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绵延千年的文化纽带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12-18 15:16:11 星期一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9月的京杭大运河碧波荡漾,两岸绿植拂堤,与“天堂苏杭”的美誉相得益彰。

    在河边极目四望,每天总共12条运河游览船穿梭于三条线路之间:拱宸桥至香积寺、武林门至拱宸桥和拱宸桥至塘栖古镇。现在的大运河杭州段既保持着古运河的千年韵味,同时融入了美轮美奂的现代元素。

    杭州“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拼图 绵延千年的文化纽带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兴盛于唐宋,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绵延了2500多年的岁月,横亘1700多公里的流域。杭州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这条河流已经成为杭州人航运的伙伴,休憩的港湾,2014年6月,京杭大运河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杭州由此正式成为双遗产城市。

    运河的前世今生:杭州的30年治理经验

    穿城而过的运河让杭州城变得更加灵动,但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在污水处理系统完善之前,运河所流经的1113平方公里内的工业和生活污水都排放于此,在一个历史时期,运河曾经是令人挠头的“污水沟”。很多拿着自拍杆和拱宸桥合影的游客并不知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京杭运河杭州段曾经鱼虾绝迹、臭气熏天。

    治理伴随着重生,坚持见证了涅槃。

    30多年间,如何传承运河文化和历史文脉,重现运河历史建筑风貌?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是这一过程的见证者、组织者和耕作者。

    从以截污、调水、疏浚等为主要治理方向到“五水共治”新模式,京杭运河杭州段经过几轮治理,终于焕发出新的生机。

    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介绍,近年来,杭州本着“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等原则,对三大街区进行了保护性修缮,被运河哺育的土地,逐渐清扫尘垢,展现出她蕴藏着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

    2002年,杭州启动运河综合保护工程,通过有效的保护与恢复,形成以运河自然风景为轴线,以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遗址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镇为核心,以沿河历史建筑、历史桥梁和历史遗存为重要节点的运河传统文化长廓,展示传统的城市空间风貌和历史街市生活面貌。

    杭州大运河遗产保护的创新实践

    保护运河,任重而道远,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在运河的综合保护方面率先做出实效。

    一方面,出台运河保护地方性法规,杭州市运河综保中心与相关单位建立部门协同管理新机制。在运河沿线城市中率先于2017年5月1日实现地方立法保护,以法律形式明确各行业管理部门职责,建立市区分级负责、部门协同管理新机制,共同推进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并通过“事前评估、事中监测、事后督查”全程监管,建立完善的工作体制机制,实现遗产保护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另一方面,杭州成为运河沿线27个城市率先编制《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实现多规融合管控新方式。以上位规划为指导,坚持多规融合,实现遗产保护规划与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衔接,整合港航、水利等专项规划,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提升运河沿线项目的管控力度和审批效率。本轮规划更创新性地提出分段分类分级保护,构建三级图则体系,明确管控要求,提高规划可操作性。

    今日运河,不仅是南北通衢的重要巷道,也是人民休憩的理想港湾,不少市民游客评价:西湖是钟灵毓秀的,而运河是自然生动的,这里有着最具杭州风味的景致;也有着横亘30年,环境治理的坚守、民生承诺的践行。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许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