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区三把“钥匙” 开启“十三五”升级发展大门 发布时间:2017-03-08 14:11:17 星期三
富春硅谷(效果图) “金固股份”生产车间(局部) “永正纸业”生产线之一 智慧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盛况 时钟滴答,“十二五”即将圆满收官;脚步铿锵,“十三五”升级发展新征程已经号声嘹亮! 这五年来,富阳一直以建设“工业强区”为目标,以“提质增效”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保增长、促转型、抓投入、重培育、优环境,“工业兴区”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我省14个产值超千亿的“工业强区”之一。 五年间,富阳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及时转换发展动力,不断转动有效投资、绿色转型、智汇富阳等3把“钥匙”,层层打开制约富阳经济发展模式“转”与“升”的一个个“问题之锁”,积极探寻促使富阳从“制造”向“智造”升级的新引擎。 尤其是今年,“撤市设区”后,富阳区抓住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积极贯彻打造“绿色的、集约的、创新的、升级版的”“工业兴区”大旗的战略思想,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认真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华美篇章,为“十三五”的升级发展开启了一扇创新创业大门。 第1把“钥匙”:有效投资精准发力 “十二五”之前,投资集中于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 “十二五”期间,投资集中于高产出、低污染的现代产业 在新常态下如何驾驭好“投资”这驾马车,使之成为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定海神针”?这是富阳区经信局始终着力的重中之重。 五年来,富阳区紧扣“有效”两字,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按照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和市场导向,全力实施“双百”工程、“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扩大有效投资暨项目攻坚年活动,千方百计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增强后劲。 2011—2014年,富阳区工业投资分别完成90.2亿元、103.7亿元、122.4亿元、140.3亿元,增幅分别为9.1%、15%、18%、14.6%。2015年目标为154.3亿元,增幅10%。 按有效投资测算,2011-2014年,工业有效投资分别为62亿元、69亿元、77亿元、88亿元,按投入产出比测算,可年新增销售收入136亿元、152亿元、169亿元、193亿元,年新增税收6.1亿元、6.8亿元、7.6亿元、8.7亿元。 五年间,富阳区根据富阳自身特点量身设计出了有效投资路线图。 “十二五”之前,富阳区的工业投资主要集中于造纸、通讯器材、建材等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而之后,通过市场引导、政府精心培育,装备制造、机械、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行业逐步取代传统的造纸、通信器材行业,成为“十二五”期间工业投资的主要增长点,低水平重复投资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改善,全区工业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据统计,列入2015年富阳市重点工业投资计划的100个项目,分属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化工、轻工纺织、电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行业。 有效投资、精准发力少不了强有力的项目攻坚作支撑。富阳区主动谋划,精准对接,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过程管理,实行计划倒排,确保重点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收益。 “十二五”期间,富阳区共实施重点工业投资项目545个,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1.8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26亿元,相继招引落地了海正药业、新兴铸管、中策橡胶、和鼎铜业等一批大项目。其中,投资规模最大的海正药业富阳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达70多亿元,是富阳区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其抗寄生虫药、出口制剂和抗肿瘤药三大系列产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据测算,545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为富阳新增970亿元的销售产值,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要素制约日益突出的前提下,项目招商难度日趋增大,进一步挖掘投资潜力,成为进一步扩大富阳区工业有效投资工作的关键。富阳区一方面重点继续抓好“机器换人”项目,另一方面进一步简化“零土地”技改项目及投资2000万元以下技改项目备案审批手续,积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此外,富阳区还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十二五”以来,富阳区工业投资及技术改造工作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投资总量和质量的并重提升。其间,技改投入由2011年的60.51亿元上升为117.14亿元,与工业投入的占比从与工业投入的占比从6767..0909%%增长为增长为8484..6868%%。。 第2把“钥匙”:绿色转型凤凰涅槃 第一步:剔除污染、低效、高耗的陈旧产能的“腐肉” 第二步:生成清洁、高效、低碳、新型现代工业的“肌骨” 曾几何时,富阳以造纸之乡而闻名,手工造纸距今更是已有1900多年历史。造纸也是主导产业,曾占富阳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税收的三分之一。造纸还是民生产业,相关从业人员曾达10万人。但同时,富阳也承受着造纸带来的污染。在新形势下,富阳造纸企业想要继续生存、发展,必须凤凰涅槃,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大,富阳举全区之力推进造纸产业整合提升,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走出一条绿色、循环的发展道路。“十二五”期间,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被关停或者整合。 就在今年的11月13日,富春环保·东顺集团10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富阳造纸转型升级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富春环保与东顺集团合作的10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对造纸行业转型升级来说不仅是个标志性事件,更是个里程碑事件,将为富阳造纸带来一流的生产理念、一流的技术工艺、一流的造纸产品。 变粗放污染生产为集约清洁发展,摒弃落后过剩产能,寻求高端先进产业……类似的案例在富阳还有很多,各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转型方向,但无一例外隐含着“绿色”的关键词。 不妨看看,在这五年间,富阳区是如何转动“绿色转型”的“钥匙”,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的——除了加强源头控制,提高能耗、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新上项目能评制度,坚决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出台能源交易实施办法,开展用能市场化交易,倒逼促进产业优化等措施之外,下面的“两步走”最是关键。 第一步是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一方面,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创建省“腾笼换鸟”综合示范区,为新兴产业、高新项目入户腾出土地、环保、能源三大空间,开展造纸等落后产能淘汰关停工作,2013年至今完成161家企业淘汰关停,其中造纸107家。另一方面,积极提升造纸、光通信、铜加工等三大传统产业,不断推动发展模式以生产环节为主的“橄榄形”,向侧重于研发和销售两端的“哑铃型”转变。 第二步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重点抓好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两大新兴产业,推广应用低碳技术、节能设备、新型能源,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2013年、2014年万元GDP综合能耗分别下降5.75%、5.84%;两年累计完成电平衡企业72家、清洁生产企业154家,节能减排项目87个。 如此可见,剔除污染、低效、高耗的陈旧产能的“腐肉”,只是富阳绿色“涅槃”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步生成清洁、高效、低碳、新型现代工业的“肌骨”,更换“黑色基因”融入“绿色DNA”,才是富阳转型升级的灵魂所在。 毫无疑问,绿色将成为富阳今后发展的主色调。产业结构变“优”、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强”,这就是正在渐变中的富阳——杭州市“新九区”工业经济的“升级版”。 第3把“钥匙”:智汇富阳互联网+ 一次智慧大咖与企业精英的思想激荡 一次富春山水与智慧产业的精彩对话 今年9月11日,由富阳区政府、杭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2015杭州(富阳)智慧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隆重启幕。 此次高峰论坛为期两天,4场论坛、12位“智慧大咖”聚集在富春江畔,围绕“智汇富阳,互联生活”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电商生态与区域产业新蓝海、传统产业的“互联网+”机会、智慧城市建设开启物联产业之门等话题,并与200余位富阳企业家展开互动交流,开阔视野、启迪思路,破题智慧经济发展路径。与此同时,开幕式上还举行了2015“智汇富阳”风云榜大型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对十大智慧经济事件、十大智慧经济人物、十大智慧成长企业进行了表彰。 “这是一次智慧大咖与企业精英的思想激荡,这是一次富春山水与智慧产业的精彩对话。”富阳区委书记姜军在“2015杭州(富阳)智慧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致辞振聋发聩。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推进富阳智慧经济‘五个一’系列活动”,从今年6月份启动后,一直持续到了12月份,包括2015杭州(富阳)智慧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15富阳创新创业大赛、硅谷小镇创业环境和服务需求摸底调查、“创智汇·生活慧”讲堂等。叩击智慧互联之门,加快两化融合,实现创新发展,是富阳智慧经济发展的崭新主题。 当前,富阳正经历着从郊县向城区的转变,产业发展也经历着从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的转变,智慧产业的发展也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 2015年初,富阳出台《发展智慧经济打造富春硅谷三年行动计划》,对今后三年发展智慧信息经济作出部署:到2017年,智慧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400亿元;到2020年,成功培育智慧产业年收入超百亿元企业5家以上,智慧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以上。截至目前,富阳已成功引进大华智慧产业园、京东电商产业园、富春硅谷、浙大网新、天鸿文创园、圣泓工业设计园、银江智谷、雄迈科技等重量级信息产业项目。今年上半年,富阳“硅谷小镇”入选全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眼下,富阳已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加快智慧经济发展的头脑风暴。 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上将高高飘扬起一面“绿色的、集约的、创新的、升级版的”“工业兴区”大旗!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刘健 裘一琳 编辑:实习生 尹文栋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