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 热点专题> 2016年专题> 治国理政进行时> 治国理政·新实践 |
【治国理政新实践·上海篇】让更多市民亲近感受非遗 发布时间:2016-12-06 17:53:13 星期二 近日“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原来“非遗”就在我们身边!其实呀,在国家级“非遗”中,也有55项来自上海。其中既有你熟悉的沪剧、滑稽戏、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豫园灯会,也有你可能还不太了解的上海绒绣、徐行草编、嘉定竹刻。(新民晚报12月4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落文字,口传心授,看得见却摸不着,它是技艺,是仪式,是表演、传说、习俗,实际上,它早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但人们却往往习焉不察。如今上海的非遗,不仅有55项入选国家级目录、200多种非遗项目入选上海市级名录,还有几百项入选区县一级的非遗目录,且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这次公布上海的55项国家级非遗名录,可以让更多市民了解非遗,更好推进各种“非遗”的传承而为,传播非遗与老百姓生活的休戚相关,增加市民大众对“非遗”的了解,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珍稀与美丽,感受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非遗记录社会发展的文化内涵,是城市文脉中最富特质的内容。上海现有国家、市、区县三级非遗,平均密度居全国前列,许多项目独树一帜在全国鲜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都是上海的宝藏。去年召开的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保护城市发展的各种文化基因,保留城市特有的文化环境,延续好城市的文脉。 上海众多非遗项目,是传承城市文脉的载体、留存乡愁的宝贵资源,如何使之“活”起来,不仅保留在博物馆里,停留在少数传承人口中和手上,需要通过各种贴近市民的“吃、穿、用、玩、乐”方式,去落实非遗项目的宣传、展示、教育,用大众传媒、影像资料、文艺演出、口述传授、文学创作并举方式,开辟“非遗”传承的新方法,让非遗在申城公共空间广为传播,进社区入校园,通过形象丰富的传递样式,培育非遗的群众基础,培养市民的非遗文化自觉,让更多的青年人在潜移默化中成为非遗的受众,亲近和感受身边的非遗。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洪 编辑:余彦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