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独特韵味美丽杭州 建设别样精彩世界名城
发布时间:2017-02-27 09:52:34 星期一   

五年展望

巩固创新活力之城优势

记者述评

回望五年,从“三期叠加”到“经济新常态”,从“L型转折”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风云变幻的宏观经济走势,未能阻挡杭州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前行脚步。

科技与产业革命百花竞艳,城市与区域竞合百舸争流,杭州身姿翩然,挺立潮头。

以“一号工程”之名培育信息经济新“爆点”,借G20落地东风打造世界级“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GDP总量突破万亿完成“里程碑一跃”,服务业占比超六成实现“历史性晋级”,杭州不断书写荡气回肠的城市新篇。

杭州在往一线城市的道路上奋勇攀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全面推进创新活力之城建设,为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树立样本,不仅是杭州未来发展的目标,更是这个创新之城肩负的重任。

报告聚焦

创新是建设世界名城的不竭动力。必须切实增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紧迫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全面创新,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

打造全要素配置的最优创新生态,需要在创新人才集聚上实现新突破,在创新主体培育上实现新突破,在创新环境优化上实现新突破。需要构建全链条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深化“一号工程”,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构建创新驱动、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导,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坚持把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建设全区域协同的一流创新平台。更好发挥“两区”的引领作用,更好发挥“两廊两带”的支撑作用,更好发挥特色小镇的示范作用。激发全方位保障的创新创业活力。

关键词 传承创新

展示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记者述评

这些天,杭州街头,从白天到黑夜,从下雨到天晴,人们排着长队只为做一名“朗读者”。这个朗读亭是央视一套播出的《朗读者》线下互动活动,制作人董卿说,首批选中杭州做实验,也是看重杭州的城市气质。月底前,这座亭子还将在杭州这座独具文化内涵之城的各个角落出现。

杭州,处处皆学景,处处是“最美”。钱塘江岸,“漂流书亭”考量着城市的文明,呼唤着市民对学习的热爱;拱宸桥西,饱蘸运河特色的水陆长廊式学习线正越画越长;西子湖畔,志愿者微笑望着斑马线前车水马龙,谦让有序;吴山广场上,“最美杭州人”光荣墙次第更新,绵延不绝。全城现有图书馆、博物馆、剧院、基层文化中心等400多个,基本形成了城区“15分钟文化圈”,还有618个有特色有乡土情怀的农村文化礼堂,到2020年底,文化礼堂建设将覆盖80%的农村人口。

2016年是古老天堂链接世界名城的分水岭。无论是G20峰会圆满举办,还是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都为杭州文化繁荣带了新契机。从2017年起至2021年底,杭州将全面开展并完善场馆、亚运村及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满城书香”工程,深化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杭州的历史文化之魂源远流长绵绵不息,展现出越来越有生命力的风采。

报告聚焦

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全面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弘扬G20服务精神和“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持续打造“最美现象”品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型主流媒体。

促进文化事业产业共发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G20杭州峰会博物馆、亚运村、之江文化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打造文化新地标。更好发挥城市文化公园、农村文化礼堂等文化阵地作用,做精做优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深化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转型,培育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数字内容产业中心,加快建设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文化创意中心。

打响东方文化特色品牌。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充分挖掘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双世遗”综合带动效应,力争2019年良渚遗址申遗成功,打造世界遗产群落。提升丝绸、茶叶、杭帮菜等东方传统文化的国际知名度。用好峰会城市、国际友城资源和会、展、节、庆、赛、演等载体,在“走出去”和“请进来”中讲好杭州故事,凸显在东方文化国际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齐航 李超 赵芳洲 周璐彦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