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冉 通讯员 徐杰炯)城北的5座烟灰色的“大柱子”要变身啦!
今年9月21日,半山电厂五座大型冷却塔寻找形象美容师,拱宸桥指挥部曾委托杭州日报面向全市征集美化方案。“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了,希望冷却塔也能和城市一起发展,更好地融入周边的环境和建筑当中去。”拱宸桥指挥部周利光总指挥说。
这一消息很快传开了——
近三个月来,指挥部收到了100多个方案作品,图文并茂,“金点子”不少,其中不乏省内外专业设计团队的作品。经过前期仔细筛选和甄别,拱宸桥指挥部挑选了一些有详细方案介绍、可操作性较强的作品;再经由半山电厂和拱宸桥指挥部的专家评审和网络投票,最终产生了优胜者。
在优选方案中,由于没有直接可以使用的方案,因此一等奖空缺;吕微露设计的《运河明珠》和田野设计的《云》获得二等奖,奖金分别为5000元;王湘霖设计的《纹》、柴京春设计的《活力之水》和陈石辉设计的《工业齿轮与传统水文化》获得三等奖,奖金分别为2000元。
“百里挑一”——吕微露设计的《运河明珠》脱颖而出,将成为冷却塔的“变身”方案。
在设计图稿中,5座冷却塔北朝运河呈一字排开,似守护运河的一串明珠。南向繁华的拱墅区天际线,守望着拱墅区的新颜,历史与现实结合成一幅徐徐长卷。设计由此展开——将5座代表工业文明的冷却塔比喻成杭州城市的发展缩影。提取西湖、钱塘江和运河之水元素串联整体空间,将最具有杭州城市文化特色的景观加以图形化的原创设计,再现杭州山水人文的望境,也给繁华的都市带来一抹秀丽。
《运河明珠》的主创吕微露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硕士生导师,城乡规划与环境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此次设计团队主创人员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中心工程技术人员及外聘专家构成。
“剪影化的艺术表达与塔身蓝色的渐变相结合,使冷却塔既具有地标的震撼,又能与环境相融合与消解。画面传统中融合现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传承和复兴,与冷却塔的功能性转变不谋而合。”吕微露向我们透露了设计思路,北面夜景用柔和的背打光灯光处理方式,彰显出冷却塔的温和与稳重,与大运河的磅礴和生生不息相契合,南面则采用七彩变换的LED灯光秀映射拱墅今日之繁华,“人绕走一圈,移步换景,仿佛历经千年,穿越古今。”
城市学院位于半山电厂附近,这5座冷却塔也成为全校师生熟悉的“老朋友”了。当获知冷却塔要面向全市征集美化方案,学院积极组织设计投稿,希望通过集思广益和富有创意的设计构思,为工业文明记忆向生态地标转型的冷却塔的未来献计献策,也为拱墅区的新蓝图建设贡献微薄的力量。
据了解,《运河明珠》只是一个初步的设计构想,具体的改造方案,还要结合5座冷却塔的外部结构、纹理特征等,同时考虑上下部空间的衔接和周边环境的融合。接下来,拱宸桥指挥部将和主创团队进一步沟通,对方案进行深化设计。
期待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5座更现代、更生活、更美观、更符合城市气质的冷却塔,甚至能成为杭州未来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