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午,忆民族气节
发布时间:2017-05-31 08:56:38 星期三   

现在说起端午,过节的形式大多集中在吃粽子,喝雄黄酒驱邪,划龙舟,还有少为人知的以艾叶枝沾着深棕色陶钵内的沐兰汤(古代的卫生习俗)在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擦拭,可为人们驱逐晦气;用毛笔沾雄黄酒在额头前“画额”——在小儿的额头画“王”字,一是借雄黄以祛毒,二是借猛虎以镇邪;用五色丝线结成索,悬挂在门上,戴在孩子的颈脖,手臂,床帐和摇篮处,寄托美好的祝福,驱灾避祸,平安吉祥,长寿安康……在这些有趣的民俗背后,隐藏着端午节的由来,寄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节故事,它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灼灼生辉的故事,经过人们的心口相传,在今天听来,依旧带给我们震撼与感怀。

端午节最为广泛流传的渊源,来自于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他一生为人正直,作为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拜左图、三闾大夫等,尽己所能为国家的变法图强而奔走,尽管遭受小人的诬陷谗言被君主楚怀王放逐,在残酷的现实下依旧坚持着炙热的理想,坚守信念。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当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传来,他万念俱灰,投笔毅然写下人生最后的绝唱《怀沙》,抱石缓缓走入汨罗江那冰冷刺骨的江水中,以身殉国,结束了自己高洁的生命。

消息传来,沿江百姓纷纷自发划舟竞渡去打捞,沿水招魂,民众怀着美好的理想,以粽叶裹米,投入江中,希翼鱼儿能口下留情,保留屈原先生的躯体。这祭奠,是对理想主义不死的回应,是两千多年来民众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者的朴素铭念。

无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多大,做一个正直而无愧于心的人,生命的深度与广度才不会受制于长度,长久地留存于百姓的心间。

端午节还有一说,是对伍子胥先生的纪念。在父兄被楚平王冤杀后,他逃到了吴国,并助吴国富国强兵,经历五战而攻入楚国;但在吴王阖闾死后,夫差继位,攻打越国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并施展西施美人计和离间之计,夫差信了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伍先生死不瞑目,他留下遗言让邻舍人将自己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的东门之上,要看到越国军队入城灭吴的那一天,说完才拔剑自刎。吴王听了此言大怒,命人将他的尸首置于皮革中,在五月初五投入江中。

相传百姓以粽叶裹米投入江中也是为了保护伍先生的躯体。如此贴心的怀念,无论是为了屈原先生还是伍子胥先生,都是对正直不阿者的至高敬仰与尊崇。

相对较少为人所周知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她是东汉上虞人,因父亲溺水江中,水流湍急,多日也未能打捞到尸体,才年近14岁的曹娥伤心欲绝,沿着江边哭泣寻找,不分日夜;十七天以后,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后,她的尸首抱着父亲的尸首,一同浮出了水面。这一孝行感动了世人,成为当时文人书写诗文的重要主题。她的墓碑就位于浙江绍兴,墓前有一块曹娥碑,传说是晋朝王义所写;在她投江处,有兴建曹娥庙,改她所住村镇为曹娥镇,殉父之江也改名曹娥江。

虽然在今天,我们并不提倡这样殉难的做法,但在当时,曹娥投江表达了她对父亲真挚的情感,以及拼尽全力也要守护这份情感,无惧死亡的行为,受到彼时人们的敬重。

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现代的革命女诗人秋瑾,她是有名的“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二十八岁参加革命,在预谋革命起义过程中,不幸被清兵捕获,坚贞不屈英勇赴义。秋瑾先生殉国后,后人将她与屈原先生合并纪念,尽管当时的端午习俗已传承多年,但将秋瑾先生的祭奠加入,显示了这一传统古老节日的与时俱进。

在古典文学中,端午节也有着持久的生命力,还出现在“白娘子”的民间传说中:白素贞就是误喝了端午节的雄黄酒而显出原形,吓坏许仙,发生了后来一系列的上昆仑盗灵芝仙草的故事,留下了精彩的神来之笔。

端午节,愿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日新月异的当下,依旧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过去,吃着香甜软糯的粽子,系上五彩丝线和香包,也陪伴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杭州网   作者:旗开得胜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