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独特韵味美丽杭州 建设别样精彩世界名城
发布时间:2017-02-27 09:52:34 星期一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建设国际重要商贸中心

记者述评

身在致力于打造“重要国际商贸中心”的杭州,未来五年,杭州市民的生活将迎来哪些积极的改变?

首先是更加便捷顺畅的出行体验。萧山国际机场扩容,拓展加密国际航线,启用杭州火车南站,完成铁路西站枢纽建设,加快杭黄、沪乍杭、商合杭、杭绍台、杭温高铁和杭州都市区城际铁路建设……这些交通领域的重大项目,都已明确写进了党代会报告之中。

是“买遍全球、卖遍全球”的更好生活。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的跨境电商综试区,在助推跨境电商的政策与制度创新方面,杭州不会止步。而去年G20杭州峰会上受到热议的全球电子商务平台(eWTP),明确写进了党代会报告,杭州也将展开相关的制度探索。

是观看高水平会展、国际性赛事的更多机会。杭州一方面将提升西博会、休博会、电博会、文博会、云栖大会、动漫节等已有的会展品牌,另一方面将力争把更多国际性展会引进杭州。而在2022年的亚运会到来之前,杭州将创新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办赛模式,办好全国学生运动会、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世界游泳大会等重要赛事。

还有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中的更多“国际范”。围绕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的建设,杭州将提升一批国际化商业中心和特色街区,打造一批“国际慢城”生活体验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完善国际化标志标识,固化“96020”多语种服务平台等做法,营造国际化高品质服务环境。

报告聚焦

开放是建设世界名城的必由之路。必须更加积极地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广阔的胸怀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融合线上线下、联通世界、服务全球的国际重要商贸中心。

提升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能级。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加快杭州都市区建设,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深化“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水陆空、“铁公机”一体的大交通格局,建成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加快形成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枢纽。

打造“网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枢纽城市。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在“六体系两平台”建设、跨境电商产业集聚、跨境电商金融和物流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构建全球最优跨境电商生态圈,努力成为全球跨境电商发展的引领者。

打造国际会展之都赛事之城。深化会展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引进高端国际会议、展览项目和国际组织,力争加入全球最佳会议城市联盟,打响“要开会到杭州”品牌。落实“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制定实施“亚运前”行动方案,高标准做好2022年亚运会筹备工作,培育加快城市国际化的新引擎。

加快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基本形成以国际化为引领的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全域旅游新格局,建成中国旅游国际化示范城市。

关键词 美丽杭州

打造生态文明之都

记者述评

“西湖蓝”,指的是杭州的碧水蓝天、全方位的优美生态环境,它既是城市宣言,又是美丽风景。“西湖蓝”也成为杭州环境治理的最新目标。

杭州将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力争在“十三五”期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临之际,完美呈现出天蓝地净、山清水秀的“西湖蓝”,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全国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

拥堵历来是生态文明攻坚战中的“硬骨头”。2016年8月,杭州城西百姓期盼已久的紫之隧道开通。“通过隧道到滨江不要20分钟,这种感觉真是畅快!”家住三墩的邵先生兴奋不已。如此畅快的背后,是杭州“四纵五横”快速路网的基本成型。

天蓝了,路通了,“天堂绿道品质生活”的呼声愈盛了。为此,杭州对“三江两岸”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三江两岸”沿线已基本形成连线成面的生态景观。生态环境好了,绿道建设才有意义。杭州致力于将“三江两岸”绿道打造成长三角第一个“绿道旅游区”、中国第一个“自行车旅游区”、中国最美的沿江绿道,打造出一条生态、休闲、宜行、宜游的绿色廊道。路面一红一蓝,一边临江听涛,春有樱花绚烂;一边有沿江绿化带,秋有桂花飘香,全新亮相的闻涛路沿江跑道,就让杭州人直呼“太幸福”。

“十三五”时期,“三江两岸”绿道除了部分江堤由于施工难度较大继续推进外,还将推进完善水上旅游线路,届时,整个“三江两岸”将由绿色廊道实现全线贯通。

报告聚焦

统筹规划、建设与管理,坚持国际视野和一流水准,系统谋划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发展布局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绘好建设世界名城的美好蓝图。

统筹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坚决守住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攻坚“三改一拆”,攻坚 “五水共治”,攻坚“五气共治”,攻坚“五废共治”。

统筹制度建设与宣传教育。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落实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培育生态文化,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齐航 李超 赵芳洲 周璐彦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