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身一跃 救起五条人命
杨全六,临安锦城街道新民村的一位普通村民。2016年1月10晚,53岁杨全六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5个因汽车坠河而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
危急时刻 义无反顾跳河救人
1月10日晚上7时许,杨全六一家三口从锦北街道上东村喝完喜酒开车回家。因为下着雨、雾气很大,能见度不高,杨全六把车子开得特别慢,突然,耳边传来一阵重物落水的声音,再仔细一看,前面一直跟着的一辆轿车不见了。“快点,快点,车子掉下去了”杨师傅的老婆大声叫了起来。杨师傅急忙把车停到路边,向出事地点奔去,发现轿车倒翻在河里,已经有一半淹下去了,只有四个轮子露在外面。危急时刻,杨师傅没有一点迟疑,直接跳进了河里。事后他回忆说:“我也没多想,脑子里就想着快点救人。”
这时,水已经灌进了车里。被救者郑坚淮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不免后怕:“车子翻了身,水很快灌入车中,我们5人头部都浸在水里,我还算清醒的,想打开车门,接连踢了好几脚车门,就是没办法把车门打开,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把车门拉开了。”这个拉开车门的,就是杨全六。
杨师傅跳下水后发现,河水并不是特别深,还没到他胸口,但是车窗破了,车子进水下沉的速度很快,车门很紧,杨师傅奋力拉了好几次,才把后车座的车门拉开,把坐在后座的郑坚淮和他妻子救了出来。
救出郑坚淮后,杨师傅发现,车子的前座还有好几个人,他又马上去开前车门。“前车门比后车门还要重,我拉了半天,后来还是和坐在后面被我拉出来的那个男的一起,才把门打开的,车门一开,一个妇女和她女儿两个人,就被水冲出来了。”说起救人时惊险一幕,杨师傅还是很激动,“那个妇女出来后边哭边说,她老公肯定死了。我一看,她老公倒头趴在副驾驶座椅上,咕咚咕咚在呛水,我赶紧去拉那个男的……”
看到杨全六在救落水者,路上又有两个年轻人也跳了下来,帮杨师傅一起把救起的人拉上路基,这时,接到杨师傅女儿报警的救护车也来到了现场……
直到把受伤的人都送上救护车,浑身湿透的杨师傅及家人才默默地离开现场。
惊险过后,被救者媒体谢恩人
“我希望你们帮我感谢一个人,他真是一个大好人啊。”2月4日,被救者郑坚淮匆匆赶到临安市新闻传媒中心,激动的脸庞微微有些泛红。原来,事发当天,郑坚淮与妻子,还有朋友家三口人,从锦北街道龙马村喝喜酒回家,途中因为雨大雾大迷失方向,加之驾驶员是新手,车子不慎掉入河中。
“当时我们都受了伤,人在水里,很危险,也很害怕,那短短一两分钟就像几个世纪那么长,幸好有好心人来救我们。”郑坚淮说,走出车子发现水深到胸口,如果没有好心人来救后果不堪设想。
郑坚淮说,他们被救后,好心人女儿不顾零下几度的寒冷,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他们穿,还热情地把他们安排到自己车上取暖,他说,这一幕暖到了他心窝里,事后得知也是好心人的女儿第一时间帮助他们报了警、叫了救护车。
为了感谢好心人一家,当时郑坚淮询问他们的名字及联系方式,可对方却连连摆手。
朋友两夫妻因为伤情较重住院治疗,将寻找好心人的任务交给了郑坚淮。好心人无意中的一句“我见过你”,给了郑坚淮启发,他想,自己曾经在江桥路附近生活过,好心人很有可能居住在那周围。经过一番打听,他终于确定了好心人的名字——杨全六。
朋友出院以后,1月30日,郑坚淮约上他的家人,带着礼物一起来到杨全六的家中,感谢他们一家。
救人非首次 好人不留名
其实这并不是杨全六第一次救人,早在2002年,他就从行驶地火车下救起过一个人。那时杨全六跑运输拉煤,中午休息时,驾驶员们都喜欢坐在拉煤的火车车厢中间纳凉,一天中午,火车头没有鸣警示号就开了进来,撞到了火车车厢上,把靠在车厢上休息的一位驾驶员的双腿卷进了铁轨,事发突然,所有人都愣住了,生死关头,杨全六冲了过去,拎起驾驶员的胳膊,把驾驶员从火车下拉了出来,保住了驾驶员的一条命。
得知杨师傅跳河救人的事迹,他的同事也没有意外。在同事、朋友的眼中,杨全六就是这么一个乐于助人的“和善人”,同事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跑出来帮忙。“我有一次要赶早班飞机,杨师傅看我带着小孩没有车,主动要开车送我们去机场,凌晨四点就出发了,临安到机场100多公里,他一分钱都没收。”同事朱慧鳞一脸感动, “别说是同事,就是陌生人,杨师傅也是能帮就帮,上次楼下有一辆车轮胎坏了,车主是个女的,不会换,杨师傅看到了,就走过去帮她换,我们都以他为骄傲。”
“看到别人有危险伸出援手,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在杨全六眼里,他做的这些事,都是举手之劳,他只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将优良传统与好的家风,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