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被单奶奶”6年做了近700条爱心被
杭州西湖区有位小有名气的“被单奶奶”,她叫陆树芬,是一位退休护士,今年已经84岁高龄。她从工作岗位退休下来却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自费购买棉布制作爱心被。6年前,她开始一针一线,用100块小花布,亲手独立缝制百岁爱心被,做了近700条“爱心被”,送给新生宝宝,送给百岁寿星,送给抗战老兵,还有很多人慕名而来讨个“百岁被”的彩头。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国外的朋友和学生,把陆奶奶的爱心传递到了世界各地。今年,杭州举办G20峰会,陆奶奶又赶制出一批爱心被,希望能送给参加峰会的嘉宾或为G20服务的人们。她被市民暖心地称为“被单奶奶”。今年7月,陆奶奶的事迹被浙江卫视、杭州电视台、钱江晚报等本地媒体报道之后,人民网、新华网、杭州网等网络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各大网站转载条数3200多条,很多市民纷纷为老奶奶的举动点赞,她却笑着说,“活着就该为社会办点有意义的事。”
爱心被的由来
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什么才是幸福的晚年呢?与含饴弄孙,享受晚年的老人相比,陆树芬老人的选择却显得别具一格。
今年年过八旬的陆树芬,祖籍宁波,家住西湖区古荡街道嘉绿北苑。以前在丽水一家医院做过护理部主任,她是抗战老兵的遗孀,有4个孩子。虽早已退休在家却没选择颐养天年,陆奶奶说,做被单起初是因为6年前,她的一个学生要生宝宝了,“她一直喊我妈妈的,我就想亲手做一件礼物给她。”为了取个好意头,她在家里找了100块小碎布拼成了第一条“爱心被”。这一做就一发不可收拾,她就没有停止自己的爱心之路,做了近700条“爱心被”,送给新生宝宝,送给百岁寿星,送给抗战老兵。
爱心被的原型其实是百岁被,陆奶奶说,老底子,挨家挨户讨来一些破衣碎布,拼在一起做成一床百岁被,讨的是健康长寿的彩头。
做一条爱心被,奶奶要花上三天时间
陆奶奶做的爱心被并不大,有点像小宝宝盖的褥子,但每一道工序都做得很精细,很花时间和精力。客厅的桌子上摆着一条长布条,一块正方形的小木牌,看得出来,陆奶奶刚才正在剪小布块。旁边的椅子上有一条刚刚做好的爱心被成品,花色简洁清爽,还有几只可爱的米老鼠。桌上的小木牌就是“模板”,大约5厘米见方。陆奶奶说,“先用铅笔在长布条上量好尺寸,再用剪刀沿边逐一剪下,修剪成方方正正的小布。”
在缝制之前,陆奶奶会先在床上把布片排一排,“一开始是没顺序的,有一天孙子说,奶奶你这样缝起来有点乱,没有艺术感,我就改进了下,按照斜条是一个花色。”陆奶奶笑着说,现在的爱心被已经是升级版了。
排好顺序后再把它们叠起来,再缝制在一起,横排10片,竖排10片,最后缝上被里,成了一床空心被子,留一条缝隙以备日后塞入填充物。
“做成这一条被子,一刻不停的话至少得花上整整8个钟头。”这对一个84岁高龄的老人来说工作量实在不算小,陆奶奶说,一般的话她要花上三天。早上买完菜回来,她就会拿起剪刀和模子开始裁剪布料,缝纫机“嗒嗒”的工作声要一直响到夜里。何况陆奶奶的身体并不算好,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前患过脑萎缩,颈椎、腰椎都骨折过,眼睛也已经因为白内障换上了人工晶体,不过,她的心态十分阳光,精神特别好,看起来也很年轻。
50条爱心被专为G20赶制,奶奶想把爱心传递到全世界
许多人听说后都慕名而来,向陆奶奶讨“爱心被”做纪念,好心的陆奶奶也没有回绝,而“爱心被”的名声也越传越广。“还有人出500元向我买,我把钱退回去了,后来送了他一条。”
6年来,陆奶奶做了近700条爱心被,买布就花去了几万块。她一次买250元左右的棉布,妹妹帮她一起拿回来。
陆奶奶还有一本小本子,上面记着了600多条“爱心被”的去向。翻开记录,你还会发现有马云等如雷贯耳的名字,并且还通过国外的学生和亲戚朋友传递到了美国、奥地利、法国、新加坡、加拿大、巴西等13个国家。
今年,杭州举办G20峰会,陆奶奶又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要做一批送给G20嘉宾和服务G20的人。”
从大年三十起,陆奶奶开始赶制“G20爱心被”,到6月底,50条充满正能量的爱心被,就已经全部做好了。陆奶奶把它们托付给西湖区民政局,希望能把她的“爱心被”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6年来,陆奶奶一刻也没有停止自己的爱心之路,新闻报道以来,更是得到了更多人的回应。许多有相同爱心的人都来电表示要加入,是对老人最大的安慰。
“许多市民打电话来都希望加入爱心被捐赠的队伍,还有人要跟着我学做被子”陆树芬高兴地说。“到现在,之前收到爱心被的人这些老人虽然走了,爱心却被很好地继承了下来。有的是自己加入队伍,有的是亲戚、同事加入。”
在这里,爱心不仅仅是从单方向流动,许多收到爱心被的人也在力所能及回报社会的关爱,传递爱的火炬,又把爱心被捐给其他有需要的家庭,“在心里记得就行。就让爱心被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吧。”
身边的人,越平凡,越珍贵
“咱邻居陆奶奶的事迹上电视了”,当看到邻居陆树芬熟悉的身影,李海瑛又惊又喜,“原来老太太天天缝纫机“嗒嗒”的工作声要一直响到夜里,是在做百岁被啊。”李海瑛是陆奶奶的邻居,对李奶奶每天在家做百岁被的事,原先是非常不解。“我以前还奇怪,这老太太家里的缝纫机老是响,直到看了新闻才知道,陆奶奶是在做百岁被,而且还坚持了6年,真是了不起!”李海瑛笑着说,“老太太做的事,让我非常感动,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自从陆奶奶的事迹在浙江卫视《新闻频道》播出后,在嘉绿北苑小区做保安的陶师傅也为老人的事迹感动。“这老太太是社区里出了名的热心肠,不管是邻里矛盾、楼道卫生还是其他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她能帮的,老太太从来不袖手旁观。谁家有个事,给她说一声,她就会竭尽全力给予帮助。”陶师傅说道,“老太太做爱心被的事,我们原先都不知道。就知道她经常大包小包拎进家门,没想到我们身边这样一位平凡、普通的老太太竟然做了一件这样不平凡的事!”
“老太太人好、心也好。”小区物业主任徐建玉说,“陆奶奶的心态好,在她看来,快乐并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上,更是在精神上。在爱心被这件事上,她倾注了很多爱心,而这些年,周围的人给了她很多温暖,她把从大家身上得到的温暖又给更多需要的人。”
对于子女教育,她是一位严格的母亲
陆树芬和丈夫的工作都很繁忙,但在教育子女上两人达成共识,为了培养子女成长,他们夫妻俩重视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不仅在单位和学校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而且在家庭和社会上也获得了多种荣誉和奖励。
陆奶奶说,儿子买了大房子装修好了房间请她去住,可她还是喜欢自己住在城西嘉绿北苑的老房子。现在陆奶奶儿孙满堂,都很孝顺。“年轻时日子比较苦,现在的生活好太多了。我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就想要帮别人做点什么。”陆树芬说。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言语,透露的却是陆奶奶热心肠的里子,展现的是她对他人,对社会大爱的一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