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区域经济数据显示,2017年长三角两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呈现出“老底子”愈加夯实、新动能强劲发展特征,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老树”发新芽
位于无锡东港镇的红豆热电厂,原有的两台锅炉是2004年建设的,热效率较低且不能适应热负荷增长需求。2017年,该厂淘汰了原来的两台旧锅炉,改建高温高压的流化床锅炉,改造后每年可减少5000吨标煤。
江苏火电发电量、钢铁、水泥产量均居全国前三,化学纤维产量占全国的30%,煤炭消费总量位居全国前列。面对环境容量超载、环境负担过重的客观现实,“压钢减化”是必然选择。
积极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长三角地区传统产能提升正在轰轰烈烈进行中。此前,杭州钢铁集团坚定推进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用150天时间全面安全关停了杭钢半山钢铁基地,平稳分流安置1.2万人,成为去产能的范例。
去年以来,长三角地区淘汰产能、提升传统产业效果明显。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江苏压减钢铁产能634万吨、煤炭产能18万吨、水泥产能510万吨。浙江和上海传统产业也取得了良好发展,浙江纺织、服装、化工等十大传统产业利润总额增长23.2%,上海工业生产则呈现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
量优质更佳
如何培育新兴产业全面振兴实体经济?浙江正加快实现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的步伐。组建之江实验室、成立省级人工智能发展专家委员会,在人工智能、量子通讯、数字创意等领域布局了一大批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重量级产业,不断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
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也在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浙江台州智能马桶盖制造已形成了产业集群,越来越多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进一步融入智能马桶盖制造中,2017年前3季度销售份额占据国内市场60%以上。
2017年,长三角地区新经济蓬勃发展。据统计,新经济对浙江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37.1%,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提高到42.7%和31%。上海2017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比增长7.3%,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增长42.6%。
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现代服务业也是上海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显示,包括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信息技术、检验检测认证、供应链管理在内的现代服务业,近几年在上海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与先进制造业遥相呼应。
优化营商环境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更优的营商环境,这在长三角已成为共识。上海市提出,上海加快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核心就是深化政府的“放管服”改革。
以上海浦东新区率先试点的“证照分离”为例,目前已梳理出548项企业市场准入审批事项。除了国家规定的事项,市区两级的许可审批,都要按取消、备案等方式进行改革。
浙江正在以“最多跑一次”为引领撬动全面深化改革。目前,浙江“最多跑一次”已覆盖80%的权力事项、“零上门及一次办结”比例高达82.6%,群众对“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给予满意、比较满意评价的比例接近90%。
浙江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卓勇良说,浙江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的一个里程碑事件,真正体现了浙江提高政府治理水平,从源头上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的坚强决心,为该省经济发展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