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水乡乌镇的天光云影,每一天都在见证由互联网带来的深刻改变。三年来,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全球嘉宾,无不赞叹网络信息技术对古镇生活全方位的重塑:扫码支付、远程问诊、智慧出行……在这里,技术革命真正成为了造福人类的革命。
乌镇蝶变,折射出互联网造就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互联网早已不再仅仅是信息的高速通道,“互联网+”的外延不断拓展,和每一个浙江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紧紧相连。
云端课堂,让山区海岛的学生享受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网上诊疗,密织深入城乡的全民健康之网;“网络菜单”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标配,更加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智慧城市建设更是让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都浸润了“万物互联”带来的全新变化……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正在释放全方位的民生福利,浙江百姓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课堂 上云端
智慧教育 新目标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便是“互联网+教育”。
教育部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6)(基础教育)》显示,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指数居全国之首。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施建国说,通过“互联网+教育”,我省在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深化课程改革,促进个性化教育,加强教育交流和合作上,搭建互通互认的教育立交桥,实现精准教育管理和评价。
2016年9月,我省发布《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智慧教育是“十三五”时期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将通过以技术推动课程实现与提升、以技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以技术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以技术丰富教育供给方式、以技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以技术推进教育精准管理等六条路径,全面发展智慧教育,引领教育变革和创新。
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优秀教师紧缺的教育资源配置与学生个性化受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厚了学生求学、教师授课的“围墙”。
在衢州市书院中学,“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已让师生尝到了甜头。期末考试后,该校每位学生都收到了一份长达15页、“私人定制”的“学业诊断分析报告单”。报告单对每名学生一学期以来的成绩进行了大数据分析,描述分析了每个科目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对个人能力做了综合评价,就像一份细致全面的“体检诊断报告”。据此,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上的问题并及时修正,从而使分数呈现出更大的意义。
打开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这里有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汇聚了1234门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2.6万余个微课资源等。“互联网+教育”满足了学生们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农村及偏远地区学校师生提供了大量优质数字资源,有力地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弥补山区、海岛等地区师资不足,促进教育均衡和公平,自2015年以来,我省每年都组织实施移动学习终端配备项目,为农村中小学校配备移动学习终端,鼓励学校探索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混合式学习、课堂互动教学、作业数据化管理等新型教与学方式。点击收看杭州名师的数学直播课,学习专业的职业规划讲座,观摩其他学校的数学公开课……接入了互联网的课堂,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大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有1276所中小学校配备了10.45万台移动学习终端。
不仅全省学生在云端共享优质课堂,广大教师也通过网上平台交流互动,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我省目前已建成209个“省名师网络工作室”,资源总量达82万余个。
实操性极强的职业教育利用互联网技术让老师和学生相聚“云端”,有效地解决了以往专业技能教学中指导难、反馈难、评价难等问题。在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一堂“云实训”观摩课上,讲台上的两台液晶显示器实时播放每个学生的操作过程。校长周宏米说,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及诊断功能提升了教学精准度,真正实现了“靶向”教学。
放眼全省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正在与时下流行的“翻转课堂”结合,受到学生欢迎。早上起来,打开手机上的教学平台,听一段讲课视频,做几道选择题。晚上睡前,靠在床头看看老师同学发的讨论帖,回复几句自己的看法。到了课堂上,老师抽查学习情况,有效保证课外学得扎实……线上线下的呼应,避免以往思政课的一味灌输,自主学习、自由交流,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互联网+ 智慧医疗”
全民健康 新跨越
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发展,健康医疗的新模式已现端倪。“互联网+智慧医疗”凝聚了信息化技术与医药科学的新成果,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呈现出美好的前景和无限潜力。
江南水乡,古色古香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内,一台移动智能健康终端正在忙碌运作——一边是正在寻求帮助的慢病患者,另一边是实时在线的家庭医生。两年来,作为全国智慧医疗样板的乌镇互联网医院成绩显著:2017年上半年,医院累计接诊量达768万人次。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前夕,这里正在升级为连接全国、服务家庭的智慧医疗平台。
以乌镇为起点,“互联网+”的力量,让这样的“一键问诊”逐渐普及,造福浙江的万千百姓,轻轻“一键”,触动了健康浙江的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近年来,得益于全民健康信息化的建设,一张健康之网深入浙江城乡——
在舟山,“舟山群岛网络医院”累计为海岛居民提供各类远程医疗服务共计30万余人次,为患者节省支出2920万元;
在杭州,得益于整体就医流程的改造,市民卡诊间结算、分时段预约诊疗、24小时自助挂号、网上查询检验报告等一系列智慧医疗服务为每位患者平均节约1小时就诊时间。
据统计,浙江省预约诊疗服务平台为县级二级以上医院和城市三级医院之间提供预约转诊服务。截至2017年10月,这一平台累计注册用户833万人,预约总量3653万人次、预约成功量2608万人次,预约成功率71.30%。
“互联网+”,联动着省市县乡的各级医疗资源,推动着“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的建立,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浙南苏村,小女孩安心即将迎来她的一周岁生日。一年多前,一场令人难忘的生命大救援在这里展开,通过远程诊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将“云诊室”设在山体滑坡现场,从现场远程讨论,到转院后的多方会诊,安心的顺利出生,为这个受灾家庭带来新生的希望。
截至2016年底,全省以县为单位的区域医院信息系统、区域影像、区域临检和区域心电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了71%、82%、67%和71%,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更加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推送,让更多群众“足不出县”就能享受专家诊疗,让县域内就诊率向90%不断迈进。
“互联网+”,带动着一座座医疗机构转型升级,健全现代医院制度。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支情况、住院手术量、病源分布,剖宫产率、压疮发生率、跌倒发生率等医院数据在“医院决策支持”的APP上一应俱全,大数据的支撑,让现代医院管理更高效、更科学。
目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电子病历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应用率超过85%;临床检验、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等应用率达80%以上,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应用率超过50%以上。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互联网+”,促使每个人都成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数字化 信息化
公共文化服务 更有效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离不开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我省向公众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使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向基层倾斜、向偏远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落到实处,努力让文化阳光照遍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人。
打开手机,“浙江文化通”客户端能告诉你全省公共文化单位举办的讲座、展览、活动、演出等文化信息。不管你身在农村、企业、学校、部队,登录浙江网络图书馆,就打开了一个获取海量数字文化资源的大通道。着眼于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全省各级图书馆开展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建成了一批包含地方戏曲、家谱、方言、非遗项目等内容的专题数字资源库。网络信息技术正在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多元的个体文化需求紧密连接在一起。
“淘文化”——这一由舟山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如今已经成为品牌。每年年初,“淘文化”线上平台都会公布各类社会文化资源,形成配送目录,供基层文化单位点单,群众可以在网上自选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及具体要求。线下的基层文化单位拥有丰富、便捷的文化资源后,可以确保激发群众的文化热情,基层文化单位也有了广阔的展示空间,确保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健康持续运行。“线上线下”两手抓,“淘文化”淘出幸福文化民生。当前,我省公共文化数字化供给已基本实现村村通。
网络点单正在逐渐成为我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标配机制。打开省文化厅2017年《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供给服务菜单》,2300多项服务内容琳琅满目,供全省农村文化礼堂自主“点单”。前不久,乐清市盐盆街道联丰社区文化礼堂干事就通过温州文化礼堂供需平台搜索了十九大宣讲服务,经过点单、确认、电话联系、填写要求等一系列操作,第二天就为盐盆街道老年协会邀请到了乐清市委讲师团成员洪蛮,到文化礼堂作了十九大精神宣讲。“用的是听得懂的家乡方言,举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例子!”老人们听了宣讲喜笑颜开、倍受鼓舞。
“互联网+阅读”,加速实体书店“上线”,让阅读变成“悦读”。今年8月21日起,全省173家新华书店集体推出无人“自助购书”服务,读者仅需通过手机终端的便捷操作,最快两分钟就能完成整个购书流程;同时,机器人导购员“小新”也在全省多家新华书店亮相上岗,全天候在卖场负责导流导引导购等购书服务。
据了解,以“无人书店”为创新理念,“自助购书+机器人”的新型购书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省新华书店集团董事长王忠义说,这是“浙江新华”对实体书店技术创新、提升读者消费体验的创新之举,也是该集团以“互联网+”思维构建创新型文化产业发展生态的重要一步。不仅如此,据了解,“浙江新华”在全国新华书店中唯一开通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功能,开具全国书业首张供应链电子发票,成为全球首批无现金联盟成员及唯一出版发行企业代表。
建设 智慧城市
衣食住行 “新模式”
刷刷手机,就能知道最优出行路线;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人们就能对室外的高压设备进行监控……智慧城市建设让对于未来的想象变成了浙江人工作和生活的现实。
近年来,我省分三批共组织建设了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其中,包括杭州智慧安监、宁波智慧健康、温州智慧旅游、绍兴智慧安居等,形成了一个地级市至少一个项目的试点布局。
前不久,在杭州工作的陈小姐开车回衢州老家探亲。通过手机里的“智慧高速”应用,她全程掌握了拥堵指数、高速服务、路径路费等路况,并避开了拥堵路段。
智慧高速项目是我省首批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之一。除手机应用外,智慧高速项目的系统体系中还集聚了多种资源。比如,12122一个号码就能实现报警、求助、咨询、投诉等服务;遍布全省的动态视频图像、高清卡口摄像机、车检器等设备,不间断采集着全省高速公路的数据……同时,浙江高速公路运行服务指挥中心能够实时收集与发布全省高速公路交通事件信息,有力保障了高速公路路况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仅2016年,智慧高速项目就成功跨路段协调拥堵缓行5733起,使得在路网车流量年均增长8.4%的情况下,因拥堵封道分流次数年均下降5.93%,封道里程同比下降37.54%。
在温州,第二批智慧城市示范试点项目“智慧旅游”给人们带来了另一种体验。在3A级以上景区,动一动手指就可上免费Wi-Fi;打开 “乐游温州”APP,就如同打开了一张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资讯的旅游地图;通过“温州旅游”微信公众号,游客还能实现看到“720°虚拟游温州”的动景展播……借助互联网技术,温州旅游业的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湖州,“智慧消防”综合信息指挥平台正维护着城市的消防安全。智慧消防项目集“智能预警”“智慧用电”“智慧监管”和“智慧用水”四大系统于一体,初步实现了火灾精确预警、精确防范、精确指挥和精确处置的目标。
企业里安装终端,一遇到用电异常情况,实时在线检测的湖州安全生产监控服务中心就能接到报警,中心会将情况第一时间告知企业负责人或安管员,及时消除电气设备安全隐患,这是 “智慧式用电系统”的运作模式。相关负责人介绍:“单是‘智慧用电’设备,湖州市已推广安装22286套,目前,已监测到预警信息3.64万条,为全市用电安全保驾护航。”
城市更聪明,民生更便利,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宛如烂漫春花,遍布浙江大地。目前,我省也正积极着手开展成熟应用项目及商业模式的复制与推广示范。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城市试点项目是在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针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核心而开展的改革创新系统工程中的一项。项目建设中,新模式、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涌现,未来,浙江将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努力提升各项智慧化应用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