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10-17 10:04:44 星期二   

昔日的后进村,转化成充满活力的美丽乡村;作风建设严细深实,守住了政治生态的“青山绿水”;

田间地头、阡陌小道,随处可见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是群众最可信赖的人,找得到、叫得应、靠得住;

从企业车间到项目工地,从社区楼宇到山村农家,次第涌现夙兴夜寐为人民谋福利的动人故事……

时代召唤着使命,党旗凝聚着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全面从严治党,以“两学一做”“三提一争”“百千万”活动等为载体,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全市3.78万个基层党组织、67.85万名党员的带动下,一个个温暖的变化,在日复一日里不断赢得杭州人民的心。

“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杭州必将牢记在心,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2002年、2004年、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三次代表省委对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出承诺、提出要求。

“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反腐倡廉,重在动真碰硬。习近平指出,各项制度制定了,就要立说立行、严格执行,不能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而应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具体工作中。

习近平强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关口前移,加强监督和教育,多一点告诫和批评。他警示大家,“领导干部如果思想上麻痹了、松懈了,就容易出问题,特别是在顺境中,容易得意忘形,这叫‘温水效应’。因此,对干部还是要多提醒、多打招呼,这有好处。”

近年来,杭州牢牢抓住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以上率下,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层层传导压力,真正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用责任担当换来杭州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各级党委(党组)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始终从严。”在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更明确提出要求。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这些年,杭州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态度一贯坚决。

——在全省率先制定落实党委(党组)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提出“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等“两个责任”一起落实的明确要求。

——市委主要领导经常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汇报,不定期约谈区、县(市)和市直单位“一把手”,检查基层党组织履责情况。市委班子其他成员强化“一岗双责”,自觉履行主体责任,身体力行影响基层、带动干部,形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支撑,推动主体责任落地生根。

——将涵盖10项重点任务的全市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列入全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十项改革任务之一,并重点推动实施。

随着主体责任的不断推进落实,曾经的疑问得以澄清,错误的观点得以矫正,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也日益形成。2014年以来,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连续三年同比分别下降51.91%、26.52%、9.08%;民意调查显示,2016年,98%的受访群众认为“杭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正‘四风’效果明显”。这两组数据,正是近年来杭州作风建设成效的有力佐证。

干部队伍呈现新气象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要在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多次强调。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下有不同的下法,有纪律惩处的下,有不胜任工作的下,还有正常的退出机制的下,不能‘华山只有一条道’。”习近平曾在不同场合表态,要以改革的精神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

“铺‘路子’不如压‘担子’”、“要发挥党委一把手‘一双眼睛’和班子集体的‘多双眼睛’作用,多视角多侧面识别干部”……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有着一系列深远的战略思考。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指出,杭州发展能有今天的局面,靠的是党的领导,靠的是有一支能征善战、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同样要靠党的领导,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

杭州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视,在今年开展的两场活动中有着明显体现。今年3月,杭州开展“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蹲点调研活动。在这场贯穿全年,以深入基层、锤炼党员干部严实作风为目的的“百千万”活动中,杭州从市委书记到刚进机关的“90后”,4.3万名党员干部走进190个乡镇、3089个行政村,听民声解民困,演绎了一个个“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的故事。与此同时,杭州还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提一争”活动,通过实施理论武装、国际视野拓宽、专业素养提升等专项行动,促使全市领导干部政治担当明显增强,眼界思路明显拓宽,能力水平明显提高,工作实绩明显提升,作风形象明显改善。

铁军排头兵的成色,要靠打硬仗来检验。去年,由市领导带头领办67个峰会筹备项目,把干部派到项目中、支部建在项目上、服务围绕项目做,实现了服务保障工作“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实作风、最佳效果”。通过全市各级干部共同努力,G20杭州峰会顺利实现“四个满意”目标。这些年,大批实干有为的干部,还通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平安建设等一线战场的考验走上了更高舞台。

此外,在优化干部成长路径方面,杭州还不断破解“唯年龄”问题,并坚持从一线发现选拔人才,在一线锻炼成长。以深耕“年轻干部梯队成长工程”为抓手,今年以来,杭州共选派32名年轻干部到特色小镇、跨境电商综试办、西湖大学建设指挥部等挂职锻炼,选派19名“五个一百”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和国有企业开展双向挂职交流,提高他们驾驭复杂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城市基层党建搭准时代脉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习近平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他强调,“我们党一贯最重视基层建设,这个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基层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基层基础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

今年7月,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上海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代表市委在会上交流了杭州的经验做法,赢得了阵阵掌声与好评。

“区、街道、社区、网格构成四条不同半径的经线,行业系统构成多条纬线,通过经纬交织找准关键节点,推动了党建从盆景到风景的升级。”市委组织部组织处负责人说,近年来,杭州以整合城市基层党建资源破题,坚持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同时注重扩大城市新兴领域党建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让各领域党组织拧成一股

绳,进一步夯实了党建引领城市发展的基层基础。

三年前,针对街道社区抓党建存在的“小马拉大车”等问题,凯旋街道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探索建立了街道两新工委和党建共建会议制度,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各类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运行情况看,效果喜人。

去年,华家池社区内2幢危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驻区单位浙江大学主动伸出援手,不但腾出单位用房帮助危房业主解危过渡,还积极协助做好危房周围教职工及商户维稳工作,确保了危房整治相关工作有序推进……三年里,这样的案例不少。依托党建共建委员会,街道联合驻区单位已完成为民服务实事项目32个,解决了一大批“老大难”问题。与此同时,目前全市共有4825名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街道党建共建委员会委员,791名各类组织负责人兼任社区党委委员——在老百姓心中,驻区单位已经成为社区不可或缺的一员。

凯旋街道成功将“各自为战”变为“集团作战”,这就是将“块块力量”聚起来的效果。除此以外,杭州还致力将“条条资源”沉下去。

医疗机构流程复杂、现场排长队、候诊时间长……在许多群众心中,“看病”总是和“难”“繁”联系在一起。针对这一现象,在党组织的推动下,市卫生系统党员走进社区圆桌会,在广泛听取民情民意后,提出以“智慧医疗”来改造传统就诊模式——通过分时预约、智慧结算,如今累计4120余万人次的门急诊患者在候诊、排队、付费等环节享受到便利,500万城区市民已节约就医排队时间4000多万小时,更为全国医改提供了“杭州实践”。

“原来卫计系统以业务为重心,现在以党建为核心,党员用‘先锋指数’换来了群众的‘满意指数’,党建带动了医技医德医风的全面进步。”市卫计委主任滕建荣感慨。

近年来,杭州把行业系统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4年开始,我市针对“厂长、校长、院长”等社会影响面较大的群体,逐步实行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双百分制考核,不断推进全市国资系统、教育系统、卫计系统实现抓业务与抓党务同步,抓直属单位党建与统筹行业系统党建并举。

到了今年,杭州行业系统领域已增加到29个,实现了全覆盖,进而带动了基层“七站八所”党建工作遍地开花。“原来上面千条线,现在都拧成了一股绳,干活顺畅多了。” 不少街道干部形象地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绘图 / 焦俊 摄 / 记者 李忠 记者 黄宇翔 赵芳洲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