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2月4日电(记者 施雨岑、王思北)互联网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网络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新的分享形式?在4日于浙江乌镇举行的“包容互鉴:网上文化交流共享”论坛上,中外嘉宾围绕互联网时代文化交流载体与共建共享、互联网与中华文明传播等主题进行探讨,交流心得。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表示,当前网络文化发展表现出新理念深入人心、新技术应用广泛、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力量广泛参与4个新特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无处不在,国内外网络文化领域各方力量要进一步加强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网络文化共同行动。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认为,互联网为文化的交流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空间和手段。互联网上汇集的资源洪流,为文化的创造创新提供了空前丰富的选择和营养。现在,文化不仅在互联网上传播,也在互联网上创造,更在互联网上扩展和丰富,网络文化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形态。
“文物领域‘互联网+’是新时代大有可为的广阔蓝海,为各方创新合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建议,健全对话机制、促进开放合作、加强项目对接、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提升社会参与便利化程度,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新业态、构筑新动能,让文物活起来。
此次论坛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同时,国家文物局在乌镇与百度、腾讯、网易三家互联网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秉承优势互补、开放合作、长远发展的理念,遵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资源共享、合作双赢,以中华文明的传播与弘扬为原则,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快推进互联网与文物资源的跨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