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处理站。
驻萧山记者 金婷婷 通讯员 王鋆庆
源头严格分类、末端却是混合处理,由于缺乏垃圾末端再利用处理能力,“先分后混”的模式是不少地区在生活垃圾处置中遭遇的大难题。
末端的处理水平、能力和标准,是一座城市垃圾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为加快推进餐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利用工作,萧山区在2016年就启动总投资5亿元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通过末端的分类运输处理建设,构建更趋完善的“收运处”一体化处置体系。
近日,作为杭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卓尚环保、环城生物两个大型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陆续启动试运行。以往的餐厨垃圾终于有了“好归宿”。
餐厨垃圾日产日清
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大胃王”
每天中午12点,从卓尚环保开出的餐厨收运车准时启动,驶向辖区180余家餐饮食堂,开启餐厨垃圾收运任务。下午4点半左右,结束第一轮垃圾收运。晚上6点,餐厨收运车再次出发,开始第二轮餐厨垃圾收运。
在每天的行驶过程中,每一辆餐厨收运车都有自己的收运线路,就好比公交车,固定站点、固定时间“接走”餐饮食堂里的餐厨垃圾。
晚上8点半,结束最后一个站点的收运工作,餐厨收运车满载餐厨垃圾回到始发点。那里,坐落着一个专业消化餐厨垃圾的“大胃王”——萧山区首个试运行的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厂。
在距离卓尚环保30公里外的钱江农场,另一个专业消化餐厨垃圾的环城生物餐厨废弃处置项目,已于12月10日“上岗”试运行。这也意味着仅间隔三个月,萧山区的第二座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厂同样整装待发。
按照项目规划,坐落于萧山一南一北的两个餐厨垃圾处理厂日处理餐厨垃圾可达400吨,将覆盖全区4200余家饭店、宾馆、企事业单位食堂……行驶在街头巷尾的23辆餐厨收运车辆将“吃”下全部残羹冷炙,实现萧山餐厨垃圾处理日产日清。
为了保证餐厨垃圾回收全程可控,餐厨垃圾的收运还纳入了“大数据”透明管理。目前,两家回收处理企业的视频监控系统、地磅实时监控系统、车辆GPS(含随车计量)和车载视频监控等全部接入区固废中心监管平台,实时监控餐厨车辆的位置、行驶速度、路线等动态信息,准确把握计量数据,实现远程实时监控。
地沟油“变身”生物柴油
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一车车的餐厨垃圾被送入处理厂后,通过项目配置七大处理系统和“餐厨垃圾预处理+中温厌氧发酵+沼气净化发电+资源回收利用”的工艺技术,分离出生物柴油、沼气等可再生资源。这也意味着,曾经不起眼的餐厨垃圾将结束集中焚烧处理的“命运”,变废为宝重获“新生”。
在卓尚环保,有一条企业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条地沟油预处理及生物柴油制取生产线,通过回收餐厨垃圾里的废弃油脂,可提取脂肪酸甲酯等一些化工产品的原料。100吨餐厨垃圾经过提炼后可产生3吨的油脂,经过预处理可制备成1.2吨生物柴油(油脂至生物柴油的转化率为40%),让地沟油“变身”生物柴油。
值得一提的是,“喝”下生物柴油的车子比普通柴油混合时燃烧更为安全、热效率更高,且无二氧化碳和铅等有毒物质的排放。
除了生物柴油,两大处理厂还可以将餐厨垃圾预处理后进入厌氧发酵罐进行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并网。据测算,1吨餐厨垃圾至少可产生沼气55立方米,每立方米可发电2.2度。若两个项目按全部达产(按设计处理量400吨计算),其日发电量可达4.8万度。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浙江省十大民生实事中,第二件就是“研究制定垃圾分类的具体办法”。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作为破解“垃圾围城”困境的重要手段,萧山一直在积极探索。
努力之下,萧山的餐厨垃圾处理已经初显成效。目前已开通6条餐厨垃圾收运的卓尚环保日处置餐厨垃圾可达60余吨。未来,其建设规模可达到日处理餐厨废弃物400吨(其中一期200吨/天)、生产生物柴油3万吨/年、生物燃气1022万立方米/年;于近日启动试运行的环城生物项目餐厨垃圾的日处理能力也可达200吨。通过末端的分类运输处理建设,可构建更趋完善的“收运处”一体化处置体系,两个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可以让餐厨垃圾消纳率达到80%,全区生活垃圾的减量比例接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