么到这一次听上去基本上都是赞扬和肯定,确实也说明了经过十多年来,我们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在领导带领下面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在这里我觉得我也表示感谢。

这里面我看了这个材料,也听了刚才的报告,我觉得我们的住保局除了服务社会以外,我觉得应该还有服务经济、保障经济的功能在里面。事实上今年我跟我们房产交易团队也有一个工作上的联系,特别是我们中心的盛主任,得到了她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所以我觉得总结里面也应该写进去。

主持人:对经济工作的积极的助力。

民评代表:可能更多的是他们这个报告里面可能更多的是侧重于服务老百姓这一块,我觉得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我今天想通过这个平台想表达一点最近对限购、限贷政策,想谈一点我自己的看法。其实房地产行业我是形容为叫法律政策是贯穿始终,特别是政策,调控政策也好、救市政策也好,从2005年开始就没停过,那么就是老是这样东边撞墙西边走,西边撞墙东边走也不是办法,去年下半年到上半年是去库存,到了下半年又要限购、限贷了,这个应该引起重视的。包括就现在房地产过热的形势来看,它其实也是要一分为二的:土地市场确实是全面过热,但是住房的市场,房产的交易市场其实还是冷热两重天的。我们在制订这些政策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更有一些针对性,比如我们在划定限购限贷的范围的时候是不是也要考虑到既要执行中央或者国务院的精神和文件,但是也不能说什么呢?通过这种一刀切或者甚至有一点自残的方式来执行。那比如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我在主城区,甚至于主城区里面可以划定一定的范围,那么在去库存压力很大的地方就划出之外,这样也可以做到两全其美,我觉得是可以斟酌的。具体的请住保局的领导可以小范围进行沟通,讲起来就比较长了。

主持人:但是至少从交易来讲,这位代表提到一个方面的问题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实际上并不是一热俱热,我们有注意到区域上的不平衡吗?

民评代表:这不是我们今天交易团队的问题。

主持人:量上有没有做过数据分析?

市场处:谢谢金老师的提问。应该说你刚才的一些建议在政策制订中已经充分考虑进去的。我们这次限购是分了两次:一个是9月19号的,当时出台政策就是对本地人是不限购的,对外地人拥有一套以上的做了限购。外地人如果在杭州没有住房的可以购买一套住房。限购区域上当时也是做了区分的,实际上是在主城区、萧山、余杭进行限购,大江东、富阳不限购的。

主持人:再细化,比如抛开城区的划分也是很难做到的。

市场处:我们做这么一个限购也是基于我们数据分析做的限购。杭州1到8月整体来说交易量是增加比较快的,但是从房价来说一直还是比较稳定的,9月以后受到几个因素影响:一个外围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还有G20对杭州的影响力大大提升,导致G20以后杭州房价出现非理性上涨。而且还有一个明显的数据支撑,就是外地人的购房比例大幅上升。

主持人:这块的急速增长显然不是自住。市场处:1到8月份平稳在20%的比例,到了9月份占了40%—50%的比例,基于这么一个情况,我们9月19号出台了限购的政策,做了一定的限购。第二次限购加码是从11月10号开始,限购升级,对本地的自住的、改善的需求仍然没有影响的。

主持人:就是你们判断这一段市场并没有被激发。

市场处:对本地需求还是保护的,主要限制的还是外地需求。外地需求刚才也提到我们进行了限制,就是要提供购房之日起前2年之内连续缴纳一年以上的社保或个税证明,而且明确不得补交。这也是基于第一次限购以来对市场的监测分析,因为从成交量上来说,通过第一次限购,包括限贷政策的出台,成交量回落到正常水平,包括购房信心指数也是回落到正常水平。但是从价格来说,上涨的冲动还是存在。为什么?因为外地的投资客比例,从我们数据监测来说绝对数下来了,比例没有下降,基于这个情况,我们追加了对外地的一个限购,从现在的一个效果来看还是比较明显的。当然我们对杭州整个市场我们也是有信心的,长期来说杭州房地产市场一定会保持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谢谢!

主持人:感谢您的表态,这块后续的东西还需要更全面的研究,至少应对现在的变化和市场形势的分析按照您所分析的在做了,而且很深入的在做了。

民评代表:我的意见要更深入。

主持人:我理解,所以要进一步加强。

民评代表:我想向住保办这提个问题,从2012年到2013年来看房源比较单一,我看大概都是在丁桥、田园一带,随着我们公租房的建设规模的扩大,现在城西的蒋村,包括萍水人家,还有滨江一带,最近在璞悦湾、春江丽城还有三墩的房源,像有些当初没有办法,选择是田园的公租房,因为工作的关系,比如我现在在滨江一带,就是说这边的话有没有相关的政策可以调、换,解决这一方面的一些问题。

主持人:原有存量的公租房的租户,现在随着房源增加想做出调整,这个政策有吗?

朱宇达:感谢您的提问。我回答一下,前面也说了,现在目前为止两万套以上的公租房,我们这两万多套已经涉及到23个项目,杭州东南西北都有,江干区有13个,西湖区8个,滨江区6个,其它下城、拱墅都有,房源多点,以后肯定有换房需求。我们从13年开始已经出台了两个政策:一个是换房的政策,一个是调房的政策。换房是指我们的保障对象,保障家庭你们之间如果达成一致,自愿的达成一致,居室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互换。为了便于工作开展,我们在局网站上开启了一个换房平台,主要是为了便于保障家庭的信息的对称。从2013年实施以来到目前来看,这也是很多保障家庭他们调整自己房源位置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途径。

第二个政策也是2013年实行的调房政策,保障家庭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我们住保房管部门可以提供新的房源供他调换。这个政策近些年一直在完善,今年为止有9种情况可以调换:一种比如说有同一单位有集中的15户以上的职工,需要统一调整房源位置,这种情况下可以。目前像有些国有大型的企业已经在开展这个工作;还有是子女照顾年老父母的需要,这个时候可以调换,这种调换我们也考虑多种类型,比如:父母和子女分别住在小的户型里面,现在需要住到一起,可以调到大户型里面;还有父母调到子女的居住地附近,或者子女调到父母居住地附近,可以提供多种途径。第三考虑部分家庭申请的时候人口是一个或两个,申请居住以后,结婚以后,生育以后,人员增加了,这个时候需要调整,我们也允许;还有60周岁以上、行动不便的、下肢残疾等等的这些类型的保障家庭也可以向我们申请调换房源,可以调到楼层比较低的,便于他们生活居住的房源。这项政策我们一直根据保障家庭的反馈信息,不断的在调整完善,我们也希望代表以后有更多好的建议可以提供给我们,谢谢。

主持人:这块如果是自愿的,自己想调,还是以市场交易为主,大家达成一致最好。确实有困难的,不可能在目标地方刚好找到适合的房源,就需要我们照顾了。之前我们也反应过这个问题,一个听众说生活在这个区域很习惯了,盲人其实是靠这种感觉来感觉周围的,一旦这个住的地方换了要花很长的时间,不像我们很快适应,这个原有政策没有的,马上这边承诺尽快的调整和完善政策,我们也希望大家多提出建议,有困难的我们政策给予保障,如果没有困难的,只是自己想主动做就交给市场互相调剂,大的原则应该是这样。

民评代表:我是开发商的代表,因为我是问的问题是涉及到房产经纪的,因为房产经纪是开发商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所以跟房产经纪合作也比较多。但是在过程中经常碰到他们的人员流动比较大;第二个经常在网上,可能有些经纪人会在网上远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发布,让客户去,对我们影响比较大。包括我个人来说,在座的民评代表在以前或者今后肯定知道二手房交易,所以跟经纪人的关联度也非常高,10月1号看到成立了一个房产经纪服务管理平台,这个平台能不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讲一下主要的内容是什么情况?能不能把所有的经纪人都管理进去?

主持人:房屋交易比较有特点,对于个人来讲一辈子没几回,但是对于经纪人来讲往往具有信息上的优势,怎么管理好他们。

盛夏:谢谢这位代表的提问。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样子的,今年的11月1号我们局推出了一个新的服务平台:杭州市房地产经纪管理服务平台,这个平台的上线我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背景:一个就是说这一轮的市场调控,前期对于很多商品房的市场调控的政策推出了很多,那么对二手房的话没有特别强有力的调控政策出台。实际上我们这个平台上线也是作为整个大的市场调控的举措之一,这是一个背景;第二个就是说从我们掌握的数据来看,杭州市主城区的房屋交易已经从过去的以一手房为主逐步转换到以二手房交易为主的这么一个特点上来。去年全年杭州市主城区的二手房的交易量已经高于了一手房的交易量,这也是一个背景;第三个就是说从杭州市整个中介行业管理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杭州市的中介行业的管理起步是比较早的,我们的二手房的网签政策推出,二手房的资金监管政策都是全国第一的,全国率先推出这两个政策的。那么这两个政策出台比较早,市场管理起步也比较早,但是随着这两年的二手房市场发展的比较快,那么可能就是目前的这些管理的手段、措施跟现状与二手房市场的现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需求量还有一定的差距。基于这几方面的原因,我们局在今年的11月1号推出了二手房的经纪管理的服务平台。这个管理服务平台的推出跟以往的或者说以往的我们对二手房管理监管措施上有些什么不一样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不一样:

一个在覆盖面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原来对经纪行业和经纪人员的管理局限于有备案资质的中介机构和经纪人,但是这个平台上线以后,我们要求整个行业所有的从业人员,所有的经纪机构和门店的信息都必须纳入我们的平台里面来。那么这个的话,截止到最新这一周的数据,已经有560家左右的门店和12000多经纪人的信息进入了我们的平台,并且已经对社会公众进行公示了,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第二我们平台上线以后我们要求现在所有的从业人员必须是要实名从业、挂牌上岗的,这个牌是由杭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统一监制的信息卡,这个卡上有一个二维码,所有消费者可以扫描二维码之后就可以了解到这个经纪人的情况,这个经纪人是哪个公司的,他的从业的经历怎么样,历史上成交多少,客户的评价情况都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到。这也是一个跟以往不同的手段。

主持人:我可以直接当着面扫。

盛夏: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说我们在进行网签的时候,我们要求每一单网签结束以后要把促成你交易的经纪人的姓名和从业编号录进去,这个信息被我们搜集,搜集以后会作为这个经纪人的一个行业从业的经历和历史的数据,同时会实时向社会公布,他在这个行业里面从业的情况怎么样,都会被采集掉。这也是跟以往不同的地方。

另外买卖双方完成交易之后,可以对给你提供服务的经纪机构、门店和人员进行评价,这个是原来没有的。那么因为我们的消费者是最有发言权的,行业服务好不好、经纪人服务好不好,你可以在合同签完以后三个月之内,都可以对给你提供服务的人进行评价,他的评价情况也会被累积,计算机后台会计算。这个结果也会向我们的社会进行公示。

在前面的这些大数据的支持下,包括我们还会跟相关职能部门,工商、金融、财税,甚至是司法、公安部门信息上的一些共享,搜集到的这些数据我们都会进行整合,最终我们会对所有的经纪机构、门店和经纪从业人员进行一个星级评定,就是最终他在这个行业里的口碑好不好都会简单的通过一个五星表示,我们的消费者就可以直观的了解到这个公司、这个门店、这个经纪人的服务情况到底好不好,那么可以很简便的、很直接的做出选择,选择优良的经纪从业人员提供服务。这个就是我们整个一个平台的一个构架和管理上的模式,或者说思路。这个平台的推出实际上把我们局的整个市场管理的一种从对个案的管理转向长效的管理机制。

主持人: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房地产中介,经常看他们蹲在路边打电话,总感觉心里不踏实,买房租房真的靠这些人能放心吗?所以希望推出之后可以有更大的改进。

接下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继续提?

民评代表:我问的问题很简单,我想问公租房是三年一审,如果三年一审,我有两个问题:这个审核程序就三年复核的时候程序会复杂吗?具体审核的内容和当初第一次审核的时候的内容会改吗?还有假如说符合公租房的要求了,那我想问杭州户口的居民可以住多久?外来人员可以住多久?我就这些问题。

韩令菊:感谢这位代表的提问。

根据杭州市本级公共租赁合同的规定,公共租赁住房在合同到期前三个月应该向对应的区住建部门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材料。具体的条件是按照本年度的条件,除了收入条件,其余条件基本和上一次申请没有大的区别。

关于您刚才提到的杭州市困难家庭以及新就业大学生以及创业人员租住年限的区别,目前杭州市户口的申请人在原则上是三年续审,续审只要符合可以继续承租。对于新就业大学生和创业人员,按照目前政策是不能超过两个租赁期限。

主持人:那就是最多六年。

主持人:包括我们服务单位,包括居住体验的,各方面的意见,大家难得聚在一起,把这一年来所有看到、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帮助住房保障工作做得更好,也让我们住有安居,住得更幸福一些。

民评代表:我再补充一下,就一个问题,就是房产70年产权的问题是不是有明确的答复?

韩君卿:因为房产它是没有固定年限,住宅的土地使用权期限是70年的,应该说住宅的话应该相对已经明确的,因为这个涉及到大政策,这个是全国性的大政策,还要看后面出台的相关规定。

主持人:这牵扯到国家大法。

民评代表:大家好,我简短说一下,公租房这块,因为现在经济适用房已经取消掉了,像我们新杭州人,一直住公租房,没有上升的途径自己买房,有没有先租后售,据我所知网上有上海和南京、安徽都有,就是杭州这边还没出台,有可能不是你们两个团队能解决的,但是给相应的上级部门反映下,让我们一直想在杭州待的人有个归属感,没有家的话可能跑到其他城市去,本身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就是最主要把中间有技术、有文化的人留下来,是不是这个道理?

主持人:把所有的资本作为住房固定在这儿,下这个决心有点不现实,有点冲突。我们的保障政策有没有可能让这些人更好的留下来。

陈慷:经济适用房,市委市政府明确暂停申请和暂停建设。第二个刚才讲到公租房实际上是想买进,这个政策就从目前杭州来讲还只能说现在做了研究,但是我们从这几年的受理量包括这几年提供的房源来讲,应该说公租房的房源的保有量到2018年估计还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实际上在一方面做好已经建设的公租房的交付,第二方面就是开始货币补贴。当然这个货币补贴也会逐步提高标准。目前从政策上公租房还是只租不售,现在还没有考虑。我们还是鼓励住有所居,租、住两方面结合。

主持人:至少住公租房比自己租房子好一点,不会被往外赶,不会随便更改政策。政府也有人才房的政策,那个一般面向的是什么样的群体?

陈慷:人才房面向比较高端的人才,杭州出台政策就是两种路径:一种租房补贴,每个人才每月1500元;还有一个购房补贴,分为三档:60万、80万、100万,补贴给你买房,享受的人群基本上都要是博士以上符合条件的人群。

主持人:保障房以保障为核心中心,我们这样的人群如何加强我们的归属感,这其实是一个政策性、开放性的问题。

民评代表:还有一个问题,公租房这块,他们也在说,维修跟维护这块,我是想替他们提一个问题,为什么?假如我是租户的话,新租户在蒋村这边住,当时是新房,牵涉到建造方跟物管跟小区物业这块,三方在这块有些事情是没法说清楚的,你说维修的,本身保修两年,建造方有的时候也在踢皮球,他们这块本身就是给市里面费用增加了。像我们杭州也是互联网城市,有没有像天津或者其它地方一样实施扁平化管理,大家有个微信平台能沟通的。这样透明的话有利你们管理,大家也都是心平气和的,大家到时候能看到你们这边确实付出了,大家都知道。阿里开发了一个钉钉软件,维修前的图片、维修后的图片,这些都可以在上面。

韩令菊:刚才这位代表的问题可以分解为两点回答:一个维修报修的流程;另外一个是提的建议,建议如何更便捷的让物管接受信息,以及更加及时的通过电子化的平台更快的回复,对吗?这样我简单解释一下物业管理过程中他们对于维修的受理及处理的流程。

目前的话我们要求物业公司对于租户的报修进行分类登记:简易的维修当即安排,对一些更加严重涉及时间周期比较长的,要纸质登记,及时跟维修方预约好时间进行安排。这个纸质是必须留存的,这样方便保证你维修的跟进,保证我们管理方面有证可查。

主持人:还比较传统。

韩令菊:年轻人上班和物业工作时间有冲突的,在丁桥及田园地块的南都物业或者绿城的物业操作过程中,他们建立了QQ群,也有微信平台。

主持人:传统的方式必须要保留,更要有现代的高科技的互联网+的方式。

民评代表:有这个平台的话,监管、开发商、物业三方都可以。

韩令菊:刚才您提的建议也非常好,今后无论从信息的搜集、采集跟踪方面,您提的建议我们后续会跟物业以及相关部门沟通,希望能够提高,让租户体会到便利,后续我们可以做,可以考虑。

主持人:我们刚刚视频讲的那一套管理的东西已经全国先进了,但是接下来更多的地方能不能全国先进,甚至比商住小区做得更好一些,跟上互联网发展之路。

民评代表:再一个他们有个业委会什么,我们小区有个租委会,有些东西说不清楚,大家可以有个沟通平台。

韩令菊:您提的两点,一个关于维修报修的,一个如何让租户自治以及更加集中的将意见呈现出来,这些将来我们也可以做一些事情,做一些改变的,谢谢您的建议。

主持人:提炼的蛮快的,感谢这位代表一口气提了一连串的问题。实际需求就是这样的,生活当中也是这样的,发现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也会发现新的问题。

主持人:如果没有进一步提问的话,那么今天时间差不多,已经5点钟了,我们大会进行时间也到了尾声,最后问一下周书记您还有什么指示吗?

周先木:谢谢各位行风监督员和民评代表参加我局的“公述民评”活动,感谢大家这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下一步,我们将在工作中认真吸收采纳,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老百姓。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