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时能有效地吸水,需要时又能将存蓄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打造这样“会呼吸、有弹性”的绿色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下城市有机更新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建设海绵城市,是否就能拯救“一雨就海”的城市内涝顽疾?杭州网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业内专家——浙江省城市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萍,一起来听听她的解读:
大小海绵的关系
业内所说的“大海绵”,是从城市层面而言,指的是城市涉水类所有工程的综合,可分为“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整治”四个方面。
而我们谈的比较多的,往往是项目建设层面的“小海绵”,指的是在项目及地块建设时要求建设的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技术措施,即低影响开发,也称为绿色基础,这是大海绵中“水生态修复”的内容。杭州市要求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控制21.3mm的降雨。
小海绵的主要作用
“小海绵”建设可以有效控制径流和面源污染,改善河道水质,修复水生态。
我们统计了2015年杭州的降雨资料,杭州2015年下了121场雨,若我们能建成小海绵,控制21.3mm降雨,则我们可以控制98场降雨不产生径流。同时,我省实施“五水共治”以后,截污纳管推进很快,入河的污水排放管基本上都得到控制,入河的污染物中面源污染超过60%,刚开始下雨时的初雨径流冲刷了地面的污染物,跟污水一样脏,因此,我们晴天的水质明显改善,而雨天水质反而有所恶化。
杭州2015年下了121场雨,若我们能建成小海绵,我们可以控制98场降雨不产生径流,而产生径流的23场雨,由于污染物浓度较大的初雨被控制了,对河道水污染的影响也会大大减轻。因此能够很好地改善河道水质。
但是,“小海绵”也不是万能的,它无法解决大暴雨和长时间降雨带来的城市内涝。这是因为,即使是一块最好的海绵,其吸水能力也是有限的。
对杭州来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即控制21.3mm的降雨,而从2013年杭州“菲特”台风带来的降雨情况看,10月6日20时至7日20时24小时累积雨量达246.4毫米。因此,控制21.3mm降雨的“小海绵”设施,无法完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