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去纷乱留下爱
周桃红,女,1972年12月,安徽人。临平东湖街道梅堰社区清风苑理发店负责人,临平东湖街道“小巷之星”、十佳最美店家,临平东湖街道十佳巾帼志愿者,最佳热心居民,“十佳志愿服务团队”——最佳人气团队,还常年为驻临平部队官兵义务理发。
经过多年的努力,周桃红凭着自己一技之长在梅堰路间理发店,通过社区,她了解到辖区内65周岁以上的老人有200多位,作为梅堰“新居民”便萌生了为老人免费理发的念头。
“在这里创业也找到了归属感,就想着凭自己的手艺为社区居民做点事。”,于是,她主动联系社区要求当志愿者服务他人。从07年开始,接受周桃红免费理发的居民达500多人次,每年参加街道与社区组织的学雷锋、庆三八、巾帼志愿者便民服务活动,她一直都是社区的热心志愿者,多次参加街道组织的为敬老院老人理发活动,还主动为上年纪、行动不便的社区老人免费理发。通过义剪的形式,让老人们的舒心从“头”开始。
她曾是一名军嫂
因为理发与军人结下不解之缘
16岁,正是读书好年华,而为了给家中减轻负担,周桃红初中毕业便前往上海学习理发。两年学成毕业,1992年,经老乡介绍来到南京大校场,为部队官兵理发。
纪律是军队的生命,连理发也不例外,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前不遮眉”、“侧不碰耳”、“后不碰领”这些基本的要求,周桃红早就熟透于心,因为理发的手艺好,受到官兵的一致好评。也是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现在的丈夫,因为剪发搭建的情缘让两人走在一起。
1995年,她的丈夫退伍后回到临平,周桃红也跟随丈夫来到临平工作,在余杭大厦做了六年的理发师,因为是军人的妻子,她对部队有着特殊的感情,从06年起至今,她主动与驻扎在临平的部队联系,为官兵义务理发整整十年。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迎新兵,送老兵,一茬接一茬,而在部队里有一位为官兵义务理发的“爱心理发师”却是连队所熟知的。部队里的丁连长带兵多年,一提到周桃红,他连声亲切地叫声“嫂子”,“她的爱人是我们的战友,她自然是我们的嫂子,她平时平易近人,不仅头发理得好,还会开导那些年轻战士,当他们的‘课外辅导员’,减轻想家等思想上的负担,战士们都把她当亲嫂子看待。听到那个战士要回家相亲,她还专门设计好的造型,让战士漂漂亮亮的回家。”
每逢八一建军节,周桃红还会买饮料等慰问品送到部队,让战士们都非常感动。丁连长说:“嫂子这份感情真的很难得,她是军人的妻子没有忘记部队,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十年,真的让我们很感动。”部队为了方便周桃红为官兵理发,还特地在大厅楼梯拐角处设立的专门的位置,以及新做了面军容镜。
面对这一切,周桃红却说:“我是军人的妻子,更是理解军人,他们保家卫国冲在前面,这点微不足道的贡献根本算不了什么。”
社区里的热心人
之后她在梅堰社区着手开了属于自己的理发店,她的小店不大,才二十几个平方,但是每天客人很多,来这里剪发的人都很喜欢和她聊天,每逢提到周桃红的名字,居民们纷纷都称赞她不仅手艺好,与人和善,乐观开朗的性格很“治愈”,平日里还热心公益服务,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在她的带动下,员工们个个都成了美发志愿者,在为百姓服务中寻找着快乐,用真诚和热情为社区居民服务,用真诚奉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普通却又不平凡,给人温暖,让人感动。
她所服务的人群中,上至93岁的鲐背老人,也有不满一周岁的小伢儿,临平人民广场,新大地,社区公园,周边村落,文化礼堂,敬老院等到处有她的影子。凡是她到的地方,队伍排得老长,而且无论是富贵、贫穷,她的服务都是一如既往的好。有时遇到有轻微智障等残疾人的人,她都尽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便捷,优先为他们理发。因为排队的人太多,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宁可错过中饭,也要坚持理完最后一个人,直到最后一个人理好,才隐隐感到腿开始发软酸痛。
每当遇到哪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周桃红还会主动到他们身边,为他们服务。“年纪大的人理发时,对造型样式要求不多,干净利索就好,比如夏天为老人理光头,只需要2到3分钟就好了。要是遇到哪些瘫痪卧病在床不能动的病人,要跟着他们卧床姿势来理发,速度要求更快。去年夏天,一位顾客向周桃红求助,他的母亲是一位重病老人,常年在医院住院,当时天气很热,老人的头发很长,很闷,这位顾客心里很着急,又不放心其他人,他找到周桃红,希望她能上门为老人理发。周桃红听说后,主动去医院为老人义务理发,看着老人的头发理得清清爽爽,老人的家人都非常感谢她的付出,“老人家生病在床不容易,人家能找到我,这是对我的信任,不过是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
梅堰社区的书记陈敏晓说,她人真的很好,这么多年我们一联系她去志愿服务,她从来都没说不,就算自己来不了都会叫自己的徒弟过来帮忙,而且她帮助的不仅仅是我们社区的人。她是个非常非常热心的人。社区里一位老党员寿师傅碰到了一个小困难。他之前腰部动手术,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头发长了不能去理发店,寿师傅希望能够有理发师上门服务。社区得知情况后,马上联系了周桃红,她一听寿师傅这个情况,二话不说答应下来,不管店里有多忙,还是派人手为老人上门免费理发。看到志愿者上门来,寿师傅非常开心。修剪前,还认真地询问了老人想修剪成怎样的发型,不到半个小时,就为寿师傅剪出了满意的发型。”
在公益服务中找到自我价值
“每次为顾客做一个成功发型,我心里会有种愉悦感和成就感,这也许是我多年一直坚持做理发这个行业的直接原因吧。”周桃红说。接触过周桃红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性格非常开朗的女性,她喜欢与别人聊天,并乐于分享快乐给大家。
“理发是一个服务行业,更需要有一个交朋友的心态,同时还要给顾客好的体验感,而公益服务让我找到自我价值。”周桃红说。在梅堰社区有一位丰奶奶今年89岁,与周桃红相识10多年,是她公益服务的常客,因为经常免费为老人染黑发,一来二去,老人的女儿丰金英成了她的小姐妹,受周桃红的感染下,也加入志愿服务队,两家人相处的也非常和谐,就像一家人一样,还经常相约出去旅游。
“周桃红一直都是我们的榜样,有了她的带头,我们都要去参加志愿服务,今年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我们更加努力,共同为余杭争光。”丰金英说。
相信团队 分享正能量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如今,公益服务已经成为周桃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社区有需要,只要团队有需要,只要群众有需要,她都义不容辞的放下家事、心中事,冲在前面尽心尽力地大家做好服务。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志愿者,一个普通的理发师,却多年坚持公益服务,她说在帮助别人过程中,她也收获到了快乐,更是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喜欢和团队一起做公益,她认为公益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带动更多的人,大家抱团努力,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周桃红始终相信这个社会在正向发展,她说,十年前,临平刚刚有公共自行车时,她感动了很久,感叹生活越来越便利,人们也变得更和善,处处充满正能量,生活在这里真好。在未来公益服务的路上,她说要走的更远,并把更多的快乐分享给别人,用一把剪刀剪去纷乱,让爱一直传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