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2016年专题>改变 G20峰会与杭州全景实录>惠 全城 泽润千万家>
之江大桥东最后的老水泥厂 留住工业时代的印记
2016年05月26日 15:02:41 星期四

杭州网讯沿之江大桥开过,远远望去,钱塘江的南岸,一片绿意之中单立着一座老厂。

这是停产了的浙江省之江水泥有限公司的老厂房。拉近点看,破旧的厂房,斑驳的墙面。这个曾经辉煌了的老厂,此时更像一个垂暮老人,静对着夕阳,回忆着年轻时所经历的荣光。

换作在春节前,从之江大桥远远望去,就能看到桥下成片的农居房以及镶嵌其中的小块田地,一片片老厂房,显得有点杂乱无章。

如今,一个个曾经辉煌的传统老厂逐渐消失,独剩这座满是回忆老水泥厂,作为城镇渐进发展的现实缩影,形单影只的立在这拆出来的105万方“处女地”之上。

为什么单单留下水泥厂?浙江省之江水泥厂,是有些“来头”的。

之江水泥厂从起到兴,由兴转衰,三四十年间,是一代人的记忆。鼎盛时期,年产能达到100万吨。

在钱塘江南岸住了大半辈子的吴才钢,就曾在水泥厂工作过作过16年。见证了水泥厂的辉煌与落寞。

1979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开始高速增长。浙江省之江水泥厂应运兴起。

浙江省之江水泥厂的源头是1978年浦沿乡投办的一个乡镇企业。1986年,改名为浙江省之江水泥厂,最多人数1300人,还不包括临时工。

“87年年底,市领导还来浦沿电影院来做动员工作,那时候水泥厂基本上全是浦沿人。04年时产量能到达了100万吨。”吴才钢回忆到。

进退 :水泥厂“让道”城市的建设 厂房作为工业遗存被保留

“水泥是高能耗产品,城市之中水泥厂的落寞也是不可避免的。”

吴才钢说,“近几年,老水泥厂确实对城市有污染,对周边的环境破坏大,况且水泥产品过剩,也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新生人在灰尘中生活了这么久,也该解放了。”

况且水泥厂所处的之江大桥东桥头区域是高新区(滨江)的西大门,也是滨江沿江最后一块整体开发的"处女地",担负着杭州城市新地标的历史使命。征迁已成定局。2015年10月,浙江省水泥厂关停。为城市的建设“让道”。

“拆掉一圈,水泥厂核心区块还有70多亩,储存罐错落有致,很多剧组选址来这边拍电影。现在很难再找到像这样七八十年代的老厂房了。”吴才钢说。

“彻底拆了太可惜!区里和街道决定将水泥厂作为工业遗存被保留起来。

据介绍,将会保留水泥厂建筑群的质朴感官和极具层次的建筑分布形态。作为城镇渐进发展的现实缩影,将用其后工业时代的粗糙印记,向世人展现其野性和粗犷之美。也将会作为智慧新天地的一部分,实现了从工业遗产到创意园区的华丽转身。

已经荒废了的偌大窑炉一片沉寂,窑头的飞灰似乎还留有当年的余温。它的繁盛和落寞,在浦沿人的心目中烙下深刻而骄傲的印记。

借峰会之势 “拆”出来产业发展空间 

之江大桥东桥头环境整治项目涉及智慧新天地范围内的新生、浦联两个社区共约105万平方米的土地。

这次环境整治,就是借峰会之势,改变之前杂乱无章的状况,扮靓杭州主城区的西大门。

据新生社区书记吴才钢介绍,2015年开始对整个智慧新天地做了连片的拆迁,共涉及到500多户农居房和十六家厂房。这里涉及到新生社区的有三个自然村的拆迁,800多亩地。其中曹家里自然村整个176户已经完成了拆迁。

“拆的过程,肯定是难的,房子住了这么久,毕竟是有感情的。但我们在这里拆迁176户,没有一户强拆的。工作就是靠打破鞋底,磨破嘴皮子。”

“拆迁最怕三个字——不公平。也怕比较。现在,家家户户的赔偿标准全都放在明面上,每一个拆迁区块至少有四块公示牌。大家都看得到,做到合理公平,都是最淳朴的老百姓,这工作也就做下来了。”吴才钢说。

据悉,滨江区和浦沿街道大力推动下,按照“打开空地围墙,空地必绿,建绿建景”的原则,苦干实干加巧干,40天内把105万平方米的覆绿工作全部完成。

据智慧新天地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汪栾介绍,滨江区“智慧E谷”建设的五大发展平台之一的智慧新天地也将落户在这里。“未来这里,将通过培育千亿级智慧产业,建设独具滨江风韵的最美沿江景观带,使其成为‘智慧E谷示范区,滨江城市新地标’。”

此次整治促成了该地块的完整有效交地,对滨江乃至杭州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王川 见习记者 颉月娇 通讯员 丁珍洁 编辑:高婷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