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好莱坞”涅槃重生 中国电影迎来最好时代
发布时间:2017-06-28 15:52:05 星期三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谈起香港电影,那是70后、80后的年代回忆,也是90后闲暇时怀念的“光辉岁月”。应该说,曾经的香港电影伴随一代代人走过青葱岁月。作为华语电影重要的一部分,香港回归的二十年里,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电影几经沉浮,再度涅槃重生。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下,香港电影事业里既有开放的视野与市场空间,又有精神与价值的回归。

    “CEPA”一下开了个口子

    从此香港电影不再受引进片配额限制

    2003年,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2004年协议正式生效。自此港产片将不再受到20部引进大片的限制,而香港和内地的合拍电影也将可以作为内地电影进行宣传和放映,电影出品方的分账比例也提高到了35%左右。

    而这,也成为内地与港澳经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里程碑。CEPA签订之时,时任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曾表示,CEPA的意义就在于带动香港电影市场和内地电影市场的共同繁荣,带动两地电影人的共同提高,提高华语电影的整体水平,最终把中国电影品牌打到世界上去,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力

    2008年,CEPA陆续就香港电影签署了补充协议,包括允许合拍电影在香港制作,香港商人可以在内地投资电影院等等。两地电影人合拍电影的热潮也才真正开启,合拍片迎来2.0时代。自此大批内地、香港合拍片开始涌现。

    纵观当下影视合拍市场,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一直是合拍片中的主流。这既是内地给了香港机会,也是香港凭借自身多年的影业积累为内地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内地商业电影的崛起,带动了内地电影市场与产业规模的发展。值得回味的是,CEPA签署的那一年,内地电影总票房只有10.1亿元,2016年中国全年电影票房457.12亿,单单内地香港合拍片票房前6的电影作品票房总额就达79.33亿元。

    优秀香港影人“北上”

    内地渐成主战场

    内地电影导演黄建新这样说,“因为有了民营公司的投资,真正的合作投资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不是香港要来,大量的中国内地公司去香港找导演、找编剧。香港有了好的题材到大陆找投资,这种互动就开始了。”而以快速反应和商业运作为优势的香港电影,在最初北上的几年也在经历大浪淘沙式的检验。

    这期间,包括杜琪峰、许鞍华、陈可辛、徐克等在内的大批香港导演“北上” 寻求突破,这批优秀的电影人逐步摸索融入内地文化,让一度衰落的香港电影找到了新的生路,新的轨道。内地市场及资金开始逐渐成为香港影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徐克开始再度与保利博纳、上影、中影、光线等机构的深度合作,其事业中心也开始完全转移到内地。而成龙、王家卫、杜琪峰、刘伟强、陈木胜、陈可辛、尔冬升、李仁港等人则一方面坚持保持香港电影的特色,让港产的枪火片、文艺片依旧是那么地道,有底子、有传承;另一方面积极调整适应内地行业发展的规矩要求。

    无法拒绝的“富矿”诱惑

    港式合拍片逐渐成为主流

    由于内地市场相对香港市场更大更广,可选择的题材更丰富,客观上也极大丰富了合拍片类型的题材选择。也因此,出现了《美人鱼》、《湄公河行动》、《澳门风云》、《叶问》、《寒战》、《一代宗师》等一系列票房喜人的合拍片。金像奖的舞台上,不再像从前那样只是港人港影的“独角戏”。

    有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2年间,伴随CEPA十年的开放利好,内地与香港的合拍影片数量总计达到了322部,占内地与境外合拍影片数量的68.5%。2013年,我国获准立项的合拍片共55部,其中,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占到了62%。2015年,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全年共立项48部,38部影片通过审查,且票房成绩较高。2016年立项数量达到54部。其中,《捉妖记》以24.39亿元人民币创下2015年华语影片票房纪录,合拍片《美人鱼》总票房逼近34亿元,稳坐2016年内地影史票房榜冠军之位。2017年上半年,《功夫瑜伽》《西游伏妖篇》《非凡任务》《拆弹专家》《春娇救志明》《喜欢你》等两地合拍片也陆续上映。

    中国电影合作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晓天这样说到,香港回归这20年,是内地和香港合拍电影发展的20年。回归那年两地合拍电影只有7部,2016年两地合拍电影已经达到43部,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有六部国产片,六部国产片中有五部是合拍片,票房超过130亿。由此,也不难看出,香港导演已然成为内地电影投资公司争抢的“香饽饽”。作为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的献礼之作,不日将要上映的《建军大业》此前专门找了港籍导演刘伟强亲自执导。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编辑:张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