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2016年专题>杭州网G20峰会直播报道>历史与现实交融之旅>
龙坞茶镇奏响农村产业化改革“新乐章”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12-02 01:07:37 星期五   

“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西湖龙井,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名起于宋,清后走向鼎盛。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从无名走向盛名,从寻常百姓家的饮品走到了皇宫相府中的珍品,西湖龙井逐步走向了它的辉煌时代。2015年,“龙坞茶镇”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创建的特色产业小镇之一,一处普普通通不起眼的杭州城郊农村,乘西湖龙井之威名,开启了一段曼妙之旅……

龙坞茶镇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破后立

党员干部带头拆违

在2015年的浙江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描绘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工作报告出炉之后,特色小镇便吸引了各方关注,全省各地对打造特色小镇已蓄势待发。当时,龙坞就乘着这样的东风,承载着老百姓热切的期盼起航了。

2015年3月14日,对龙坞的老百姓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在这一天,龙坞茶镇整治建设动员大会在当地学校的操场上召开了,近千名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聆听了整治建设动员,“我们现在要打造龙坞茶镇,我们现在要进行11个村社的农村地区环境综合整治,要把我们的龙坞地区打造成世外桃源,打造成我们西湖的金字招牌,更要成为我们杭州的金字招牌”。

但跨出第一步相当艰难,要把违法建筑都清理干净就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龙坞茶镇范围内有11个行政村和社区,区域面积达24.7平方公里,有3322户茶农,常住人口约1.3万,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辅房、棚舍和围墙,情况十分复杂,大面积的拆违引起了不少议论。有人说,这样的拆违力度闻所未闻,根本不可能做下去。有人说,11个村社同步开展拆违,面铺得太开,应该先搞试点。也有人怀疑,政府拆完了不搞建设怎么办……

“起步很艰难,因为要改变几十年来的观念,要动员老百姓把所有违法建造的房屋、棚舍、围墙都自觉拆除,并且还没有一分钱补偿。”西湖区转塘街道主要负责人回忆起当时的困难仍颇多感慨,“但是,不拆就没有发展空间,就做不了文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半途而废,不仅老百姓的利益受损,而且党委政府的威信也将一落千丈。两天时间过去,所有的书记、主任全部自拆到位;十天时间过去,所有的党员、公职人员全部带头自拆到位;两个月的时间过去,3322户农户全部完成拆违……累积拆除违建4532处,面积24万方,拆除围墙长度约90公里。整治前,那种压抑拥挤的感觉没有了,家家户户的庭院都敞开了,站在村里,满眼能看到山、看到水。干部也有底气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已经完成,未来的建设终于迎来了曙光。

华丽转型

龙坞重建拉开序幕

2015年10月,龙坞茶镇的建设阶段正式拉开了序幕。庞大的工程量、复杂的施工工序,特别是要在老百姓的门前屋后同时开工,给施工过程造成了许多棘手的难题。

“工人们也没遇到过这种施工环境,他们不习惯一边与村民打交道,一边在狭小的空间里进行施工,老百姓与施工单位之间矛盾调停、沟通协调就靠我们这些基层的工作人员。”转塘街道的相关负责人在这段时间里几乎就常驻在指挥部了,每天都有大量的难题亟待协调解决。当时一边要赶进度,一边又要保障无障碍施工,有的村民刚刚答应同意在家门口施工,工人们一进场就反悔了;有多年农村经验的街道老干部,扯着喉咙与老百姓拉家常、讲道理,有些思想工作做上几十遍才能取得理解;有些茶农对土地还保留着最淳朴的理解,对贡献出来造桥修路百般不解,上门去做工作的干部被家犬咬伤,简单处理完继续上门沟通;街道的主要负责人,那段时间里每天要步行三万步、四万步,衣服汗湿了再吹干,吹干了再汗湿,为了抢进度,工作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

这次,参与施工、监理的公司多达16家,最多的一天近2600余名工人同时进行施工,24.7平方公里成了热火朝天的大工地。历经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施工,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简单列举几组数字就可以表明龙坞茶镇浩瀚的工程量:整个龙坞新铺设沥青27万平方米、污水管网102公里、高低压电缆30公里、天然气管道106公里,安装路灯2000余盏,新增绿化34万平方米,光种植樱花树就有1.3万株,另外点缀玉兰、石榴、香泡、桂花等其他树种近1.2万株……这些庞大的数据背后,包含了太多不平凡的意义。

破茧化蝶

打响农村产业革命

路变宽了、水变清了、空间变开阔了、村庄变整洁了、环境变美了……参观者和游客开始络绎不绝,仅今年的国庆长假就吸引游客7.38万人次,比往年同期增加近40%,实现营业收入554.75万元,带动农产品消费301.1万元。

环境的变化吸引了人气和商机,自然而然带来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直接的体现是茶农收入的增加。现在的民居已然成为深藏于天然花园中的景观别墅,求租的艺术家、投资者纷至沓来,整幢民居的出租价格从以前的每年十万上涨到了二十万、三十万以上。不愿出租的茶农,自己也开始与投资者合作,开办起了茶楼、餐厅、精品民宿。仅以外桐坞村为例,村民已经从过去仅仅靠贩卖茶叶到现在合作办艺术工作室、办精品民宿、办咖啡厅、办茶楼,人均收入已经到达了4.7万元,对于一个低收入农村来说,这样的变化有如一场及时雨。

路子越走越宽,但还只是初级变化,因为单打独斗式的发展模式不可能走太远,龙坞茶镇需要的是一场产业革命。在前期的整治建设中,对每个村庄分别进行了打造,而龙坞茶镇作为一个整体,既要有分,更要有合,需要一个核心区来画龙点睛,让各村落对这个核心区形成众星拱月之势。

“我们的理念是花三年时间打造出一个龙坞茶镇的会客厅,在这个会客厅里要把我们最美好的东西集中展示出来。”参与整治建设的相关负责人都对这个计划信心满满,“这个区域要走精品化、国际化路线,要打造成最顶级的茶产业集聚区,这样做的好处是用规模效应来提高茶农对未来龙井茶发展的信心。”

另外,产业方面的打造重点放在龙坞老工业园区,这里将收购数十家企业厂房,收购之后重新设计整修,以“茶产业+”为主要方向,引进相关重点企业入驻,这样的好处是形成具有茶镇特色的、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最终彻底提升整体美誉度,以后说到西湖龙井或者茶产业,龙坞茶镇将会是标杆性的产业布局典范。

来源:合肥在线  作者:记者 王晓峰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