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10月6日电题:茹振钢:种出老百姓最爱的味道
新华社记者 宋晓东
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茹振钢在人工气候实验室查看小麦长势(9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喷喷香,闻着都想多吃两个馍。”掰开一个白面馒头,茹振钢习惯性地先闻一鼻子,不就菜、不喝汤,一眨眼的工夫半个馒头就下肚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一辈子躬身麦田的茹振钢,如今,最令他沉醉的依然是麦香的味道。
茹振钢是河南科技学院教授,全国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其培育的小麦品种“矮抗58”播种面积占全国小麦播种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中国人吃的每8个馒头中,就有1个来自他的品种。2014年,茹振钢因在小麦育种上的杰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今年茹振钢被选举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阳光的味道” 让育种留住希望
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茹振钢(左二)带领团队在实验室中忙碌(9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白露过后,秋日暖阳,阳光中带着一丝丝甜甜的味道。茹振钢对阳光有一种特别的偏爱,“阳光是我们育种人的宝贝,一点也不舍得浪费”。
小麦成产的关键是光照,要提高小麦产量就要提升小麦对阳光的利用。为了广泛研究不同地域的小麦属性,茹振钢“脑洞”大开,将视野放向全球,提出了把“空间变时间”的大胆设想。
茹振钢说,靠近两极的地区光线弱,靠近赤道的地区光线强,这相当于一天中早晚光线弱,中午光线强,如果把这两地小麦品种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样的小麦一天内都能最大程度吸收利用太阳光,产量必然提升。
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茹振钢(左)在指导学生观察小麦的苗期性状(9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为此,茹振钢在全球采集小麦样本,选择了200个研究样本进行对比。经过3年研究,他发现靠近地球两极的小麦耐弱光,叶片薄、叶片颜色黑,靠近赤道的小麦耐强光,叶片厚、叶片颜色浅,于是将两者结合,培育了叶片既厚且颜色深的小麦品种,最大程度地利用了阳光,增强了小麦的光合作用。
随后几年间,茹振钢带领团队先后研究解决麦穗、麦秆、根系等难题,克服了掉穗、营养供给不足等问题,成功培育出高光效小麦品种“百农4199”。今年“百农4199”最高亩产达824.9公斤,比茹振钢培育的、被誉为“黄淮海第一麦”的“矮抗58”亩产稳定高出200斤。
“妈妈的味道” 用创新革新农业
“最好的饭菜就是妈妈的味道,农业育种要让食物留住原有的醇香。”茹振钢说。
1958年出生的茹振钢,回忆起自己儿时的经历,最深的两个印象就是“饿”和“香”。“家里人多粮少,没吃过几顿饱饭,可每一口吃起来都香喷喷。”茹振钢说,“中国人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香。”
“要做好馒头,关键要有好麦子。”在小麦实现稳产高产后,茹振钢把重点转向了品质。经过16年潜心培育出的“百农4199”,由于光合作用强、能量大、籽粒转换好,小麦种包含多达35种香气物质,加工出的面粉饱含着小麦最原始的醇香,不少人称赞吃到了“妈妈的味道”。
“餐桌上需要什么,温饱水平的消费者需要什么,经济富裕、追求品位的消费者需要什么?这些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问题。”茹振钢说。
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茹振钢把科研成果分为“四步走”,推广-储备-研发-设想:在品种已经被大量推广获得市场认可的同时,茹振钢已经储备了一批更高端的2.0品种,研发着一批世界领先的3.0品种,并开始设想小麦的4.0模式。
一次次推陈出新,茹振钢用科技创新改写着中国农业。
“土地的味道” 用科技强国筑梦
“生在这片土地,长在这片土地,这片土地的味道永远萦绕在我们的呼吸之间,因为我们对她爱得深沉。”茹振钢这个粗犷的北方汉子,有一颗细腻的心。
踏入农业育种领域第一天,茹振钢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牢牢掌握小麦话语权,把中国人的“粮袋子”抓在自己手里。
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参加工作的茹振钢发现,我国种植的小麦大部分是意大利品种。“种别人的种子,咋能守住自己的‘粮袋子’?”为了挤走洋品牌,茹振钢先后培育出“百农62”“矮抗58”等一系列品种,特别是“矮抗58”已累计种植超过3亿亩,增产小麦121.1亿公斤,牢牢地把“粮袋子”抓在了中国人自己的手里。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杂交技术的发展,给茹振钢提出了新挑战。为给粮食生产储备好技术和新成果,茹振钢带领团队与全国顶尖专家联合攻关杂交小麦技术。茹振钢育成的小麦雄性不育系BNS,成为我国杂交小麦研究利用的热点。2016年,茹振钢配制出的一个杂交小麦组合实现亩产898公斤。据茹振钢估算,新型杂交小麦如能在国内全面推广,相当于新增加了一个河南麦区的产量。
在育种科研上,茹振钢意气风发,豪情满怀,走在世界的最前端;作为十九大代表,茹振钢则把脚踩得更深,根扎得更稳。“成为十九大代表,我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不仅要做好自己的育种科研,更要落实好党的任务,团结带领更多的干部群众一道强国筑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而奋斗。”
畅想未来,年近花甲的茹振钢依然语调高昂,激情澎湃,正如他写的那首诗:“纵然是时间的霜染了鬓、岁月的刀刻了额,怎奈我初心不改、豪情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